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vine wrote:
笑死!兩個轉移(恕刪)
笑死?
Intel Mac剛發表時,Mac完全沒有軟體可以用,所以賣不動嗎?開發商覺得太小不開發了嗎?最後這世界是怎麼一堆intel Mac了?
kevine wrote:
catalyst 這類的轉換工具,就只能幫助程式設計師,減少點轉換的loading ,還有人天真的以為放進去按個鈕,新的app就生出來了
AppleDesign wrote:從OS7開始使用
不了解蘋果過往的優秀,就不能理解為什麼聽起來是天方夜譚的技術平台移轉,為什麼蘋果要拋棄既有的開方商支援,但是就是蘋果做得到,也只有蘋果做得到。
1. 先說最早的1994年,蘋果從Motorola 68K CPU轉換到PowerPC。Mac OS 7.x處於古典的環境,但是加入了Mac 68K emulator,讓為了68K而寫的古典MacOS可以在PowerPC上執行。
2. Mac OS 9轉換到OS X時期的2001年。雖然一樣是跑PowerPC CPU但是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作業系統的環境。寫給Mac OS 9古典環境的軟體與OS X的軟體是完全不一樣的程式,Mac全換成OS X後,有軟體可以跑嗎?
蘋果創造了三種軟體程式規範:
a. Classic 版本(都不想改寫的應用程式),
b. Carbon 版本 (a 版本程式稍加更動),
c. Cocoa版本(為 OSX 全新改寫的應用程式)
然後呢?在OS X作業系統環境下,再提供Classic Mode(OSX裡再跑古典MacOS 9的概念),讓搭載OS X的PPC Mac可以一次跑a,b,c, 三種應用程式!
3. 2006年,一樣是OS X但是從PPC轉換到Intel CPU,OS X裡搭載Rosetta 模擬器,讓之前的b. Carbon 版本與c. Cocoa版本可以直接在Intel MAC下執行。在此同時,蘋果推類似太極標誌的 Universal Binary建議版本,建議開發商在CPU過渡期間更新軟體版本,一個軟體應用程式,PPC/Intel Mac均可原生執行。
Mac僅僅打掉從寫新作業系統也好,Mac打掉換掉CPU也換掉新作業系統也好,從來蘋果就規劃好過渡方案,讓新的Mac硬體,不缺應用程式。
別再說Mac換新CPU就等於Microsoft Windows on ARM會沒有應用程式可以執行這種沒有見解的話了,好嗎?蘋果不會讓這種事情發生的,以前沒那麼蠢,未來也不會這麼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