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即將衝一台MBP,向各位前輩請益

tv2183 wrote:
剛好我跟你需求差不多...(恕刪)


OMG....tv2183兄...看完你的部分...

給他算一下應該將近90K...

我應該參考不下啦~~
foxjacky wrote:
OMG....tv2...(恕刪)



算起來是NT$88,185含稅,

小弟我也是存了好久,APPLE CARE打算過保固前再買

的確用選得要好好考慮一下,螢幕大小,重量,效能,預算,"爽度"

我本來是在等VAIO z117 規格接近,價格也差不多..
無奈等太久了,對MacOS我並不排斥


最少花錢可以知道"甚麼時候"買的到東西
我已經對SONYstyle上面那個缺貨看到膩了

i5效能也只是差一些,13/15吋可能要考慮一下,預算不夠,硬碟跟RAM建議以後再自行升級,螢幕得一次到位囉

我覺得15" i5 2.4G 這台最划算,除了大家提起的高解析務面螢幕外,
還多了上一代沒有的獨立顯卡256MB,至於第二階跟最高階的15",
反而不用考慮,因為足足多了5千(教育價每提高一階),
但是你真的多需要額外的180GB硬碟空間跟那一咪咪的0.13GHzCPU效能嗎?
就算最高階的15"也不過多了i7i的L3-4MB跟0.13GHzCPU跟顯卡多256MB,
而且i7的三通道MAC筆電根本用不到,因為記憶體永遠就只有2條,怎麼跑三通道?!

所以我建議(我自己也想這樣買):

Intel Core i5 2.4GHz------------->>>不需要往上追速,i5-2.53或i7-2.66,這速度的差別在你使用中根本發現不出差異,除非用專業軟體去測速,才會得到一點點數據上的差異,但以一般使用者或是專業使用者,都不可能將一台電腦的CPU長時間的保持在80%以上的使用率,CPU會在80%左右的時間都維持在一瞬間,就算跑魔獸這類的3D遊戲大概只有50%60%上下的使用率,何況是不玩遊戲的人。

4GB 記憶體------------->>>多等一年不要急著升級,相信4G一條RAM會掉到1千多元一條。

320GB 硬碟------------->>>想升級,但不要買APPLE的因為同樣一顆500G-7200轉的HD,光華價2500-3000元。(SSD不考慮,價錢貴容量小速度提升有限,等技術成熟,直接換500G的SSD),資料太多怎麼辦?燒光碟阿,現在的硬碟顆顆都危險,不小心摔到就毀了,NB給的燒錄機多多利用吧。

最後,大家最在意的升級螢幕的問題,這問題完全不用考慮,升級是一定要的,除非你想被鏡面螢幕搞瞎雙眼,除非你不想外接LCD螢幕使用,這裡有一個消息應該是大家未提及的,也就是1680X1050的解析度只能跟22吋(1680X1050)的螢幕同步,而且必須要是1680X1050的解析度,目前大多數的22吋LCD廠商都已經提高到1920x1080(16:9),所以要外接另一個LCD必須是1680X105(16:10)。

假設你用的是1920x1080(16:9)的外接螢幕,那就必須用雙螢幕模式,何謂雙螢幕模式呢?也就是NB一種解析度,外接一種解析度,而兩個螢幕之間是可以把視窗移過去的,也就是非同步的使用,只是把桌面變大而已;另一種使用方式就是同步,不過要以NB的最高解析度為主,但要是外接螢幕的解析度高於NB那就會產生模糊(相信大家應該知道我再說甚麼,不懂的人把解析度設在不是螢幕的最高解析度就知道我再說甚麼了)


有鑑於大家對CPU的迷思,我來分析一下i5跟i7跟上一代的差別:

i5-540M 2 個核心/4 個執行緒 2.53 GHz,高達 3.06 GHz (含 Turbo Boost) L3- 3 MB 32 奈米 (nm)
i5-520M 2 個核心/4 個執行緒 2.40 GHz,高達 2.93 GHz (含 Turbo Boost) L3- 3 MB 32 奈米 (nm)
i7-620M 2 個核心/4 個執行緒 2.66 GHz,高達 3.33 GHz (含 Turbo Boost) L3- 4 MB 32 奈米 (nm)
Intel® 渦輪加速 (Turbo Boost) 技術 Intel® 超執行緒 (HT) 技術 Intel® HD 繪圖(這三顆都包含)

這樣看得出差別嗎?簡單來說,這比上一代的CPU多出了一個L3快取記憶體,之前的CPU之做到L2,而這幾顆都還是雙核只是用技術模擬4核,還有多了GPU內建在CPU裡多了Intel® HD 繪圖,而i7只是時脈跟L3多一點,另外i7的記憶體是跑三通道。
喔,原來外接螢幕還有這樣講究,不說不知道呢!我現在用的是dell 24 吋螢幕,他有display port,但跟mac的mini display port好像沒有關係喔?
jeremy.cheng wrote:
我覺得15" i5 ...(恕刪)


看完jeremy.cheng兄的解說後....
應該是該決定MBP15 Basic + Antiglare就好....
感謝推薦~~
ohs901 wrote:
喔,原來外接螢幕還有...(恕刪)


mac的mini display port,要另外買一條線外接到LCD螢幕,有分VGA跟DVI,而mini display por是新筆電的規格不要買錯了,舊的頭比較大。
請問jeremy.cheng兄

i5與i7的顯卡差256MB
在實際使用上有很大的差異嗎?(繪圖軟體、玩遊戲)

既然CPU沒什麼差異,那唯一考慮的就剩顯卡了

謝謝囉
dennis1213 wrote:
請問jeremy.c...(恕刪)


顯示卡的記憶體的作用其實跟作業系統的記憶體一樣,都是用來當資料堆疊的緩衝,例如玩魔獸,用512MB跟256MB的人,玩過了一小時後,256MB會明顯的有點區域轉換比較慢、特效、法術延遲,這是因為256MB緩衝區太小,顯示卡必須重覆釋放讀取圖像的時間變多了,而512MB可能因為緩衝大一點有很多已經讀過的特效法術之類的已經暫存在記憶體內了,這就是記憶體大小的差別。假如要用256MB的顯卡玩魔獸,建議玩1-2小時重開機就好了。

繪圖也同樣情況,例如預覽圖片超過一定的量或是用PS,AI這類的軟體過久,此時記憶體內會暫留一些已經開過的檔案圖像,那這時要開啟的新圖像就會比剛開機時久一點,這就是延遲,因為顯卡他要釋放出原本暫存的圖像,以便用在要開啟的圖像上,但這類的情況用在XP裡最為明顯,MAC程式寫的比較好,關掉PS AI這類的程式,它會釋放出比較大量的記憶體,也就是說MAC記憶體管理程式寫的比XP好,XP上有一種軟體是專門來釋放記憶體用的,不過重開機是最快的。

總結

系統記憶體跟顯示卡記憶體,基本上的功效是一樣的,可以這樣來看,CPU處理器<--->系統記憶體<--->硬碟,GPU處理器<--->顯卡記憶體<--->硬碟
,各自負責不同的區塊,才不會全都丟給CPU造成CPU的負擔。
jeremy.cheng wrote:
我覺得15" i5 ...(恕刪)

最近也想購入新款MBP
不知道13" C2D平台與15" i5比較,到底差距有多大
性能與移動力之間實在是很難選擇
jango318 wrote:
最近也想購入新款MB...(恕刪)


4核

獨顯

15吋

沒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