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13吋的 M2 還是14吋的 M1 Pro?

peggydoggy wrote:
你用不到不代表別人用...(恕刪)





以前的 Mac 沒有專門的硬體影響引擎也是專業者用得嚇嚇叫,所以現在弄個硬體引擎來為的是什麼?賣錢啊!

目前的產品線是用專業者向的行銷(雖然並不是每一種專業者都是影像相關的專業,不過蘋果就是這樣誤導你)推高「專業」產品的價格,並以消費者向的產品過高定價,引誘消費者去買高價但充滿用不到的功能的「專業」產品。這是標準的行銷手段,我要說的只是:

果然是不懂的人就會被賣了還在幫別人數錢啊⋯⋯

你舉的 iPhone 的例子恰巧是一個最佳範例,用其實你很少用到的功能去堆高產品的價格(每天都在用三顆鏡頭、什麼電影級模式的拜託舉個手我看一下),而其真正的原因是蘋果已經找不到(某方面來說)創新的動力了,所以正在以行銷手段獲利。Apple Silicon 的技術力強不強?當然強,不過你跟早期蘋果創新的程度來比,這個是技術力,不是(設計上的)創新。

我實在很不喜歡說什麼夾不死之後蘋果怎樣怎樣,不過這些年看下來,Johnny Ive 果真是要跟夾不死搭檔才行,只有他一個人畢竟還是搞不定(所以他離職了)。蘋果的設計決策我真心覺得不太行,實在是技術力跟行銷力太強,掩蓋了這個事實。近年來蘋果「重新定義」產品概念的能力消失了。Touch Bar 要重新定義功能鍵,失敗。USB Type C 要重新定義筆電 IO,失敗。這個例子還蠻多的。
實在沒有很懂你需求的點是甚麼
AIR就是定位在低階需求,硬+到24GB也不會有更M1 PRO相似的效能,
M1 PRO 只有16GB你就也沒擔心會不會太少,
AIR幹嘛還要硬+到24G來跟M1 PRO 比 ???
說明你根本沒這個需求吧
要輕便就AIR 然後也不用硬+到24G,也可以省錢
要效能就M1 PRO
最划算的應該是基本款的m2 air, 新螢幕,新外型。

以m1的測試,加ram 沒什麼差, 我猜m2應該差不多。
lucky057 wrote:
1. Apple M2...(恕刪)



這兩台一定是選14 Pro的.

以M1來說,8G Ram跟16G Ram用起來幾乎沒差(我的是16G,用同事的8G來比)即使開快50個視窗,10幾個Excel,等等,8G都還OK,應該是MacOS記憶體管理的還不錯.

如果要加,16G就很夠了,再上去其實卡的就是CPU/GPU效能了,不是Ram不夠.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以前的 Mac 沒有專門的硬體影響引擎也是專業者用得嚇嚇叫,所以現在弄個硬體引擎來為的是什麼?賣錢啊!

目前的產品線是用專業者向的行銷(雖然並不是每一種專業者都是影像相關的專業,不過蘋果就是這樣誤導你)推高「專業」產品的價格,並以消費者向的產品過高定價,引誘消費者去買高價但充滿用不到的功能的「專業」產品。這是標準的行銷手段,我要說的只是:

果然是不懂的人就會被賣了還在幫別人數錢啊⋯⋯

你舉的 iPhone 的例子恰巧是一個最佳範例,用其實你很少用到的功能去堆高產品的價格(每天都在用三顆鏡頭、什麼電影級模式的拜託舉個手我看一下),而其真正的原因是蘋果已經找不到(某方面來說)創新的動力了,所以正在以行銷手段獲利。Apple Silicon 的技術力強不強?當然強,不過你跟早期蘋果創新的程度來比,這個是技術力,不是(設計上的)創新。

我實在很不喜歡說什麼夾不死之後蘋果怎樣怎樣,不過這些年看下來,Johnny Ive 果真是要跟夾不死搭檔才行,只有他一個人畢竟還是搞不定(所以他離職了)。蘋果的設計決策我真心覺得不太行,實在是技術力跟行銷力太強,掩蓋了這個事實。近年來蘋果「重新定義」產品概念的能力消失了。Touch Bar 要重新定義功能鍵,失敗。USB Type C 要重新定義筆電 IO,失敗。這個例子還蠻多的。

不懂的是你,還自以為是別人都不懂,標準別人吃麵你喊燒,被戳破了就一直精神勝利法說別人在幫別人數錢,一點料也沒有,如果沒有新的話可以講,不需要持續重複你的廢話。

以前的Mac哪沒有專門的硬體?靠別家的顯卡來加速,或者自己做一張afterburner卡來加速,現在自己做在SoC上就行了,這些編、解碼線路不管是外加還是內建,老早存在多年了,Intel不知道幾年前就引入處理器內建顯示晶片中了,拜託別再賣弄你不懂的東西了。

三鏡頭你用不到你的事情,別人用得到啊!0.5x我就很常用,拍廣角超方便;2.5x我也很常用,三個鏡頭我都會用到。有在攝影的人都希望鏡頭越多越好,最好是光學縮放而不是數位縮放,這樣畫質才會好。編碼、解碼硬體線路只要有錄影有播放就會用到了,你用不到那你回去拿智障手機、拿3310就好,不需要用你的標準要求別人。

Jobs死之前就說Cook要走自己的路,遇到問題不要思索Jobs會做什麼,至少到現在Cook是成功的。至於Type-C,昨天才剛變成歐盟指定的手機跟筆電充電標準,現在最新款的筆電哪一台沒有Type-C?我去年幫公司買的上百台筆電老早都是Type-C充電了,現在還在說用Type-C重新定義筆電I/O很失敗,是搞不清楚狀況的天兵還是剛搭時光機來到現在?
peggydoggy wrote:
不懂的是你,還自以為(恕刪)


其實身為蘋果的股東,我非常樂意有您這樣的人抬高營收,抬高股價。對於這樣的人,我一律就是以身為蘋果股東之一的身份向您致上謝意。

不過呢,我自己是理性消費者,我的判斷已經寫得很清楚了。

回到正題,M2 MBA 適用 95% 以上的消費者,不過確實定價過高。然而再加價上 M1 Pro/Max 我認為是沒有必要的,因為真正的問題是 M2 MBA 定價過高,否則它的性能、能耗、重量、厚度都是非常適合天天攜帶使用的。

當然,蘋果說這是因為成本受到疫情影響(在財報上看起來是有這麼回事啦),不過真正的原因是他不怕你不買,賣貴你奈何?這真是行銷力跟技術力太強,拿他沒辦法。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其實身為蘋果的股東,我非常樂意有您這樣的人抬高營收,抬高股價。對於這樣的人,我一律就是以身為蘋果股東之一的身份向您致上謝意。

不過呢,我自己是理性消費者,我的判斷已經寫得很清楚了。

回到正題,M2 MBA 適用 95% 以上的消費者,不過確實定價過高。然而再加價上 M1 Pro/Max 我認為是沒有必要的,因為真正的問題是 M2 MBA 定價過高,否則它的性能、能耗、重量、厚度都是非常適合天天攜帶使用的。

當然,蘋果說這是因為成本受到疫情影響(在財報上看起來是有這麼回事啦),不過真正的原因是他不怕你不買,賣貴你奈何?這真是行銷力跟技術力太強,拿他沒辦法。

是蘋果股東又如何?一股USD150而已,任何人都有能力買來玩的,別再顧左右而言他了行不行?

事實是什麼?事實是:
1.全世界現在的SoC或處理器都有硬體加解密線路,用一點點晶圓面積節省電力消耗,增加續航力。
2.USB Type-C已經確定是世界主流了。
3.多鏡頭手機老早是主流了。
4.蘋果有一大群人員在好好執行他們的工作,不需要鍵盤CEO來指指點點什麼功能需不需要,鏡頭不用那麼多顆,定價多少合不合理。
5.一樣那句老話,M1 Pro/Max有沒有用別人自會評估,你不需要不代表別人不需要,你不代表全世界,你不需要大家都知道了,不用一直重複。
我會選14吋M1 Pro,因為
1.miniLED , 1000nit 螢幕,拿來追HDR影集或裝SVP4補幀A片到120hz都更舒服
2.喇叭效果更優
3.有更多接口
4.僅比13吋M2增加360g,大概就一顆行動電源的重量
不會推14,買13M2,省下的錢買顆MiniLED外接螢幕...
peggydoggy

Mini LED外接螢幕現在非常稀少,大概跟日本製的壓縮機差不多一樣少。

2022-06-10 10:21
david2000com

miniLED現在還很貴呀!比13M2還貴

2022-06-10 14:45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因為真正的問題是 M2 MBA 定價過高,否則它的性能、能耗、重量、厚度都是非常適合天天攜帶使用的。(恕刪)
成天發表一些蘋果該怎樣的高論,並不能掩飾你的「嫉妒」~
只是不知道你是嫉妒自己用的Windows找不到同級又便宜的產品...,
還是嫉妒他人有錢去買蘋果產品...
(既然會去買蘋果股票,表示你看好Apple出的產品...)

如果M2 MBA 定價叫做過高,
那Windows筆電 每一台 定價都過高了~

QQ乾妮娘

以前用intel的時候確實偏貴 但換M系列後根本超級香...

2022-06-10 3:56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