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趣聞]看看偉大的網路"專家"怎麼看Apple的產品

blizzardscottsun wrote:
這不代表Apple就要稱霸地球了XD,基本上Apple的策略還是一個利基市場,

iPad的定價策略,改變了這一點。

499美元的入門機種,以它所配備的那些高檔的重要零組件(IPS面板、多點觸控、大電池、大內存),不管是台灣的PC大廠或是中國的山寨廠,都一樣無力競爭。這可不是臆測推測!前兩天才和一個以前的同事談到他在中國開發的山寨成品,普通面板、電阻式觸控、2個小時的續航力,8G快閃,最少就需要250美元的成本,還沒計入軟體授權費用和麻煩的客製化研發成本)。

以業界定價策略來說,山寨品一定要以一半的價格才有競爭力,正統PC廠的copy cat產品也要有30%以上的讓價才有賣相。但現在面對iPad,除了把這幾個重大零組件全部或大部分降等,根本達不到這樣的價差。問題是,499美元這麼低的屋頂,你再怎麼偷工減料,了不起便宜一個100到150美元,這樣的價差,相較於功能、設計、品牌的差異,很可能會遭遇到像面對iPod時的狀況。

假使iPad終於像iPod那樣成功地攫取60%~70% Netbook/平板電腦/MID的市場,Apple的正統電腦軟體和硬體就會以此為槓桿,快速侵蝕正統Notebook/Desktop的市場,到那時候,PC廠、微軟、和Intel/AMD這一串供應鏈都將陷入重大的危機,個人電腦市場也將會重新洗牌。

iPad,我認為是一個比iPhone恐怖百倍的殺手。
iPhone是一開場的雷電交加,iPad就是後面那場暴雨,緊接著就可能是一場沖刷而下的土石流。
sympholin wrote:
iPad的定價策略,...(恕刪)


有點太誇張了........

況且IPAD單看價錢雖然便宜但我不覺得他就"真的"那麼便宜

並不是那麼多人都有閒錢可以多買一個東西來娛樂

要打電動PSP可以(中古的更便宜) PSP也可以看圖 可以看影片 但是他很小.....

(而且為啥ipad不能照相阿)

我只是打個比方啦

況且我認為也沒必要買個那麼"不小"的東西來做相框或做單的文書處理或上網

小筆電就可以勝任 而且價錢沒比較貴 而且IPAD還要買周邊.......加一加不只499美金

但小筆電可以做的事更多這不可否認吧.........

在家裡又可以接大螢幕

爽度也絕對比IPAD好

所以 IPAD我個人觀望中 看以後改得如何囉

至少要有個殺手級的運用吧

IPHONE成功 因為沒有人辦到過

不過IPAD好像是把以前有的東西拼到大一點的東西上

感覺.........而且造型設計師太懶啦 希望可以變個樣

sympholin wrote:
iPad的定價策略,...(恕刪)


iPad是一個比iPhone恐怖百倍的殺手?
那他的銷售量會是iPhone的十倍百倍嗎?

我個人是認為iPhone比起iPad,還是比較受大家喜愛,iPad應該不會超越iPhone的銷量....
(尤其是iPhone還在持續成長中)
view0828 wrote:
有點太誇張了........

況且IPAD單看價錢雖然便宜但我不覺得他就"真的"那麼便宜
並不是那麼多人都有閒錢可以多買一個東西來娛樂

便宜,指的是入門機種,US$499,減免「阿婆精品稅」。

小筆電就可以勝任 而且價錢沒比較貴 而且IPAD還要買周邊.......加一加不只499美金
但小筆電可以做的事更多這不可否認吧.........
在家裡又可以接大螢幕 爽度也絕對比IPAD好

拿小筆電接大螢幕是爽在哪裡?直接開多核的桌機或筆電不會更爽?
小筆電在我看來,就等於是滿街跑的機車,很方便,但也很多不便,好像是什麼都可以做,但其實什麼都做不好。

至少要有個殺手級的運用吧
IPHONE成功 因為沒有人辦到過
不過IPAD好像是把以前有的東西拼到大一點的東西上

iPhone是辦到過什麼別人沒辦到過的?
它的軟、硬體功能,那一項比WM或Symbian的頂級智慧型機種強?
它的勝出不就是靠那個多點觸控大螢幕顛覆了手機的使用經驗嗎?
iPad就是要靠站在iPhone的肩頭上,以最少的投資研發,再進行一次顛覆,只是目標著眼於被netbook和MID「竊占」的那類應用。

很多人跟你一樣,到現在還拿netbook來和iPad比較,就是不能理解,iPad所將帶來的全新使用體驗就是它的殺手級應用。
惡魔推銷員 wrote:
iPad是一個比iP...(恕刪)


手機的市場本來就是電子產品裡最大的。以銷售量來看,恐怕有難度,但以市佔率來說,就有機會超過iPhone在手機市場的市佔率。不過iPad的市佔率目前恐怕難以計算,因為嚴格來說,市場上沒有類似的產品
惡魔推銷員 wrote:
iPad是一個比iPhone恐怖百倍的殺手?
那他的銷售量會是iPhone的十倍百倍嗎?

iPhone就是手機,它的成功和衝擊就侷限於手機市場,它的鏈波效果只是二維的,但它預示了令一個三維震盪產品的可能性。

iPad就是這個vision下的產品。
它是Apple全面反攻個人電腦市場的開路先鋒,iWorks觸控版就是馬前卒。它的成功會帶給Apple更廣層面的突破,也才會真正帶給電腦軟、硬體產業一波新的衝擊。

我個人是認為iPhone比起iPad,還是比較受大家喜愛,iPad應該不會超越iPhone的銷量....
(尤其是iPhone還在持續成長中)

iPhone和iPad是不同領域、不同訴求的產品,層次完全不同。有了iPhone,你還是會買iPad,其實是,很難忍得住不買,但這不是重點。iPad入門機種的親民價格,讓它擁有Apple電腦產品史上第一次的普羅群眾訴求力,這才是真正的重點。

就像當年的iPod出來收割MP3隨身聽的市場,iPad就是被用來收割netbook所帶出來的龐大低階電腦應用市場。 但iPod就只是隨身聽,鏈波效果有限。iPad是一台不折不扣的電腦,Apple會慢慢把Mac上的應用程式導入,iPad的廣大使用者會讓這些應用程式和它們的檔案格式變成MS Office,Adobe CS等等之外的另一個主流,讓MobileMe雲端應用能夠力抗免費的Google服務。軟體也能直接賺大錢,也不用再害怕OS X被拿到一般PC上跑而打擊Mac的銷量,這才是Apple的終極目標。
ipad會不會成功這很難預測,至於“MobileMe”?先改善速度再說吧
blizzardscottsun大 與 sympholin大文章真是深得我心!
Apple在於整合的經驗真是最強大的利器!
不管是在硬體製成上,能以相對低價又能兼顧功能的iPad打入消費者
甚至在硬體與軟體系統結合上,目前也完全沒有廠商可以做到

我有時候在想,iPad是有其產生的必然性的,那就是iPhone OS的成功
目前跑Win系統的所謂平板電腦,OS介面操作完全就是PC縮小版
如:小字、小按鈕、過於擁擠的介面,這些本來就只適合滑鼠操控
難以使用多點觸控來產生良好的使用體驗(所以觸控筆這種需求就一直存在?)
iWork的iPad版本就是在宣告這件事情!不是把東西作成平板,大家就會買
而是必須硬體、軟體完整的改造、配合,良好的使用者體驗與需求才能被創造出來

另外,以Google的機器人OS來說,雖然完全針對行動裝置打造
但是缺乏完整的硬體經驗支援,讓這台機器人有點拐手拐腳
Google自己夢想中的Nexus One都跳出來,也不見獲得多大迴響

MS的WM7大幅改善操作介面,不過仍需要時間累積成功經驗
Apple卻已經領先在前了!

Apple、Mac、iphone、ipad、iturnes、App store
這是整體的,只看單點都有缺陷
只有綜觀來看Apple的野心,才會知道他們到底在玩甚麼
如果樓主把小筆電形容成機車, 那iPad應該是什麼? 電動腳踏車嗎? 還是高貴的Smart小四輪?
先今的市場狀況是, 一堆NT9999或是NT2000上下的CULV筆電充斥市場, 小筆電已進化到有ION
架構或是N450, CULV也有獨立顯卡的機種, 這些產品輕巧續航力強, 而且播放full HD不再是問題..

我觀察到有些公司, 已經大量採用小筆電+20" LCD給員工, 這樣的組合不到15000元, 機動力
跟預算都能兼顧, 效能, 只是做文書處理要多大效能呢? 或是有的公司乾脆採購13~15" CULV NB,
而這樣的公司, 應該不會買iPad吧?

個人覺得買iPad付出的$$雖沒有很多, 但還真的要有一點閒錢..而且他目前基本的電腦設備應該
要已經被滿足了才會採購iPad..

可以想一下, 下面的人會不會買iPad:
A- 公司有公司配的NB或是桌機, 家裡已有桌機或是NB加上大螢幕的人.
B- 想買小筆電的人. 但也許有可能要跑公司的系統(如壽險系統)
C- 想再睡前在床上上上網或是看點小影片的人.

A- 有閒錢的話, 也許吧, 但是用桌機或是NB接LCD TV看影片或是上網是目前滿多人使用的方案.
B- 如果非要跑winodw應用程式的話, iPad不容易被考慮
C- 也許會買iPad吧?
matika wrote:
可以想一下, 下面的人會不會買iPad:
A- 公司有公司配的NB或是桌機, 家裡已有桌機或是NB加上大螢幕的人.
B- 想買小筆電的人. 但也許有可能要跑公司的系統(如壽險系統)...(恕刪)

據我所知,iPad根本不是為了來取代筆電的工具,而是填補手機和筆電中間空隙的產品
您所提出的需求,例如公司使用小筆電的例子,都是為了取代筆電或電腦的方案
跟iPad被創造出來的目的似乎有很大的市場區隔

就像有車子的人士,他若是沒有特殊的需求,應該不會需要輕形機車
但是早期代步為工具的單車,卻經針對需求重新設計後,成為運動產品,保持健康
即便是有車人士,也非常可能需要、並擁有一台單車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