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新款M1晶片的高配版mba及低配版mbp選擇

數學大王 wrote:
如題,年底新款的M1(恕刪)


因為我也要換電腦了所以稍微有研究
結論:追求性價比的話Air是第一首選

1.這一代Pro跟Air效能幾乎沒有差異,只有持續進行吃重的作業才會顯現出差別,如果對效能不是非常要求的話,兩款都有很強的效能。
對我來說,Pro因為還是沿用過去Intel版的設計,散熱能力遠超過M1晶片的發熱,反而算是一種浪費,不如Air無風扇設計安靜又兼顧不錯的效能。
2.再來是兩款電池差兩個小時,充電速度據說Pro更快一些,但兩款應該都能應付出門輕度作業一整天的需求,如有真有需要用到吃重的工作,現在GaN充電器體積也已經縮到很小。
3.第三是Touch Bar的有無,這個設計評價很兩極,有人覺得可以隨著app變換多功能很方便,也有人覺得操控還要看鍵盤很麻煩,我個人沒用過TouchBar,而且看網友意見也不是特別必備的功能,所以對我而言有跟沒有都一樣
最後就是比較小的差異,比如螢幕亮度差一些(在陽光下工作才需要?)、錄音品質Pro更好一點等等

我上一台電腦是MBP 2014mid,當時兩款機型差異還不少,所以毫不猶豫就選Pro了,但這次價差9000差異也不是很明顯,反而早早就選定要買Air
個人覺得兩台機器沒有差到讓我想花9000塊去買這些功能,買Air除了省不少錢還稍微輕一點,如果花一樣的錢,Air可以買到更大的硬碟,前面分析的差異絕對都比不上到時容量不夠帶來的困擾,尤其現在蘋果筆電又不能自己擴充容量,所以要講CP值絕對是買Air。
真要買Pro,可能明年比較適合,總覺得明年Pro會連外殼整個大改版
再搭配M2(?),就像樓上說的目前Pro的設計考量當年散熱問題
Air也改版沒幾年應該還會繼續撐,看很多評測也覺得Air比較適合今年買
簡單的說, 這一代MBA跟MBP在95%的情境下效能是幾乎沒有差異的.
除非對MBP特別有愛, 不然我會比較想要把價差拿來升級RAM跟SSD.
我是沒用過蘋果電腦
等M1開賣就換XD
RAM我會上16G確定
因為偶爾會玩魔獸世界

只是對於硬碟就還有疑問
如果說我手機 ipad有icloud
筆電硬碟要買多少比較適合?
我所知道會占用硬碟空間除了系統OS & APP
還有其他的嗎? 照片通常都存到icloud應該不會占用到硬碟空間吧?
我預計入手MacBook Air

星巴克裝文青很ok又不吵
謝謝大家的回應,已決定等14吋mbp,舊款2012 15吋mbp頂著用先。
數學大王 wrote:
如題,年底新款的M1(恕刪)



兩台來說 我個人也是想買mbp 但是mbp的鍵盤沒有實體f1~f12

我自己來說我常常打遊戲 會用到 所以只好買 mba

散熱的問題 我是直接打開底蓋 用散熱軟墊

直接讓cpu上的散熱片 與 底蓋直接接觸

這樣 只要放在 筆電用的散熱架 就可以好好的散熱了
網路的資訊看看就好 這世道寫手一堆
nekoway wrote:
今年第一顆自研晶片有優異的熱處理,縱使在長時間(30分鐘)的運作下,MBA的效能並沒有降落太大。可以的話,就去看看Dave Lee做的評測。

不是影片重度工作者的話
你的說法或許成立

不過對於重度影片工作者來說
一部影片轉出來常常會超過半小時甚至是超過一小時~
(這還不包括編輯影片過程所花的時間...)
對重度工作需求來說,確保溫度不要過熱導致效能下降,
風扇是有其必要性的~
lfjadsflk wrote:
不是影片重度工作者的(恕刪)


我的 MacBook Pro 2019 輸出相同的影片時,已經輸給我 iMac 2017 的

影片輸出 近 200 分鐘,而 MacBook Pro 還沒有跑完,風扇大概 10 幾分鐘的時候就在跑了

所以在 M1 mini 和 air 的選擇時,我就是因為怕被降速,所以買了 mini
sonozaki wrote:
兩台來說 我個人也是想買mbp 但是mbp的鍵盤沒有實體f1~f12

我自己來說我常常打遊戲 會用到 所以只好買 mba


散熱的問題 我是直接打開底蓋 用散熱軟墊

直接讓cpu上的散熱片 與 底蓋直接接觸 

這樣 只要放在 筆電用的散熱架 就可以好好的散熱了
感謝您熱心提供使用心得。 讚👍

系望 下一代 MBP M1X 能改進:
(1) 能同時並存 TouchBar 及 實體 F1~F12
(2) 能有 4個TB埠
(3) 能支援 eGPU 外接獨顯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