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 0215 wrote:年輕人,就該在年輕時(恕刪) 如果不是移動性裝置 建議可以從imac 27吋入手製圖的話 其實蠻推蘋果的產品的畢竟色彩顯示蠻重要的 對畫圖的人來說而且是買一般pc 組電腦是一筆錢 還要買一個p-3或是廣色域的螢幕 就要不少錢了MBP 16的話 效能有 色彩顯示也有 又能帶出門如果要畫圖的話 千萬不要買Macbook Air 2019他只適合做文書處理要畫圖的話 會很勉強
如果你是要放在家裡用,過去又不是很常用Mac那我會建議買台Acer/Asus/MSI等的電競筆電,9750H RTX2060-6G 32GB 四五萬台幣就有我最近幫短片剪輯師跟電繪設計師買了兩台Acer,非常順暢缺點是稍微會重了點,而且假掰拿去咖啡店時,沒有很文青但卻很實用買電腦花五萬,在外接螢幕買台大約1萬多的Benq, Asus, Dell等中等的繪圖螢幕也可再買片繪圖板這樣總價大約一台MBP 16 i7但我相信一樣花七八萬,Win+雙螢幕的工作效率會比MBP 16單螢幕好很多
Eric 0215 wrote:一直以來都是在網上看(恕刪) 其實你是因為想買, 不是因為真正需要MBP 16"16"的螢幕要來做畫圖, 真的太小, 你都說了,在辦公室是接雙螢幕,所以你回家如果只用16"小螢幕做事,效率不會好,到後面勢必, 你還是會想要接雙螢幕來工作我自己也畫圖, 我知道, 大螢幕跟雙螢幕對於工作效率提升有很大助益所以這跟MBP上的螢幕好壞沒有太大關聯MBP的硬體規格不會是最好的,當然有可能你的使用情況對於MBP來說也夠,但如果以硬體規格來提高效率, 我寧願選擇桌電你的情況是工作量太大, 導致你在辦公室正常的工作時間無法完成,帶工作回家做, 雖不是不行, 但如困考量到家裡各種誘因更多,例如, 太太叫你做家事, 小孩要你陪他/她玩,你看到他們在看電視你也想看之類你會認為回家工作的效率更好? 這值得探討論公司情況, 若平常公司裡大家都在加班工作,而你是較早離開的那位長官或同事看到會如何?若在歐美, 這不是問題, 可惜身在台灣, 這無法避免當然,若你是老闆, 這點可忽略
我自幾也一台老MBP,缺點:(1)WIN 重度使用者,我不推MBP,我最後也再自己灌回WIN系統,OSX用不上手(2)散熱跟熱處裡不好、因為鋁殼很傳遞熱所以打字會很燙,風扇運轉也很大聲,感覺APPLE一直沒注重這塊(3)因為全金屬,鋁很軟一不小心就劃傷,所以要很小心保護機身,如果你外貿協會的話(4)維修可不便宜(5)好像沒出觸控螢幕(6)效能應該沒ASUS好(7)蘋果LOGO不會發光了(8)喇叭效果不好,觸控板壽命不佳(9)沒防潑水鍵盤優點:(1)外觀質感不錯,不過ASUS也做的不差(2)如果有時間想摸清楚另一套OS軟體來增加自己成長擴充性,是可以挑戰買來用看看(2手也可以)(3)有遙控器(4)螢幕雖是不錯、但以現經面板技術跟韌體來說,MBP沒有什麼優勢(5)可以做習慣OSX的外國客戶(6)2手價較好我用過散熱最好:(1)ThinkPad,風扇也很安靜(2)日系溫控也做的不錯,但效能較差我下一台筆電選擇:ASUS ZenBook SeriesThinkPad 高階系列,但可能有資安洩漏可能
16吋的MacBook Pro 規格是真的還不錯,但是能不能達到您跑軟體的需求,這就不一定!說真的,如果您只是想要回到家加班或兼差的話,還不如買imac 或是桌機pc,更省錢、效能更好16吋的機子不管做的再怎麼輕薄,還是會有重量負擔我反而倒希望能夠出13吋有獨顯的,回到家我再外接螢幕加班使用!一來攜帶方便、二來回到家又能符合自己的需求
Eric 0215 wrote:年輕人,就該在年輕時多打拼,老了才有本錢玩呀在家工作筆在公司神經緊繃的環境下好多了,腦袋效率說不定還比較好呢! 在工作與休息中取得平衡應該比較好吧,年輕時多打拼,老了才有本錢玩,不是和在半導體廠領高薪但做二休二甚至需要隨時待命有點像,拿青春的肝去換錢,老後把賺得的錢拿去換醫療照護?回到主題,換工作後,研究單位提供我 27 吋的 iMac 使用,下班後看自己的 13 吋 MacBook Pro,感覺差太多了!去 Apple 店裡稍微把玩過 16 吋 MacBook Pro 後,要換筆電時它會是我的首選,稍大的螢幕可以換得較舒適的使用環境。
只談硬體規格的話,這次16吋我是很推我兩年前買的15吋推到最高階3.1Ghz i7四核 16ram(不能再高)要價近十萬現在16吋所有規格都比我好,不到九萬,還有1T的SSD......真是吐最近風扇狂轉,欲轉我心越涼早買早享受,別想太多,mac很保值,過幾年舊機還能抵個一兩萬去買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