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

Mac在設計領域真的這麼必要嗎?

沒人認為蘋果已經無法執行或勝任設計領域的處理
事實上就只是花同樣的錢Windows效能更好 運用更廣
順便告訴你
Mac在DAW 數位音樂工作站也慢慢被Windows取代
Mac專屬的Apple Logic Pro X和FCP一樣的非主流
Real World Producer's Guide: Switching from Mac to Windows
skiiks wrote:
被某些人擴大誇飾 說得好像現在蘋果已經無法執行或勝任設計領域的處理 ...(恕刪)
skiiks wrote:
穩定性差 (X) 蘋果穩定性還是贏win

硬要說的話...好吧!這點我同意,雖然大部分 Win 用不穩的人多半都是使用習慣不良,不過不是每個人都是 3C 宅應該要懂電腦對吧?相較之下較為封閉的系統比較不會被一些亂七八糟的軟體綁架是真的。

skiiks wrote:
支援性差(X) 軟體使用並沒又什麼差異

目前全世界的軟體大概有至少超過一半沒辦法在 MacOS 下執行,我指的支援性差是這個(別說裝 bootcamp 跑 Win,那就本末倒置了)

skiiks wrote:
硬體效能大輸(X) 同期產品上效能差異不大 要說的是同價格CP值低

小更新不講,講 2016 的大更新,頂規 MBP 的對手是 GTX-1080(或Quadro-M3000M)+64GBRam,真的是輸很大,還不用提及那個操半小時就會降頻的散熱系統。

skiiks wrote:
軟體優勢輸(O) 這問題不在於蘋果在於軟體商 例如adobe重心轉移win後 對蘋果的更新較慢這類

跟第二點相同意思

skiiks wrote:
被某些人擴大誇飾 說得好像現在蘋果已經無法執行或勝任設計領域的處理............

從來就沒有人覺得蘋果已經無法執行或勝任設計領域的處理,但 3D 等需要高效能的設計對蘋果來說就是不合適,甚至很多 3D 軟體根本沒 MacOS 版;然後平面、影視、音樂這兩年來軟體商的開發重心也都轉移到 Win 這不否認吧?

我覺得這才是 MacUser 要認清的一點,現在是 2018 快 2019 了,別老是在講那些 10 年前的古。
但是在設計領域上 Mac 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優勢,畢竟他設計的初衷就是給這行的人使用,相較之下 Win 目前還沒有任何廠商出專門給設計領域用的電腦,所以大部分設計者為了硬體效能都轉向使用電競那一條系列的電腦,但電競電腦生來是 for Gaming 而不是 for design,所以使用者確實要稍微多費點心去調整,不想多花心思去校正的仍然還是 Mac 較為合適,只要軟體有支援、硬體跑得動就好。

不過最後還是要再提一下,現在是 2018 快 2019,Mac 在設計領域的神話已經過去了,老設計們不要再一直陶醉在過去那種輝煌的榮耀中......

唉⋯向各位大大報告,
其實巿埸自然會反應真實的存在價格,
並習慣 macos 的使用者自然就會使用 macos,
如同習慣用 windows 和 linux 自然也會⋯
apple 的電腦他的優勢本身就是他的系統和他的週遭整合
(當然這也很主觀,但會買帳並習慣的使用者就習慣,
和他的附加應用價值,並 macos 就是綁他的機器,
並該機器也是 x86 的,windows 和 linux 可以安裝可以跑的,
macos 也一樣可以,不一定要用 bootcamp, 就每個人需求不同,
vmware fusion 或 parallels 亦可以做到,如同 windows 或 linux 也可以跑,
沒有說 windows(linux) + android 就一定比較差或比較好,
但就單純的主觀使用者操作習慣和工具使用),
真心認為可以討論各平台功能差異精進見識是合理的,
但是主觀的一昧認為該平台應該消失在這巿埸,
這部份就應該可以不需要了,
因為這不是幾位大大討論就會發生的⋯
就工具是看人用的,apple 的電腦就是賣他的硬體+軟體 ⋯
看各位大大討論,小弟在視覺方面是外行,
並似乎 windows 是更有優勢,但不表示 macos 都沒有其他功能性⋯
最重要的還是使用者習慣哪一套工具⋯


shoanz wrote:
其實巿埸自然會反應真實的存在價格


市場就血淋淋的說出Mac的窘境了啊

別忘了Mac使用者裡還有這些人:
1.只是為了好看用的 比如前面有人提到的那種開會帶的機器(我自己就一台)
2.傻學生或剛畢業的被騙 01就很多 那種來問選Mac還是選PC的
3.頭已經洗下去的 Bootcamp之後沒回過MacOS的

扣掉這些 蘋果的真實市佔還要再大打折扣

這就是為啥蘋果總是能開出笑死人的CP出來

另一方面蘋果也被自己的包袱卡住
要推個能看點的Pro桌上系列
價格又會爆上去 不然他平價機又別賣了
爆到那種價位PC早就飛天了
多半想砸這錢的就不會是上述2,3那樣草率
而且重點買來還沒軟體可以跑
每次Pro機總是那種傳說+八卦的存在
就看幾個沒要買的果粉在那邊嗯嗯啊啊的鬼叫
然後偶而哪個凱子公司買了一堆這樣的八卦娛樂新聞
和PC這邊旗艦產品的生態根本不能比

這也是為啥很多人要把Mac的現況講清楚
現在真的太多半哄半騙的Mac騙子文了
Dean Design wrote:
但是在設計領域上 Mac 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程度的優勢,畢竟他設計的初衷就是給這行的人使用,相較之下 Win 目前還沒有任何廠商出專門給設計領域用的電腦


某種程度上來說PC是沒有專門給設計領域的電腦沒錯

但到底甚麼是設計用的電腦??
有很多很尷尬的地方就在這邊
顯卡其實有繪圖卡
但大家都用遊戲卡
軟商也用遊戲卡在Demo自己的GPU運算能力
詳細到底為什麼我不知道
但現況就是這樣
實測也是這樣(廠商送來一張貴死人的繪圖卡但我們就是用不出他的厲害的地方)
當然像Nvidia也會出那種天價的"非遊戲機"
然後也有不知道幹啥的公司去買 可能生技醫學之類的
而這種狀況已經不是一般人在討論的
一般設計師或是小型設計公司
都會選用遊戲卡
就連之前瘋過的挖礦也是這樣
用的就是遊戲卡
我想大概運算就是運算
頂多分成CPU和GPU兩個類型
實在不太需要再細分下去
也有可能是市場問題

Intel也要搞GPU
再這樣下去未來恐怕連CPU/GPU這個分別也不需要了
而且運算還有"人海戰術法"
買一堆中低價遊戲卡或低階CPU來串算一算CP總是比買那種神奇的高檔物來的好
在這部分市面上的產品和市場反應
就讓"設計卡"沒法太耀眼

但除了設計卡之外
比如螢幕就確實就有分別啊
遊戲用可能選120fps或是超寬比例
設計會選Eizo
這就已經是專門給設計領域沒錯啊
要再細分
程式設計師會買個機械鍵盤來打起來比較爽
美術設計師會買繪圖板

另外像遊戲機通常會選比較沒那麼好的CPU
把預算拿去顯卡
反之要算圖的就會選較好的CPU

PC本來就可以混搭
自然可以搭出"設計機"

==================================================

反觀所謂的Mac"專門給設計"到底專門在哪?
我還真看不出來

說螢幕要好一點
他又要推All in one 硬要你買個不上不下的螢幕
還是設計圈詬病的鏡面螢幕
然後硬要你用Retina
Retina在設計上使用的問題我以前說過就不再說了
要說也不會在這篇說
PC可以看你要選擇大尺寸4K來增加工作區域
還是買個Eizo來爽一下
Mac就是沒得選
對啦Mac也可以接Eizo看你是要買了iMac螢幕再買Eizo還是用mini(笑)來接Eizo
當然骨灰罈或是黑蘋果也行但就是很好笑(當事人可能不覺得,但旁人就覺得好笑)

說繪圖自己也不敢推繪圖螢幕
MS和Wacom都有推"買螢幕送電腦"的產品
蘋果要真那麼"設計"怎不出一台??
大概怕被笑
也有一說是沒賺頭所以不屑賺
是啊...
蘋果不屑賺 果粉沒得用也會乖乖含淚
這就是蘋果和果粉之間噁心的平衡


然後說CPU運算呢 CPU的CP值那麼差
說GPU運算 又不配N卡沒Cuda搞個屁

到底哪裡Mac是專門設計給設計師我真的看不懂
不要在嘴那個奇奇怪怪的色彩定義根本就只是一台中低階的PC罷了

Mac之所以"有些設計師"可以用
簡單說 就是很多人所謂的"做設計" 只是做了"門檻最低"的設計
就是PS那些罷了
都不知道甚麼時候
不特別說的話 設計就只是PS
搞得好像台灣的設計學校只教PS一樣
搞得好像"設計師"就永遠用PS就夠
我也不懂為啥想要進入設計圈的設計新人
會以為自己只需要用到Photoshop 就叫搞設計

所以麻煩不要再說"Mac可以做設計"
太不精準了
正確的說是Mac可以做平面設計 裡面的2D部分
注意喔 不是"平面設計"都可以
是平面設計裡面的一小部分
其他設計領域完全就是不行

這樣的電腦還要自稱專門為設計而生真的太遷強了
說是一台能跑Photoshop的機器會比較貼切一點
哪天Adobe突然不爽Apple
大概Mac就完全不能算是設計師能用的機器了
只能叫臉書機吧大概
反之就算Adobe不爽Windows
PC還是在設計圈佔很重要的地位

這就是Mac的現況 拜託不要在凹了謝謝
geniesjan wrote:
顯卡其實有繪圖卡
但大家都用遊戲卡
軟商也用遊戲卡在Demo自己的GPU運算能力
詳細到底為什麼我不知道
但現況就是這樣
實測也是這樣(廠商送來一張貴死人的繪圖卡但我們就是用不出他的厲害的地方)


我自己有兩塊繪圖卡:桌機的 P2000 跟筆電的 M2000M,這部分可以就我所知的題外話聊一下...

繪圖卡以現況來說是個很「神奇」的存在,但就現實來說我覺得它跟 Mac V.S Win 目前的情況很類似,簡單來說就是以前的神話傳說造成普遍眾人觀念、印象還停留在過去,讓大家一聽到「繪圖卡」這三個字就覺得:好像很厲害、拿來做設計應該很強、或是設計就該用繪圖卡......全都是刻板印象,是不是跟目前版上普遍果粉的觀念有 87% 像?

早期之所以會有遊戲卡跟繪圖卡的區分,關鍵是在於其驅動程式,繪圖卡主要支援 OpenGL、遊戲卡則是 DirectX。
然而當時的繪圖軟體,的確是以 OpenGL 為主下去支援開發,軟體運算時發現沒有相對應的顯卡後才會改成用 DX 運算,然後 DX 的相容性就會沒寫好給你半殘的運算能力;反之,遊戲軟體就會以 DX 為主要支援,你用以 OpenGL 為主要支援的繪圖卡就會獲得半殘甚至全殘的運算效能。
的確當時(大約 7-8 年前)我還在學遊戲 3D 動畫製作的時候,用遊戲卡(尤其非高階的)很容易運算完之後會有鋸齒或破圖的情況產生,不過這部分我比較傾向於猜測是顯卡商的陰謀,硬要給你拆成兩塊區域讓你多花錢 XD

但隨著時代演進,大部分的設計軟體不管 2D 還 3D 對遊戲卡的支援驅動寫得越來越好,甚至現在很多設計軟體已經沒有所謂那種 OpenGL 優先的情況了,所以繪圖卡能發揮的地方越來越式微;當然還有另一種情況,就像 Adobe 這樣,自己寫了一套 OpenCL 的驅動出來(CUDA),然後相容性還沒有很完善,我用繪圖卡跑反而有時候還會讓 Adobe 跳掉,幹!

所以總結來說就是,現在大部分的設計軟體用繪圖卡已經幾乎沒有優勢了,甚至運算效能還會比較差(因為同等級的遊戲卡跟繪圖卡價錢天差地遠),但有沒有仍然優先支援 OpenGL 的設計軟體?還是有......像 CATIA 就是其中之一,只是大部分我們平常會見到、使用到的一些主流設計軟體,已經沒有差別。

Dean Design wrote:
我自己有兩塊繪圖卡...(恕刪)



用不到不要說專業繪圖卡沒有用,就是專業繪圖卡穩定度也是比一般遊戲卡好得多,
你用專業卡判斷3D深度就知有分別了。

簡單來說遊戲卡是把精度+穩定度來換速度。

設計領域也是有高和低的,普通Web設計和工業設計的要求己經是天和地的分別。

還有的不單是GPU核心,輸出線路也是,例如現在根本找台非muxless 的獨顯很困難,
有的要價隨便也比一台MBP15貴。



本文講的會不會只是繪圖的設計領域?

我自己比較多是用MAC做音樂
光是延遲這個部份在MAC比較吃香

同樣的Interface,在Windows上還要灌ASIO的驅動
可是在Mac上就是隨插即用。

當然還是要看你用什麼軟體
如果是Apple家的軟體,它們對於記憶體的使用管理是非常節省的。
如果是Apple家的軟體,它們對於記憶體的使用管理是非常節省的。
.....
您確定? Safari不算喔
我覺得 都2019年了,還在妖魔化 PC色彩就是差,是眼光狹隘??

WINDOW筆電 有很多價位段 産品
價格帶/産品定位/適用客群也影響可得到面板素質
面板素質,往往廠商很少會標示清楚

不少CP值高的高效筆電為了成本/維持硬件規格下,省料裝了爛面板
這類産品對應客群
也不會是 我們從事美術設計相關的人


然而有些業務,也是不懂自家産品
把産品推銷給不符合需求/搞不清楚需求/對電腦沒研究的客人
也就會有不好的體驗出現,造就PC色彩差的印象

中高價位以上的産品
有需要 印刷輸出
100% AdobeRGB 面板/螢幕上就可顯示CMYK輸出成果,色差也極小
甚至
有些高階輕薄電競筆電
也有配100%AdobeRGB面板供人選擇(定位在專業領域+遊戲娛樂兩用)

然而這些機器多半不會展示給人看....

所以,真正事實是PC色彩太差嗎?
還是單純沒買到符合用途的産品?

  • 4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