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鎮子買筆電時在猶豫的方向跟樓主你一模一樣
我覺得摟主本身要先思考好你要買筆電最主要的用途是什麼?
最主要試要攜帶還是都會擺在家裡桌上居多?
不要想說什麼效能好像比較划算之類的.....
我本身是因為家中本來就已經有一台桌機算是我的工作用機
加上我自己大約在3年前就已經有買一台白色的Macbook也一直用到現在
後來我考慮再三又加上MBA的外型還有同學的慫恿之下~
最後就選擇了MBA 11"....
當然一開始我最主要只是想說它可以方便我攜帶就好
我對它的效能什麼的並沒有抱太大期望!!
原本我還以為我買了後說不定會後悔...
但目前用了一個多月!
跟我一開始想的完全正好相反!!
我現在每天幾乎隨時隨地都一直在用我這台新的MBA 11"
每天出門也都隨身攜帶~~~
因為它輕薄到可以成為我包包裡的一部份.....
我甚至連我家中的4核心的桌機 因為有了這台MBA 我有時可能都很懶得開....
我講到這大家可能會認為我平常只是個只有上上網和文書處理的學生....
其實不是....
我的背景是讀媒體設計的
但現在轉唸資工
所以我可以打保證說用Photoshop,illustrator等圖像處理軟體絕對沒問題!!而且還很快.....
XCode寫程式也絕對沒問題!!
因為我近期就在用它寫一些iPhone的APP
我只能說
MBA的效能比它的外型真的強悍太多!!
是真的有讓我嚇到!
AppleDesign wrote:
個人覺得最完美的組合...(恕刪)
投一票!目前打算賣掉13吋再等六月看有沒有air的更新! 再等今年新版MAC MINI 配上現在在使用中的27吋Cinema螢幕,可惜預算可以重配的話真的最好的選擇是iMAC + 11吋AIR + Iphone4 + IPad (想等3代)只因為感覺Ipad2硬體技術還沒到最棒的狀態,有點像是iPad 1.5代 所以iPad我會繼續等。
另外一個原因是再來的產品更新一定都會把Thunderbolt(10Gbps)給做進去,那就終於不用再忍耐USB2.0(480Mbps)那慢慢不敷使用的傳輸速率(尤其在丟大量的圖檔跟影片的情況),在配上NAS來做大檔案的儲存上,丟檔案真的是快上非常之多阿,而AIR跟iPad容量小沒關係,有了NAS跟家庭802.11n的區域網路來輔助,跟慢慢在推行的雲端技術越來越成熟(容量增大,網路傳輸速率提升)的情況下,以後真的不一定要把大容量做在用戶端(筆電和iPad)上,否則蘋果為何要推展AirPlay這項技術,無非不就是讓你走到哪用到哪不是嗎?
剛剛忽然想到再來的NAS應該會把Thunderbolt給一起做進去,天阿~我丟謎片進去或出來只要短短~~~真是灰常的給他很有效率阿~~~~阿阿阿阿!

我跟你真的幾乎一樣,自從去年11月買了MBA 11.6後,我根本沒什麼
在用ipad、iphone4,因為真的就是輕、速度快!到哪都是螢幕一開就用~
(話說現在我正在用我的vaio s116在回文,因為MBA忘了帶回家,
突然好不習慣也忘了多久沒用這台電腦了說,它也還沒買一年呀,就被我遺棄)
我也認同上面大大說的,要買就規格衝高~
我一開始是買市售版128G的,結果覺得ram不夠用,心一橫~就直接官網衝頂規,
c2d 1.6、4g ram、128gssd,畢免再次後悔,畢竟一來一往損失了5、6仟,
被女王狂罵!但真的不後悔,超滿意!
題外話,ipad 2用10天了,總算是可以多少取代MBA,也是一個字~快
拍郎 wrote:
我是有 mac mi...(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