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 3lb 重 這樣的產品要價多少呢? 未稅價 美金3699.99 相較之下macbook air使用solid drive的版本 售價美金3098不會太誇張吧?
再來比較一般硬碟的版本 sony tz也都是一律超過兩千以上 除了外接孔比較多之外 TZ其他不管尺寸 CPU 螢幕大小都不及macbook air. 卻要貴上好幾百塊 這樣比起來 這個等級的輕薄產品 這樣的售價不至於太誇張吧?
產品本來就是有售價區隔的 便宜的產品線有 Macbook再主打 輕薄的由有需求的人下手吧..:)
seeit625 wrote:
Macbook Air 真的會太貴嘛? 請參照美規的Sony TZSony TZ 1.33GHz CPU 11.1寸螢幕 同樣沒內建光碟 使用64GB solid drive
一樣 3lb 重 這樣的產品要價多少呢? 未稅價 美金3699.99 相較之下macbook air使用solid drive的版本 售價美金3098不會太誇張吧?
您的舉例並不恰當。
TZ這款有250GB的2.5" HDD+64GB的SSD,光碟機也是價格內含。
可是堅固的考量呢? 不知道MacBool Air上面可承受多重,還有耐摔否
這大概是Panasonic為什麼講求輕跟長時間使用但是不在厚度上面做文章吧
Toshiba算是輕薄型的始祖吧,不過一開始R系列也是騎摩托車震一震螢幕就有很大的機會壞掉了
如果只講求薄而用小容量的電池,減少機板上的構造設計,封閉式的設計
那我想Sony應該是更有可能做出宣示性產品的
他們最近的OLED螢幕

一台大概也只賣個十來萬吧,周邊的搭配也不見得比APPLE差
不過我還是期待Panasonic無風扇再起+SSD(應該可以再薄一點點)+ Blue-Ray
+12小時使用(打個八折都有快十小時)
畢竟再薄都還是十二吋以上大小,太薄雖然美型但還是得擔心堅固性的問題
目前在小弟心目中的前兩名的購入list應該是Toshiba的R500(SSD)跟Fujitsu-Siemens的Q2010(3G)
MacBook Air可以當藝術品看待啦

以上都是以硬體角度來討論啦,軟體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就不在此討論了
sapdavid wrote:
商務人士...
1. Presentation時...要外接線
2. 不能買備用電池...外出時沒法換
3. 只有無線的網路...或許要實體也是要外接...
嗯...Apple想太多了...
會買的應該都是"玩家吧"
務實一點...
Panasonic目前都做的比Apple出色...
我本來想說...買台Apple用在工作上...
這台...我想只能賣給...總經理級以上的人吧
但是對於在外面跑的商務人士..尤其是在美國的..
的確無線網路很發達.要去的地方說沒有插頭很難..
何況...presentation的時候..有幾個人沒接插頭?大部份都會接吧..如果說是要報告或上課長時間的..
如果說是10分鐘就下來..那...你10分鐘的電池時間都不會掌握好像不是apple的問題.
我想問的是..第一頁好像有人說效能比不上macbook...
我不懂..
是指硬碟轉數來講嗎?
他現在有推SSD...當然需要效能的人一定會用SSD當系統碟..
我就不明白為什麼這樣效能還會比不上macbook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