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gydoggy wrote:
你用不到不代表別人用...(恕刪)
以前的 Mac 沒有專門的硬體影響引擎也是專業者用得嚇嚇叫,所以現在弄個硬體引擎來為的是什麼?賣錢啊!
目前的產品線是用專業者向的行銷(雖然並不是每一種專業者都是影像相關的專業,不過蘋果就是這樣誤導你)推高「專業」產品的價格,並以消費者向的產品過高定價,引誘消費者去買高價但充滿用不到的功能的「專業」產品。這是標準的行銷手段,我要說的只是:
果然是不懂的人就會被賣了還在幫別人數錢啊⋯⋯
你舉的 iPhone 的例子恰巧是一個最佳範例,用其實你很少用到的功能去堆高產品的價格(每天都在用三顆鏡頭、什麼電影級模式的拜託舉個手我看一下),而其真正的原因是蘋果已經找不到(某方面來說)創新的動力了,所以正在以行銷手段獲利。Apple Silicon 的技術力強不強?當然強,不過你跟早期蘋果創新的程度來比,這個是技術力,不是(設計上的)創新。
我實在很不喜歡說什麼夾不死之後蘋果怎樣怎樣,不過這些年看下來,Johnny Ive 果真是要跟夾不死搭檔才行,只有他一個人畢竟還是搞不定(所以他離職了)。蘋果的設計決策我真心覺得不太行,實在是技術力跟行銷力太強,掩蓋了這個事實。近年來蘋果「重新定義」產品概念的能力消失了。Touch Bar 要重新定義功能鍵,失敗。USB Type C 要重新定義筆電 IO,失敗。這個例子還蠻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