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淺談macbook未來產品線

暴走涡轮猪 wrote:
可視面積一樣,解析度高了,用途在哪裡?並不會變成2880*1800你可以看到的就變多了... 如果你真的要看到變多,那代表內容細小很多,你,看得清楚嗎???你還不是得把字放大...


這問題有點見仁見智,
就像有的品牌會推13"卻高達1920X1080這種FULL HD的高解析。

題外話,新版 Retina Display MBP 15" 的可調整解析度,看國外的開箱文最大看來應該是鎖在 1920X1200 pxiel,並沒辦法拉到他面板宣稱的實際解析度。

用處大不大?對我來說,很大,他可以顯示更多行 Code、做設計時可顯示更多的資訊,不再會因為工具欄位綁手綁腳經常移動檢視畫面。這是我在MBP15"(1680X1050)、iMac27"(2560X1440)兩者解析度不同的螢幕上工作所帶來的感受...。
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暴走涡轮猪 wrote:
很多人?但事實上似乎Widnows的市佔率遠高於OSX哦???

再來,我覺得其實這就是Apple譁眾取寵的例子之一了
一樣15",可視面積一樣,解析度高了,用途在哪裡?並不會變成2880*1800你可以看到的就變多了... 如果你真的要看到變多,那代表內容細小很多,你,看得清楚嗎???你還不是得把字放大...
說到FCP終於可以直接編輯了... 難道現在的解析度就無法看嗎?就算你是1080p的片子,還是一樣可以直接在各種解析度下面編輯,還是一樣在那個視窗裡面看到你的"1080p"影片... 重點是可視面積沒變...

所以,所謂的視網膜熒幕事實上是為了娛樂需求而已,確實看照片會清晰很多,其他?我覺得差不多

這也回歸到為什麼Panasonic不做?面板只要你有錢就做得出來,有顯示卡就帶的動,根本跟什麼設計、科技沒什麼關係。他不做是因為市場需求不大,沒必要。說到Notebook,撇開OS,Apple根本就被Panasonic打趴了,什麼耐用度、堅固度、重量什麼的... 竟然有人說P比不上Apple... 說真的我覺得Apple就等於Windows的Sony,譁眾取寵而已...


市佔率其實是個點,但很難從這個點去看出一個面。
就像是用Android和iOS比較市佔率一樣。

Windows市佔率高有一部分來自IBM的工作站系統和政府公私機構的緣故。
好比政府的的網站一律都需要IE,郵局的ATM系統、智慧人卡系統也都非IE系統不可。
但是這意味著IE是個好用的瀏覽器嗎?

所以單從市佔率來評斷產品的好壞是有盲點的。
Toyota的市場調查也是如此,但最重要的是,他的確符合市場在需求與價格上的平衡點。

看照片跟看影片的意思其實是一樣的,
最主要的改變依然是向量的表現方式會更好。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這點倒是因人而異。
至於有人喜歡480p、有人喜歡1080p這倒也無所謂。
發燒友目前已經邁向4k、6k的畫質,當然也有人看DVD的480p就滿足,
對視覺的需求,也不就是能不能夠接受而已。

Panasonic不做的理由我不曉得。但是"
面板只要你有錢就做得出來,有顯示卡就帶的動,根本跟什麼設計、科技沒什麼關係
這句話我覺得有些問題,不曉得您有沒有看出來呢?

至於後面的喧嘩取寵嘛...

LEGEND1230701 wrote:
昨天看了apple新...(恕刪)


你放心..這台..MacBook Pro 15" Retina Display...只是打頭陣!..

接下來..Apple...會將所有..MacBook Pro都升級為Retina Display..

或是說...

Apple..會將所有產品..都為 Retina Display ...



‧°∴°☆﹒°☆﹒﹒‧°∴°﹒☆°∴°☆﹒﹒. °.﹒‧°∴°☆‧°∴°﹒☆ ☆°.﹒‧°∴°☆°
我猜,要都「視網膜」化,真的有得等,可能要等到2014吧~

就看接下來的微軟PC的windows 8大軍有沒有給蘋果壓力,否則蘋果不會那麼快讓高毛利的東西給低價化的~

若是年底到明年,微軟與我們雙A的筆電銷售還是扶不起來,蘋果也還是沒有壓力的~

我猜明年最多,就是13吋的Macbook Pro也會有視網膜版,MBA應該不大可能,畢竟毛利也難壓下去了~

janwoei wrote:
用處大不大?對我來說,很大,他可以顯示更多行 Code、做設計時可顯示更多的資訊,


是可以顯示更多行的Code,但,你看得清楚嗎?在15“的LCD上我覺得1920*1200就已經讓人看得很不清楚了,字太小了... 如果你把字放大,那麼跟解析度小點的不就一樣了... 最主要的就是可視面積沒有變大

純粹討論,沒有任何其他意思,別介意
目前的瓶頸明顯與電池有很大關係 (佔了幾乎一半空間),一旦蘋果在電池技術方面有重大突破,所有筆電應該都可以像 MBA 那麼薄吧!前些時候不是謠傳蘋果申請了燃料(?)電池的專利,期待他們早日將其用在產品上。
全線產品Retina Display化固然是好事~

但如果是用在13吋的螢幕裡,多少會有些吃力

或許是我眼睛不好~1440x900的解析度在13吋MacBook Air螢幕顯示裡,對我而言已經相當相當「極致」了!

暴走涡轮猪 wrote:
是可以顯示更多行的C...(恕刪)


我也有這個疑慮

也只能等真的出之後大家的使用體驗了~~!!

這麼高的解析度...如果13吋也要做的話

不知道HD4000扛不扛的住呢!?

retina 目的不是看得多,是看的精細、細緻。retina 的這個字就強調了他的重點,今日多數的螢幕 dpi 並無法滿足人眼的解像力,看螢幕無法像看實物那樣精細的感受。retina 目的就是使得看螢幕有看實物的感受,精細度滿足人眼的解像能力。

iphone 3gs 到 iphone 4 解析度提高四倍,字有變成四分之一的大小嗎?沒有。

玩過老遊戲機的,應該都知道那種 8-bit style 的畫面(最近好像又風行起來)。當時的軟體就是那樣的解像力,也對應著當時螢幕的 dpi。今日高解析的超級瑪莉使用了更高畫素量,相對的螢幕的 dpi 也一起提高。螢幕的 dpi 提高不是為了顯示更多的超級瑪莉,是讓超級瑪莉顯示得更精美。

對於閱讀文字來說,看的不會比較多,不過字體會比較細緻漂亮。對支援 retina 的軟體來說,就可提高圖片、影片的細緻度。從 retina 來看 1080p 影片,你可能會覺得 1080p 已是上個世代的畫質。

他家的筆電不敢貿然出高解析的螢幕,不是硬體拿不到這樣的配備,主要是軟體無法支援。windows 對於字體大小、圖像尺寸控制方式還是非常古老的。Apple 畢竟軟硬都能自己掌控,規格上就比較不會一個拖一個演進。
我認為13吋的MBP還是會保留下來,畢竟他有較為完整的連接埠、也有光碟機,效能上也比同尺寸的MBA好一些,可以擔任當初小白機的任務,主攻低價或學生市場。
個人淺見。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