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用MAC剪片就比較順嗎?


Wesley Hsu wrote:
MAC上面的剪輯軟...(恕刪)


這篇少說了一些東西,

Mac上不是只有FCP 和 Premiere,Mac上也有Avid可以用,而且如果是用筆電的話,Mac版比windows好用,
因為Avid對windows的高解析支援很差,在2K以上的螢幕跑介面編排會跑掉,根本不能使用。

另外還有Davinci這套軟體,基本上主流的剪輯軟體兩個平台都有,只有Final Cut是蘋果獨有,
Avid和Davinci這兩套或許在台灣比較冷門,但基本上在美國的電影界,Avid是最主要也是最多人用的剪輯軟體,
Premiere在近年的強勢行銷和改良之後也越來越多人使用,
Davinci是老牌的調色軟體,不過最近釋出的14版本在剪輯功能上也增強非常多,介面上跟FCP最像,UI簡潔。
加上可以在平台內直接調色,後勢非常被看好,可能會取代FCP。

Final Cut以前也很多人用,但之前大改後美國業界就越來越少人用了,現在除非是小公司或是獨立影像製作者,
才會比較使用FCP。





reski2046 wrote:
這篇少說了一些東西...(恕刪)


專業者的需求跟業餘者的需求要分開談。蘋果這幾年的產品光譜漸漸偏向一般使用者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這篇討論的就是業餘使用者的需求啊啊啊啊啊。

Jispro.com wrote:
我是不會選擇MAC...(恕刪)


其實在買威力導演之前

我有考慮過Premiere,當時我以為是買斷的,後來才知道都改成約租的

因為平均每個月頂多用的1~2次而已,後來就作罷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專業者的需求跟業餘...(恕刪)


其實是內文有提到這些軟體才補充一下而已,
但說到業餘的話,其實業餘的選擇pc和mac都差不多,除非要用FCP,
或獨鍾MAC外型,看不出業餘選MAC有什麼比PC特別好的好處。
同樣價格,Mac硬體沒有比較強,螢幕顏色沒有比較準,若真的是業餘需求其實也不太需要在意這些。

FCP自始至終也不是什麼向消費者靠攏的軟體啦。
老實說FCP / Premiere / Davinci 這三款都是介面很親民的剪輯軟體,
懂一套就差不多可以懂其他的了,剪接軟體其實算是非常好上手的工具,
到最後在比較的都是電腦背後的那顆腦袋,看看現在Youtuber那麼多就知道了。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專業者的需求跟業餘者的需求要分開談。蘋果這幾年的產品光譜漸漸偏向一般使用者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這篇討論的就是業餘使用者的需求啊啊啊啊啊。


蘋果走消費型生產者是一回事
那是他鎖定的客群
不代表業餘玩家用Mac最適合啊

業餘剪片說穿了頂多就是要順而以
當然你軟體要用一定水準如Pr
順就是看硬體
然後硬體就是錢
錢,Mac就是沒優勢 結案

用Mac要同時具備:
1.不在乎CP值,貴就貴我沒差

最近很夯的拉麵理論啊 認同的就別管預算啦如果你真的覺得多花錢沒差
這也沒甚麼好奇怪/錯誤/或丟臉的
名牌包和名車一直都是這樣的路線在買賣
但是不告訴消費者"這是個很沒CP值的做法"那就是沒水準

2.喜歡機器外觀,林北就是覺得原廠滑鼠潮管他多難握

3.業餘使用,很簡單的需求沒有太多毛

這三者同時成立
才會是選Mac而且不會有遺憾的選擇

像樓主發問Mac會比較順嗎?
一看就是長期被蘋果奇妙語言洗腦出來的結果
就覺得那台那麼貴看起來又很屌是不是剪起片來特別讚
其實也就只有一個介面特別帥氣的FCP然後其他都是工藝/材質/品牌的錢啦
單就標題回應 答案應該是"不會比較順"
考慮到同等級機器 答案應該是"Mac會比較不順"

所以如果你就是想要買Mac,然後買來要剪片 這樣是成立的 因為你就是想要Mac
如果你只是想剪片但不一定要Mac也對工藝/材質/品牌沒興趣 那你買Mac就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甚至在知道真相後覺得被騙

這就是Mac和PC的消費現況
不過看看樓主說的:
sporplo wrote:
看起來很像是組一台MAC OS的機器
曾經幻想自己假日坐在咖啡廳,拿著MBP,喝著咖啡,花一點時間編輯影片
感覺也是挺悠哉的,哈哈

這樣你就是有用Mac的"資質"
沒有這種"資質"一直用奇怪的理論在推Mac坑就整個很不道德

最後,蘋果的行銷方式和果粉的推銷方式
把那些東西當作推銷電話聽就是了 自己打折扣

geniesjan wrote:
蘋果走消費型生產者...(恕刪)


不太贊同。

一般業餘者用 iMovie 就很好用了。在這個基礎上往上用 FCP 也不難。

至於你說的內容跟個人的感受不太符合,我用 MAC 基本上沒什麼怨言。不代表其他使用者的看法。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不太贊同。一般業餘...(恕刪)
威力導演 Pr 我都用過 Pr在PC Mac都有用過
Pr for win很好用跟Mac上幾乎一致
難用的是win的操作與各種問題軟體外的問題困擾著影片剪輯

現在是還好 影片直接生成檔案後 輸入軟體剪輯
軟體支援的影片檔多半就可以剪輯了

以前光是要從攝影機擷取影像成為數位檔案 那真的是大問題
(驅動 意外停止 檔案大於3G 影片裁剪位置不對 異常馬賽克)
輸入軟體 那又是另一個問題
(支援格式輸入不進去 長度不對 時間軸音樂軸沒對齊 裁減範圍與實際影片不對)
剪輯過程與完成輸出那又是不同的問題
(軟體三不五時在各種操作跳出)(算圖輸出三不五時異常中斷 輸出完成的影片不符合剪輯 過場跑掉)
PC上的一堆莫名其妙的問題就算我後期組的PC 四核心效能比起G4 1.2GHz要好上好幾倍 我也不想用
早就忘記威力導演那軟體怎樣用了

那時候的Mac是從攝影機擷取成型數位檔案 到輸入軟體剪輯 最終輸出
都不用去擔心軟體操作以外的問題 一氣呵成的頭尾結束
效能導致慢在輸出 這放著算整天也可以 反正也不會跳掉
最終算出來的影片 也不會有異常 算圖結果與剪輯內容一致

為什麼有一段時間FCP獨佔鰲頭就是因為過程實在太順了
現在那三套軟體 順暢過程都差不多了 三分天下

----------

以現在硬體效能與軟體而言 軟體操作大多都很順(威導那種例外)
會不順 還是在系統方面
win很常在一堆奇怪的系統問題影響著軟體操作

對了 想看微軟系統硬體問題 去看 筆電版>Surface 就可以了
Surface是微軟全包的硬體設計 系統軟體硬體微軟一手包的自家產品 照理講會是最穩的win筆電
到現在還是一堆硬體與系統問題在困擾使用者
而那些問題在蘋果使用者眼中看來就是匪夷所思
現在都幾年了 Surface上的鳥問題還"持續"在發生
蘋果早就解決到出現機率非常的低了
                              彈幕濃!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不太贊同。
一般業餘者用 iMovie 就很好用了。在這個基礎上往上用 FCP 也不難。
至於你說的內容跟個人的感受不太符合,我用 MAC 基本上沒什麼怨言。不代表其他使用者的看法。


你當然沒甚麼怨言
有人需求只是上臉書的話
他用Mac又能有甚麼怨言?
當你需求在一定程度以下當然沒甚麼好怨的

頂多就是在一定預算以下你會卡的時候
想想其實同樣的預算用PC根本不卡這樣的怨言罷了

當然你要刷高金額不顧CP也可以做到沒怨言
iMac Pro要出了
願意付出一台車的價格
別說剪片了
粒子運算你也可以弄到沒怨言
頂多是花一台車的預算 老婆會不會有怨言的問題而已了
geniesjan wrote:
頂多就是在一定預算以下你會卡的時候
想想其實同樣的預算用PC根本不卡這樣的怨言罷了


以業餘者的需要來說,我用 2013 年的 MBA 4GB ram 的機器跑 iMovie 剪 1080p 的影片不會卡,2010 年小白書也是 4GB ram 剪 1080p 就有點喘了。現役的產品線要跑 FCP 應該都沒有問題,只是差在有些機種螢幕大概要考慮外接。

只求「不卡」,通常不是蘋果使用者最優先考慮的。包括機器拿起來的感覺、鍵盤打起來的感覺、觸控板用起來的感覺(大重點啊這個)或者螢幕顯示的感覺、加上操作順暢等等的總和,賣你這個價錢,值不值得當然就看個人。

我個人肯定是願意花錢買這些「卡卡」以外的東西的。
skiiks wrote:
以前光是要從攝影機擷取影像成為數位檔案 那真的是大問題
(驅動 意外停止 檔案大於3G 影片裁剪位置不對 異常馬賽克)
輸入軟體 那又是另一個問題
(支援格式輸入不進去 長度不對 時間軸音樂軸沒對齊 裁減範圍與實際影片不對)
剪輯過程與完成輸出那又是不同的問題
(軟體三不五時在各種操作跳出)(算圖輸出三不五時異常中斷 輸出完成的影片不符合剪輯 過場跑掉)
PC上的一堆莫名其妙的問題就算我後期組的PC 四核心效能比起G4 1.2GHz要好上好幾倍 我也不想用


2000 年,也就是 17 年前,我有一台 iMac DV。名字叫 iMac "DV" 表示他是為了 DV 而生的。



當年錄影機還是 DV,雖然紀錄是數位的,不過媒體是類比式的。也就是將數位的檔案記錄在 DV 卡帶上。

DV 卡帶長這樣。


當年要用 PC 來編輯 DV 的影片對我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首先你要有影像擷取卡,有音效卡,還要有軟體,而且這三者之間還不一定相容。搞了一個下午可能還是連影片都抓不到電腦裡。

但是我那台 iMac DV 只要把 DV 錄影機用 1394 的線接到電腦上,打開 iMovie 之後按一個鍵影片就全部進來了。接著就是編輯,基本上跟今天的 iMovie 比起來限制雖然多,但是基本操作差不太多。

2004 年,也就是 13 年前,我有一台 iBook 1.2。操作程序一模一樣,只是這是筆電,還是什麼都不用外接。



至於 PC 的筆電,影像擷取卡都要外接,所以你還得要搞定 PCMCIA 的問題。喔,饒了我吧。

在 Mac 上面,直到今天這個程序還是一樣,軟體電腦買來的時候就有,攝影機用線接上Mac,一個鍵就全部輸入了,然後就開始編輯。

還有還有,在 2000 年的時候 iMac DV 上面有一個叫做 iDVD 的軟體(對不起這個截圖是後來的版本)。


這個軟體可以把 iMovie 剪完的影片,用很簡單的操作燒成可以在 DVD 放映機裡播放的 DVD 光碟。這是在 17 年前的事了。

作為一個業餘者,就是這樣用過來的啊。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