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ps wrote:
我贊同你說的,像是蘋果的電腦比較不用花時間就可以得到一台還算穩定,而且效能不錯的電腦。另外你說Linux花時間,也大概是因為你第一次組電腦,所以要從頭研究包含硬體規格,相容性,甚至你應該要先從你想安裝的distro,跟他的package manager,支援的kernel版本,去查自己想要的硬體清單是否都支援。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這確實稍微耗時間,也很吃相關背景知識。但好處是,這些東西如果你一直持續在使用,就算你以後更新新版本,或是跳distro,Unix的command跟shell都還是可以持續使用,你之後設計的環境檔,只要把這些環境設置檔備份,你拿到其他台電腦,甚至以後換OS,也都能使用,就不需要重新再設置。
我從Slackware 96開始玩,會寫Linux/Windows driver,電腦DIY還從386要跳Jumper調IRQ開始玩的,背景知識不可能不熟。
就算對老手來說,沒有持續關注新規格不大能追得上這些東西的,規格的東西兩三年沒看硬體全洗一輪。我說的不是Linux花時間,是確認硬體規格/相容性花的的時間並沒這麼間單,年紀越大時間越貴,現在不想花時間搞這些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