• 29

Apple M1 晶片現身! New MacBook Air、Mac mini 與 MacBook Pro 13 同步登場!

這樣搞,
意思是以後要跑暈倒系統非用模擬器不可了?
EJ257 wrote:
這樣搞,意思是以後要(恕刪)

對,只能用Parallel Desktop/VirtualBox了。
tr920 wrote:
你真的有看過android...(恕刪)


你真有看過Android原碼,包括Native部份呢,不是單單在Android Studio表面那層?

使用Android NDK 寫 C 是另一回事,我說是Andriod低層。。。。

包括保安,圖像,網絡存取等大都是由JAVA直接Call 低層,低層不單止不同CPU,
不同廠商的機器也是自行建Driver,例如顯示一張JPG,
android webkit 直接把資料左手交右手傳到後端C lib,C lib 可以在CPU層處理,也可以再拋到硬件GPU直接處理,每個機器不同,都要分別寫Code。

像以下一段webview 原碼,全部都是指向背後。。。
https://android.googlesource.com/platform/external/webkit/+/f10585d69aaccf4c1b021df143ee0f08e338cf31/WebKit/android/jni/WebCoreFrameBridge.cpp
fulosunny wrote:
到是微軟的Office呢? 雖然有些開放的資源可以使用
不過能用Office下 我想多數還是會選擇


這也是我觀察的最重要的一項了,畢竟買來還是要用Office 處理工作上的事情。如果是像iPad上那樣半廢的Office,那我就沒辦法換了。希望能盡快support Office,那樣我可能會買一台來玩玩。
或是等arm陣營逐漸壯大(我猜Google會暗中推一把)
估計微軟會視情勢變化,逐漸開放arm版本
如果微軟不出arm版本的windows
Google應該會趁機把android往PC市場推
EJ257 wrote:

意思是以後要跑暈倒系統非用模擬器不可了?

跟配備M1的新版MacBook Pro 13"跟自己的舊版intel MacBook Pro 13" 比較。
CPU+GPU+RAM放在同一起變成SoC,跟傳統分成三組晶片組,顯然有效能上很大的差異。
更何況,以往CPU+GPU+RAM是三家供應商,錢給別人賺成本高不說,整體系統效能肯定差。Mac產品上要加上屬於自己特有的功能跟特色,還要另外開顆晶片,疊床架屋,蘋果乾脆全部自己做一顆SoC。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
lingccp wrote:
其實我比較在意的是 ...(恕刪)


在 Apple M1 下是沒有辦法跑 Boot Camp 來運行 Windows 作業系統
現在就看 Parallels 是不是能夠支援了...
Hwobasuyen wrote:
10年前Mac系列全(恕刪)


我個人是抱持著樂觀的看法
當mac可以吃iphone、ipad的app時,整個軟體生態已經跟以前完全不同了
而且apple的晶片設計實力也早就在iphone、ipad等上展現過了,根本不用太擔心效能上的問題
當然…剛轉換第一代的產品還是有較高的風險存在
Bryan.S wrote:
Apple 在台灣時...(恕刪)


請問可以運行window10嗎?
EJ257 wrote:
這樣搞,意思是以後要(恕刪)

... Apple Silicon 的機型上,無法運行模擬版的 Windows 喔,也沒有 Bootcamp for Windows

目前都沒有任何指令集轉換、模擬版本的 Parallels/VMware/VirtualBox

請直接使用 Intel-based 的 Mac

不然就看看微軟的 Cloud PC 有無適用,或者直接使用 PC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