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Apple Silicon 自製處理器現身! 效能更強耗電更低並整合 GPU 繪圖晶片!

公路賽車手 wrote:
被蘋果推崇的IO最後(恕刪)



創新和成功總是一線之隔

這麼說吧 這幾年最熱門的IO應該就是USB了吧
不管其他有的沒的換了幾代 這東西一直都在

你知道那個公司是第一個大力推行USB並加在主力機種上的嗎?

當年也推1394是有原因的 有的產業是無法容忍latency的
當然下場就是曲高和寡 只剩專業用戶
公路賽車手 wrote:
被蘋果推崇的IO最後(恕刪)

USB-A 不是蘋果推你今天還在用Serial port 好了
But Apple shocked the computing world when it swept its old connectors away with the original 1998 iMac. The bulbous computer adopted a then-struggling standard developed by Intel called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

https://www.fastcompany.com/3044088/apple-and-usb-a-history-of-adoption-acceptance-acquiescence

TB 界面從來不是窮人用好了,沒必要談TB的普及性,USB 年代不用TB音頻界面用甚麼 ?

Steve 配TB是為了方便專業用戶,Tim Cook攪流行化當然取消無誤。

而且現在USB-C 都 10GB/S 以上了,就算Intel不收權利金,貴乎乎的TB界面也入不到主流。

另外我一堆周邊全都是USB-C好了,現在連那些冷門開發機接口都是USB-C好了。

說USB-C有問題,你確定你的USB-C 轉換和線材都是好嗎 ? 還有芯片是不是合格,早期USB-C芯片除了大廠外,通通有過熱問題。

USB 3.2 10GB 對線材要求己經很高,消費者己經吃不消。
USB 4 不是規格問題,是成本問題致聯盟推不推動到的問題,因為成本己經太高了。
要發揮TB3,對線材品質要求更甚,單論線材,就不可能普及了。
這是物理性,沒突破性科學,是突破不到的。
alex.yu.chang wrote:
目前A14X處理器的CPU...(恕刪)


就是這樣,不知這兒很多連CPU最基本原理都不清楚的要辯甚麼。

明明大家都是買ARM來貼膠水,最多就是誰肯貼多些,但他們硬說Samsung不成功。
只可以說 Tim Cook 洗腦有一手。

Steve的力量能洗腦還理解,但Tim Cook明明就是單純生意人,只能說他吃Steve的餘光。

再加上一眾廠商吹捧高價手機性能,現在一支手機賣價可以比中低價筆電貴得多,
這類"達人"就上身以為ARM就無所不能,成本幾十美元的ARM高貴化,而不知是手機廠的騙局。

手機GPU就是騙局一,手機商說到手遊比桌機有多好,手機3D標準例如OPENGL ES 等一直是精簡到無法再精簡的地步,和桌機根本是不能直接比較,不說SOC塞不塞到GPU,單說耗電就不到半小時就完蛋了。

ARM用在超級電腦能是因為便宜,加上日本這台電腦是用來做AI,
做AI的很易把資料分散去處理。但不代桌機能用好。

ARM 和X86 只要便宜好貨根本沒意見。
個人不是反對用ARM,但把引擎換爛貨再說這爛貨比之前的好就很好笑了。

看 PI4 8GB 能把價格壓到多低就知ARM能有多便宜。

整場WWDC20 所謂面向開發者,但整個發佈會只有一眾推銷元老落力宣傳,
不過現在很多所謂"開發者"無非就是在Xcode 玩玩而己。
真正開發者才會理甚麼WWDC。。。。
alex.yu.chang wrote:
目前A14X處理器的CPU...(恕刪)


先天上ARM ISA就是有它的限制 尤其是對於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這部份 一些memory相關的指令 通常在多指令issue時 X86會比較有效率 當然 registers 也多了不少
最新一代的ARM 架構其實也有點朝這個方向演進
同時X86也向RISC方向進化中 尤其大量運用microcode之後

就理論的極限上 ARM 很難跟X86比的
實做上從加上一些先進microarchitecture+專用加速做成的SOC 到是能多少補點差距
但做到PC上來說 效能掛帥情況下 變成軟體開發這裡也要很大的功夫才能跟上
說到底也就是蘋果做得到 其他廠商根本毫無機會
前兩三代一定還得學上不少東西的 (現在大家都在猜JIM會不會跳回來)
不過塞塞Cache多做點分支預測 打個i3 i5還是有機會的
軟體部份可能會慢點 但幾個大軟體公司和社群都有不少表態 就以蘋果生態系做工作機來說的用戶 影響也許沒有想像中來的大

至於像嘴砲阿宅我 都是連工作站做事 所以好像影響就一半了
之前都還考慮拿IPAD pro工作了呢

降個價才是重點 一千美金能買到什麼一直都是決定性的點
cheonglee wrote:
就是這樣,不知這兒很(恕刪)


啊到底是誰能隨便貼膠水貼出架構來的啦?

乾脆說x86都在賣你貴鬆鬆的記憶體好了 (事實上也是如此)

ARM能用在超級電腦是因為便宜...噗~~ 這....
好 都可以

跑AI ? 這....
DL擺一堆GPU可能還快點 請看SUMMIT
未來 MacBook就不能同時跑 macOS 又裝W10了?
想買蘋果電腦來裝逼的宅男 只能買舊機了.
藍色蟾蜍跟藍蛆 = 最大的在野黨..
cheonglee wrote:
TB 界面從來不是窮人用好了


曲高和寡用在這邊真的很恰當,消費者直接用USB-C/TB3少之又少,幾乎都是用轉接的
所謂理想跟現實的差異蘋果也看到了,之後捨棄USB-C/TB3也是有跡可循的
重新回歸USB-A應該也是趨勢了
公路賽車手 wrote:
曲高和寡用在這邊真的(恕刪)


說到週邊 我猜啦 應該是相反
usb-c 會一統江湖 這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線材也是要跟上的 尤其是PD
至於會不會上tb 目前看來中階機種 一千美金機種(非蘋果laptop)都上了 沒什麼理由一台電腦不給你這種接孔
這些應該會併行三五年

然後就是HDMI USB-C/TB 大戰了

主要還是要量大 存貨清完 價錢合理 一個打多個 通常這種都會笑到最後

USB-C 還有可能是蘋果在歐盟解套的方式之一啊XD
蘋果也發現了自從他安裝T2晶片在Mac電腦上時常常會跟intel CPU衝突,你會發現只要電腦有問題客服人員第一步就是要你重置SMC,早期MAC沒搭載T2晶片的電腦當機的機率會比較低,我有比較過macbook pro 2012跟macbook pro2017 ,同樣跑FCPX 2017年款的MBP有時會卡住當機,2012年款就沒發生過當機的情形

沒辦法...intel才不甩你蘋果,要加T2晶片在我i皇的CPU.....門都沒有,你自己搞一個CPU吧
這才是蘋果要推ARM架構的原因

以上是我夢到的,如果屬實那肯定是巧合
alex.yu.chang wrote:
目前A14X處理器的CPU效能肯定是無法相比高階x86 Intel AMD處理器.
ARM取代x86不是件容易的事,Apple義無反顧,很大一個原因就是省錢.

高階是多高呢?他只要能追上原本自家產品線那些低電壓i7、i9,幾乎就是全包含了,只有貴森森,很少很少人買的Mac Pro,我們還不清楚是否會換成ARM。

alex.yu.chang wrote:
如果是開發者現在要在ARM x86 指令集 做選邊站,我會選9成以上的 x86。
如果要開發ARM 架構再使用模擬器,
並不會去拿一台ARM晶片筆電 或 平板 來做主要開發工具。

不過大部分開發者,也只是做app,寫server啥的,就算是做3D,寫遊戲,也是開發工具有支援就好,根本不會受到什麼指令集的影響啊!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