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jacobs wrote:好訝異,讀設計科...(恕刪) 而且也不能用「一間學校」就代表了所有的設計學校吧小弟我也念設計學校,我們學校剛好相反,只有一台 PC話說那台 PC 擺在哪我還不知道,因為都是從共享那一欄看到這台 PC 的圖案可能是 server 之類的另外我學校連 AP 都幾乎是 AirPort Extreme 了 (不過是舊款的飛碟)同學也是有用 PC 的啦~但是很少,不過 Adobe 系列只要版本一樣都是可以戶開啊
風氣問題吧,還有是何種設計科系,像是工業設計類的MAC就不太適合,不過就目前來說未來會越來越適合(連rhino都準備要出MAC版了),平面設計系了話用蘋果是很正常的,基本上牽扯到以前設計業的習慣,還有一些功能確實對設計人來說會比較方便..至於工業設計類,當然也有例外,像是紐約Parsons的Product Design,學校的電腦大多都是iMac 24",基本上對美感有認知的應該都會比較想選蘋果, 相對於其他電腦,蘋果的工業設計或是UI真的好看太多了(不論功能性而言)......
以工業設計來說,也只有台灣較不適用MAC,因為台灣ID要能連到製造端,在國外ID科系就沒有什麼主流差別,學校或學生用MAC的大有人在,許多CAID軟體漸漸也在搶食mac user這塊小餅,包括iRhino, Alias 2010等,可見競爭激烈。某些CAID軟體從動畫類市場跳過來的本來就是跨平台,支援MAC不是難事。國外產品設計師想用什麼平台,大多是不受限制。
gate2 wrote:同一支程式在你的環境下效能差,首先要檢討的當然是OS提供的API和framework。 你是programmer嗎? 依我看你只是個半瓶水,就算是programmer應該也沒有寫作跨平台的程式(我的工作主要是在linux/sun os 下)軟體的效能很大因素幾乎都是application的問題,以Windows/OSX所展示的程式來看,只要你有深入了解各作業系統,一定寫得出效能一樣的東西,只要硬體是一樣的(OSX一樣是x64顯卡也是nvidia/ati)真正的問題在於Adobe沒有為OSX作最佳化,OSX的系統API差? 根本不可能,若是這樣它還能做出這麼多比windows炫的功能嗎?你有真的寫過跨平台的程式就會知道,一開始會寫一個底層將系統層API分隔開來,然後把產品基本功能做出來,然後再是依各平台的"需求"來最佳化效能。若某個平台不是很重要,就會一直用"通用版"的模組。若你了解Java的歷史,你也會知道windows版的Java通常其GUI效能都較佳,X-Windows for linux的調校都是拖很久,這現象直到JVM open source之後才有改變半瓶水就說太多,真的不太好
Hannibal1984 wrote:不管是PC還是Mac都一樣,載入網頁都要等上一會的,多數都是Flash造成!! 可是現階段,不用Flash的話,大家會改回老路子用Gif,那表示更大的檔案,更耗CPU資源,以及陽春的功能.....HTML5的話,要發展完這技術,以及推出像是Flash般好用的工具程式,以及讓美術、程式人員都能輕易上手,大概還要N年....
認同macromedia被adobe收購後就不是很在乎apple市場。可能是被adobe的市場政策影響吧…題外話…之前我的硬碟名稱是"\"而不是”macintosh”造成我沒辦法在Dreamweaver上”建立網站”資訊…直到我發現要把名用改回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商家要給我弄成"\")路徑才能被找到(花了兩個多小時找問題的起源)不知道是不熟mac系統還是dreamweaver沒想到會有人遇到這種問題t_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