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學英文,官方文件、StackOverflow上面的資料要能看懂2. 把你想做的app用中文或英文敘述清楚每一個細節,讓其他coder看著你的文字敘述能知道你要做到哪些功能,架構&邏輯是什麼樣子。用人類的語言敘述清楚才好轉換成機器語言。3. 在網路上找幾個程度差不多的朋友一起學-分享彼此看到的資料,一起找資料,互相幫忙-輪流出題目,作中學,有挑戰可以作比起1:1 copy code有趣多了-彼此review code,學習不同的寫法&邏輯,別人總是會有更好的寫法
lucaswang5414 wrote:所以總歸一句話英文不...(恕刪) IT 這行業,英文不好的話還是別進來了。寫寫小型的資料庫存取,或是簡單的網站設計的話,英文可以不用那麼好。但是如果是真正 serious 的 project,那麼英文的聽讀能力很重要。而且不是看起來英文好就行。就算英文是母語的老美,也不是每個人都看了就知道怎麼寫 code。你還得對你要開發的東西具備很強的 domain know-how。台灣的軟體人才在 coding 這方面的訓練沒太大問題。跟老外比起來,台灣軟體開發人員最大的問題都是在 Domain know-how。不知道要寫什麼,也不懂為什麼要這樣寫。因此變得開發過程中,溝通成本高的不得了。理論上是開發人員要比目標用戶更瞭解關鍵需求。現實是用戶把自己的需求表達了老半天,開發人員還是聽不懂。再加上台灣的軟體人才...耶...不是看成是抱怨,台灣 code 寫的好的人往往自恃甚高,固執己見,認為用戶不懂程式開發,往往提一些莫名其妙的意見。你要覺得他的意見莫名其妙,那你就要有比他更專業的 domain know-how 來修正他的需求,而不是在那邊大罵客戶屁都不懂。不要怪目標用戶沒辦法用精確的工程語言描述他的需求。他要是懂的話也不需要你了。這也導致台灣開發的軟體,往往流於流程自動化的工具,只在皮毛的層次打轉,而沒有真的進到靈魂的層次。記住,客戶或許不瞭解 code,但是他比你更清楚他要的是什麼。
lucaswang5414 wrote:所以總歸一句話英文不...(恕刪) StackOverflows 上面有很多資訊,但是都是英文⋯至少要有物件導向概念邊做邊學,剛開始的都是邊抄邊學,呵呵,時間久了就會有conce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