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iver wrote:這是廣告文吧? 一般...(恕刪) 老實說,01如果有朋友願意分攤一下經費,那和樂而不為...哈哈也沒打算要量產,因為一天只有2-3組,只能是有興趣的朋友一起玩玩,量少才能凸顯珍貴,多了也做不來。
樓主鉄漢兄是著名的媒體人,在 RC 界的貢獻一直為人所肯定,一些國外的 RC 專業媒體如 rcheliresouce.com 等也經常引用樓主鉄漢兄媒體的文章及消息。樓主因工作的關係,鎮日與碳纖材質為伍,對 carbon 情有獨鍾,我想樓主分享的是一種專業的 DIY 精神,為自己心愛的 Macbook Air, 打造一個與眾不同的 carbon case,從樓主的分享中真的可以感受的辛苦付出和得到最後滿意成品中的快樂與滿足,這中間沒寫出來的失敗過程肯定很多,感謝樓主分享這麼優秀的作品。話說回來,同樣是 3K carbon,為什麼價格和重量差這麼多啊!
ericafe wrote:樓主鉄漢兄是著名的媒...(恕刪) 01也是很多模友阿~哈哈3K碳纖維從編織工法也會影響到成品良率,歐美喜歡粗礦的編織,日本台灣這邊則是喜歡這種網格編織。不良率會影響到成本,還有就是3K碳纖的堆疊內容,例如我們玩的直升機,碳纖維側板厚度從1~2.5mm都有。真正純正的結構性作法,是上下網格,中間則是直線纖維(像竹子那樣)以交叉方式堆疊,然後用網格表面來鞏固,最後就是膠合。便宜的作法呢,上下網格,中間沒有全部用直線纖維,而是用玻璃纖維,表面看起來是一樣的,但是重量比較重,強度稍差,要不是真的很注重極限的強度,多半不會被發現。還有一種作法,就是把玻璃纖維染黑,然後再假裝是碳纖維來成形,這些很多都是不能說的祕密。在模型業界,表面碳纖、內部玻纖的作法常有,因為純碳纖真的太貴。但至少還沒有染黑玻纖充數的現象發生(山寨零件不算,因為我都沒買過)至於成形技術,01上高手輩出,輪不到小弟我說話....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