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搭載M1/MAX的Macbook Pro是不是超越了現在的頂規電競筆電?

其實沒有要玩遊戲,現在那台電腦能不夠用,所謂專業用戶有多少蘋果也心知肚明,而且蘋果所指的所謂專業用戶目標群其實就是修修圖,除非每天都要轉上百短片,誰鳥轉檔有多快,打工的在公司轉檔最好越慢越好,空出時間喝咖啡。。。。

新機器這麼貴還不能運行X86 Windows,說實在懷疑蘋果能維持多少買氣,蘋果也是在賭,不其然32大核GPU會賣得這麼便宜。。。。

現在業務重點在 iOS 和 iPhone 的蘋果,其實就小賭而己,但軟件和遊戲商要從Windows轉到Mac就是大賭,而且輸贏都要賠,贏了其實只是玩家由x86轉到給蘋果賺,但是X86還有二家CPU和二家GPU,蘋果就只有獨門軟硬一家親,說實在除非蘋果給的好處夠多夠好,否則那有遊戲商會積極開發。

不過要做web和iOS因為都要在蘋果設備運行,事實上就沒有選擇,必須利用Mac開發,就是這一市場就足夠蘋果維持Mac業務。。。。
kkkid

不管所謂3A大作那幾個大廠 還是有很多行棒的遊戲可以在mac上玩 長遠來看 還是很吸引人的

2021-10-28 1:02
kkkid

steam上有破萬好評的遊戲出mac版 以工作又可以玩遊戲來看不用擔心沒得玩

2021-10-28 1:06
網紅在那裡測說轉檔一次快多久可以省多少時間,笑死人,轉幾分鐘的你去上廁所就好,轉半小時的麻煩留到午休轉,轉好幾個小時的麻煩睡覺再轉,一點時間規劃的能力都沒有。是都盯著螢幕在轉檔喔?你會盯著洗衣機洗衣服嗎?轉檔都能轉成這樣還想玩3D渲染?

然後再扯一個功耗和攜帶。不知道是怎樣大家突然都把辦公室搬到草地上了一樣。

見證行銷學vs無知消費的偉大時代
X4F26

所以是windows銷售量多還是mac銷售量多啊? 哈哈哈哈😂😂😂

2021-10-31 11:28
蒐集世界的拼圖

其實我很想贊同geniesjan說的, Macbook 真的只是行銷,都是網紅亂吹捧,Mac 的市占也才10來趴. 根本不是市場主力.大家真的不需要搶著買.我笨我買就好,很怕又要等很久 Q_Q

2021-11-02 15:20
我覺得很多報導或自媒體都把M1 MAX 的性能去比較電競筆電、PS5遊戲主機,這的確會讓人會有誤會他可以爽玩3A遊戲,可惜被Mac OS支援的遊戲庫太少而侷限
NORPG

遊戲廠商還是比較熟悉Windows的DirectX,家用遊戲主機雖然採用自家的API,但主機商會提供研發支援,MacOS的圖型效能在這一年才有重大提升,要轉換到MacOS用的Metal還需要一段時間。

2021-10-28 17:55
NORPG

若Mac遊戲效能以及使用者夠多,遊戲廠商還是會願意為該平台開發的。

2021-10-28 17:57
Howdy Mate wrote:
硬體強, 但沒3A遊(恕刪)


專業影音製作人士的講評來了



說真的,這沒對我的專業有太大幫助

但對於影音工作者,8k輕鬆應付

他們會覺得很有感
geniesjan

詭辯,大家就是以"賺錢工具"的前提在分析,果粉硬要把覺得不值的人歸類成只是想拿來打電動。

2021-10-29 13:41
esterior.tw

你不能賺錢是你的事情啊,你也是用自己的話打自己的臉,硬要覺得別人選擇的東西不是賺錢工具。說得好像你的分析就是絕對一樣。不適合就不要用跟關注,你出不出現,這些東西都有人買有人賺錢。

2021-10-29 15:04
摳男道爾 wrote:
最近為公司最近開發了...(恕刪)


如果侷限在某些領域上
的確是超過,
但是靈活度來說,
這兼容性跟屎一樣。
lfjadsflk

提到兼容性...,Windows11主打的那個Android App的「兼容性」才是跟屎一樣吧!?

2021-10-30 2:01
亮的發白

Windows 兼容性怎可能跟屎一樣.. 你是不是不會在windows上用android?

2021-10-30 10:09
在開始之前先把Mac遊戲歸為幾類,
因Mac轉換指令集架構(Intel x86 to apple ARM)的關係,
有分原生(Native)及轉譯(Rosetta 2)的分別,
若是Windows上的遊戲又有分透過CrossOver以及Parallel Desktop的方式運作,
就我所知還沒有遊戲提供Windows ARM版(歡迎補充),
所以一樣需轉譯。
再者又有繪圖API的差異,
分為Metal、Vulkan(MoltenVK)、DirectX,
以上的差異排列組合起來有2x2x3共12種,
去掉不存在的4種 (Note 1):
剩下8種。

以下是MrMacRight上傳的Youtube影片,針對M1 Max遊戲效能的測試。


目前看起來效能最好的便是採用Native及Metal的遊戲Baldur's Gate 3,
可以滿足120fps的水準,
再來便是採用Rosetta 2及Metal的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
可以保持100fps左右,
採用Rosetta 2及MoltenVK的Metro Exodus則在40~50fps徘徊。
GTA V的測試則可以看出,
雖同樣是DirectX但CrossOver所提供的效能比Parallel Desktop來的高。

以上所知
就繪圖API而言,
Metal>MoltenVK,
就原生Mac應用程式而言,
Native(arm64)>Rosetta 2,
若是Windows(DirectX)遊戲而言,
CrossOver>Parallel Desktop。

若遊戲開發商願意花人力及資源去開發Native及Metal的遊戲,
還是可以在M1系列Mac上獲得不錯的表現得。
但這就變成一個商業問題,
是否有消費者會願意額外購買Mac版本?
或是要與Windows版本共用授權只是拓增客群?
專門開發Mac版本所拓展的客群是否能回收研發成本?
家用遊戲主機上也不少單一平台壟斷的遊戲,
因為平台開發商給予獨佔補貼與開發支援,
跨平台是否會造成停止補貼?
這才是Mac遊戲遇到的生態系問題,
但至少在這時看來,
遊戲平台又多了一個新的選擇,
遊戲開發商是否願意投入只能等時間來驗證了。

Note 1:Mac上不管Native or rosetta2都不會有DirectX遊戲,反之Windows上也不會有Metal遊戲。
revenstar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是Sony開始要把自家原本PS獨佔遊戲搬到PC,主要就是看上PC市場的潛力,的確未來如果Mac用戶坐大,開發商就會開始想要投入了

2021-10-31 13:23
NORPG

Sony願意移植PS獨佔遊戲至PC,但目的還是推廣自家的PS平台,新作都會有一到兩年的PS平台獨佔期,當然對PC玩家也是件好事。

2021-10-31 15:24
Howdy Mate wrote:
專業影音製作人士的講(恕刪)


拍youtube片談甚麼。。。。專業影音製作人士

真正專業那會用MBP,是用專門壓縮器,電腦上的GPU硬壓都是精簡版,在電腦上真正好品質還要用CPU壓到天光才成,這篇明顯蘋果送機評測,都不明白BBC/NHK還未談生產力,大陸就甚麼都要說"生產力"。。。。如果買機就有生產力,那擁有全球最先進拍攝設備的中國CCTV電視台為何連一個看得上眼的記錄片也沒有。。。

說實在連4K拍攝都未能普及,不是youtube的偽4K/8K,youtube 的4K比藍光1080P還要差得多,只不過現在Youtube 1080p 畫質的差,比早期youtube 720p 還差。。。

一堆手機所謂偽8K,但知不知合格的4K攝影鏡頭要多少錢。。。

真正8K 畫質要使用H.266,現在NHK也只是利用100Mbps進行8K廣播,youtube所謂AV1 的8K更只有約 50Mbps,不過己經比youtube 4K好,youtube 4K流量一直縮,現在的AV1 youtube 4K 畫質就比以前的 H.264差得多,也難怪,用的人多,縮到 13mpbs 的所謂偽4K。。。。

可惜,現在沒有任何GPU能壓解H.266,蘋果請準備下一波賣點。。。。
https://www.winxdvd.com/video-converter/h266-vvc-vs-av1.htm
NORPG

還有HW Video Encoder一樣可以調整Bitrate以及Quality,SW Encoder好處在於有最極端的Bitrate以及Quality,但編碼速度遠遜於HW Encoder。

2021-10-30 14:43
NORPG

若以相同編碼幀率為基準,反而HW Encoder會有更好的Bitrate以及Quality,這也是為什麼所有錄影設備都會實作HW Encoder的原因。

2021-10-30 23:53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