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ji4231 wrote:
很聰明的企業,軟體硬...(恕刪)
也沒比較賺,畢竟Apple的mac一開始的設定是專業人士,就算iphone等移動裝置起來後有嘗試著往一般人市場前進,但是今年的16發表應該代表蘋果發現macbook pro系列大多數還是以某些專業領域為多,一般人大多買macbook air或是13吋pro,跟windows陣營比起來銷量差太多了。如果以工作站電腦來說,蘋果定價跟市面上工作站其實是同等價位同及配置,頂多是銷售的專業領域客群不同,需求不同導致的配置差異罷了。而真正符合一般人使用的air及13吋pro其實認真比同定位的輕薄本其實規格跟價錢根本沒有差距,ram容量跟SSD容量定價基本是符合wintel陣營的(誰說wintel比較便宜,我沒看到x1c跟XPS的16G/1T有比較便宜的),就算是可換式的設計,也是不能自行跟換,不然會喪失保固。
Apple真正賺錢的地方在iOS裝置跟 App Store的收益,簡而言之是整個生態跟服務。而微軟想要用windows複製這點就不可能,畢竟當初起家就是以相容性為考量,怎麼可能把windows變成封閉式的系統。
微軟出自己硬體就像google出手機目的一樣,只是想要讓硬體製造商有個製造標竿(怎麼製造輕薄本的標竿),並不是為了賺更多硬體錢。尤其微軟的目標早已投入雲端市場,他們想的是利用雲端服務賺錢,賺硬體錢沒有虛擬服務賺得錢多。看看騰訊跟line,要賺錢就要這樣搞才賺得多。
還有一直抱怨mac只有買apple硬體可以用也是很好笑,你要知道apple自己研發macOS,他當然有權可以讓他系統只在他的硬體上運行。你有權可以選擇自己要買的東西難道不允許別人賣自己想賣的東西?人家賣的東西看不爽就不要買就好了,還必在那邊想買又在那邊酸?
今天除非是壟斷或是關係到人身或社會安全,不然我想不出有什麼理由可以限制別人一定要怎麼賣。蘋果的電腦在個人PC市場跟壟斷差了十萬八千里,市面上明明有很多非常優秀的windows電腦等著你,你不爽就別買mac去買其中一台,何必一定要來蘋果這邊受氣呢?
自從SSD年代+多核,現在一般筆電處理上網速度有餘,除了專業用家,基本上以CPU速度不足來升級的需求低了很多。
現在只能商品消費化,美其名小型化,實際是不能更換的部件越來越多,由CPU>顯卡>記憶體>SSD,全部都焊死不讓升級,一方面使要換代的代價高,一方面用戶怕日後升級消費大,至使過度配置,再買Apple Care,怎麼都是商家賺。
其他商家不是不想全部一體化,而是他們單一機型賣量太低,要做成蘋果式客制化成本太高,所以才用接口,不是商家比蘋果佛心。
kenji4231 wrote:
微軟研發的Windows...(恕刪)
微軟當初設定就是要盡可能相容所有硬體,所以如今個人PC市場windows佔大多數,他靠這個成功,那他也只能繼續背著相容性的劣勢,這是他自願的不是別人逼他的。
你這邏輯怪怪的,所以說7-11有的服務全家也一定要有?全家沒有就是罔顧消費者權益?拜託,全家沒有你去7-11就好啦!等全家受不了跟進不就就得了!同理,Apple不理你你就買別家,哪來這麼多亂七八糟的理由。
誇張一點說,你今天去7-11不能剪頭髮,你覺得7-11沒提供這種服務是他的錯?要不要乾脆立法規定以後賣東西的一定要完全滿足消費者?這樣以後你就可以去包子店說我要吃牛肉麵,老闆沒給你牛肉麵就是犯法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