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你寫的軟體就是打算只在 MAC OS 作業系統底下運行,不然勢必寫好的程式碼,還是得拿到 WINDOWS 底下再跑一遍,才能確定在 WINDOWS底下也是能用的。因為大部分人寫好的軟體,都希望在WIN下可以正確運行,畢竟WIN電腦是最常見的。而那就得跑虛擬機。
如果一定得在 WINDOWS 機底下再測試一遍,那其實當初買WINDOWS 機就好了,省得又跑虛擬機浪費時間多此一舉。
如果程式是針對 Linux 作業系統開發,用MAC也沒優勢,它 BSD核心的,不是 Linux核心。一樣得虛擬機再測試一遍。
唯一優勢就是程式若專門針對 MAC開發,能在 MAC OS 底下直接測試。不過很少人寫程式會專門針對 MAC OS開發,因為那個本來就小眾。
然後硬體周邊方面,MAC筆電的鍵盤,稱不上好打,超薄犧牲的是鍵盤舒適性。那種廉價巧克力薄膜鍵盤,是打字舒適度最爛的,甚至比剪刀腳還爛。
觸控板大,打字時容易誤觸。寫程式的人都偏好 ThinkPad 小紅點搖桿,而不是觸控板。其一觸控板打字時容易誤觸,當然有開關,但開開關關不覺得煩。其二操作觸控板手指要離開鍵盤浪費時間。
鍵盤爛,觸控版難用,外接機械鍵盤+滑鼠的話,主要是累贅。買個超薄筆電結果用的時候都要外接一堆,那有個屁用,攜帶一堆哪裡輕薄了。
在說到軟體方面,Python 編寫環境是開源不用錢,但其它軟體就不一定了。WIN軟體上網搜大部分都有,還有學習版免錢的。MAC軟體,不一定搜的到學習版軟體。買個機子錢都花不太下去了,買軟體錢…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