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川俊也 wrote:真的假的= =我現...(恕刪) 光是學生間常常流通的隨身碟,就建議你還是別用,為了隨身碟,要再買Type-C轉USB,才能跟同學間互通檔案,要讀個相機SD的檔案,又要買轉SD的轉接線,這樣轉來轉去,一台41900的電腦,你有算過額外還要花多少錢才能完整嗎?
WingC. wrote:要是我的話會直接換13...(恕刪) 我其實選MAC非常久了,當初也是考慮AIR,可是因為去碰實機的時候覺得RETINA實在太漂亮了所以一直在等AIR出RETINA的版本,結果偏偏發表會來個程咬金我是5/30去實體店訂了NMB,但是因為訂單沒有寫品項只有寫預收貨款,所以在到之前我也可以換MBPR現在還在等待中+觀察我會選擇MAC是因為使用的順暢度問題用非蘋陣營的筆電怎麼用怎麼頓,新買的也是= =所以很想要體驗傳說中的流暢度而且因為上課常常會需要直接做筆記(比較喜歡用打字的)所以偏向希望可以公事包就直接將筆電放在裡面也不用多帶滑鼠什麼的其實對我來說重量不是問題,我只怕筆電很難帶= =但是比較了一下NMB和MBPR的尺寸MBPR好像也只厚0.5公分和600公克所以讓我非常非常非常猶豫然後還有小小一點是,NMB的太空灰好美= =所以在選擇的時候就有點失心瘋訂NMB但是看了很多文章(尤其是這篇)說到使用的流暢性問題就讓我很猶豫= =請大大指點迷津阿
我共有三台 Mac:一台 Macmini 2012, i7, 自己換了 16GB RAM 及 500G 的 SSD一台 Macbook Air 2014, 入門款的,8G/128G一台 Macbook 201512" 的,52000 那款, 8G/512G一般我系統上會有一個 PD10, 裡面跑 Win8.1 及 TI 的開發工具。然後 MacOS 這邊是開 xcode , 開發 App瀏覽器慣用 Chrom, 習慣一次開一二十個頁簽不關。有裝 ADBlockPlus攔廣告。Office, Gimp, Inkscape 等大型軟體用完隨手關郵件是用 ThunderBird, 平時都不關然後還掛了 Line, RTX(企業版QQ)長期用下來,沒感覺三款機子性能有什麼差異,也都不會卡,非常的順。也沒裝防毒軟體或什麼的。如果會發熱,基本上一定是有什麼軟體卡住了。過去曾發生過一次,後來查到是我在 Chrom 上新裝的一個插件造成的,刪掉後就好了。
王豪明 wrote:Intel Core...(恕刪) 那個你沒有看懂我文章的內容吧一分錢一分貨,我是說同樣 core m 的話再來 air 和 new macbook 還存在了很多的差異,不只是效能,每個人的取捨不一樣尤其 retina 是我為何選擇 new macbook 而不是 air
如果是跟我一樣每天都敲很多字的話更不建議買macbook我在香港這邊,所以很早就能試用macbook,結論是我絕對不會用macbook的keyboard來寫程式雖然我手上的macbook air跟新買的15" mbpr的keyboard都沒家中的青軸好打,但跟macbook比起來的話跟本一個天一個地macbook的keyboard為了輕薄完全把手感給犧牲了,鍵程之短我想可能連1mm都沒有,而且因為鍵盤太薄的關係摸上去比一般的keyboard難確認自己在按什麼鍵,另外打起來的手感亦非常硬,更沒太多有按下去的實感在我而言要我用macbook的keyboard來寫code跟本能要了我的命呀藤川俊也 wrote:我其實選MAC非常...(恕刪) PS:我的MBA13用兩年都是放進targus一個挺像文件夾的袋帶著四處走,不用帶其它有的沒的啦要說難帶的話我目前用15" 的MBPR也沒覺得很難帶啦,基本上我這些年來都是laptop抱住就行的那種人
MacBook的CPU(CoreM)在windows是用在2in1平板,不過這一代 "笑能" 上應該就只能勝任平板的功能;Macbook直接放在筆電的定位,那真的是很敢...啊!應該說是對自己的作業系統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