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bson wrote:M2 MacBook(恕刪) 也許要看用途吧!這裡有m2版的pro和air的比較(約從6'30"左右開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H4VdlWkawM
兩台最後我選擇m1 pro基本版macbook pro=59900macbook air=37900新m2 256硬碟降速一半直上512=43900記憶體16G=49900其他螢幕與GPU價值不計雖然我也簡單剪輯,但對於攜帶性與電量影響自身覺得沒有螢幕與GPU對自身價值最終選擇PRO~給樓主參考
每個人看重的點不同,本身不是重度使用需求者,AIR的輕薄體積設計/更輕的重量/更長的續航對我來說吸引力更大,這些都是每天外出使用非常有感的差異,效能9成5的時間用起來可能對我來說可能與PRO沒有任何差異,放棄PRO對我來說最可惜就是120hz的高刷新率螢幕而已,目前還是比較傾向AIR,就算為了SSD問題升級AIR到512GB要付出更多金額也不會因此就想升級成PRO
我個人是看外觀哈哈@@效能這些,寫程式可以負荷就好了外觀看久還是需要改變一下個人第一台MacBook Pro 13 2012MacBook Pro 13 2017想換不一樣的外觀~剛好公司準備買新電腦,還有價格考量,只好選便宜的@@
OPEN QUESTION (DISCUSSION)無非是藉由他人的經驗 專長 觀點分享,給自身多一點思考 權衡幫助愈多的個案實際或者分析訊息都可能輕易發覺到盲點或者 非常困難突破的盲點當然什麼使用情境 工作需求就決定配置什麼最適規格有趣的是 產品技術力與市場行銷力非常卓越的蘋果電腦 總是讓人們花更多的時間精力與”樂趣”在每一產品世代更迭抉擇 (應該多是在筆電與桌電 )有趣的是 不妨投身做觀察 實驗 如果說先不管實際最適的規格是什麼 開始沉浸 接收M2 行銷活動 網紅開箱 即使是有評測數字的硬行銷 也都可以還是照它所要傳達 達成的目的「都過了八個月了 怎麼還會想買舊機種」 「當時你都沒買 就代表你根本不需要那樣的性能」行銷方式在改變 快速而多樣 快到會讓你以為接收 理解也同樣進展快速 那麼多樣說法 行銷情境 總是可以讓你以為找到共鳴這次的確我特別花了點心思 實在也不得不 你說還不就是錢錢的問題 不是喜歡蘋果 長期使用蘋果 錢不是問題 而且還可以用公司費用報帳 就是想回歸產品本身的討論剛好這次有M2 MBA等開賣的時間 就分享我的決定M1 Pro MacBook看你的需求 看你拿來做什麼以現今大家願意也有能力花在蘋果產品程度上面來看現在開始到未來 會有愈來愈多的迷茫與配置認知不如預期說是否會開大型軟體 說常不常剪片 我說呀 就是到那一刻 即使你大部分時候是滿意性能表現的 就是到那一刻 一天總會要玩玩 試試 那一刻很可能會毀掉本來已建立的7成 8成滿意度
我是買標準版macbook air m2 512G,使用了2週左右,第一次碰到跑程式過熱當機,所以建議air文書機還是使用文書處理就好了,不要妄想做macbook pro m2做的事..............我用2015macbook pro 跑同樣的程式也不會熱當機,所以有點後悔買 macbook air m2,應該買macbook pro m2才對............
網路上有人測macbook air m2 256G 到熱當機的條件是:開30個Chrome網頁包含讓Youtube跑影片、把所有內建的App都打開、文書軟件全開啟、照片編輯上百張...........再開啟影片編輯模式拉進多條4K素材編輯後輸出影片時就當機。看完後想想自己應該很難達到這種當機條件就買了macbook air m2 512G+8G RamAir沒風扇是固定條件不是加Ram、加SSD 到頂配能解決的,真要專業直上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