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csNic wrote:
上下左右鍵的左右變成...(恕刪)
超薄式剪刀腳,例如舊型的MBA,實際手感和壽命也不比蝶式好,而且蝶式是金屬膜鍵,
比剪刀腳的矽膠成本貴得多,而且是為了克服入麈易有問題的缺點,越更新成本越高,用回剪刀腳實際可以說是退回去,當初用蝶式就是要改善尤其掣入非中心點區域的穩定性呢。
剪刀腳的缺點是越用越差,因為他主要是矽膠回彈,矽膠老化後回彈會變差。
如果Tim Cook 加厚蝶式鍵盤,實際手感會比現在退回去用MBA的鍵盤更好,但是為了 Cost Down,
加上買家對蝶式鍵盤失去信心,還是退回去用剪刀腳就好了。
回去的還有是重量和厚度都有增加,當然風扇也是增加了,
當初15"是預計用在10nmCPU的,但現在Intel還是萬年14nm,
模件在專業機沒辧法太薄化,基本上舊型號的散熱是不足的,
現在是改回去,不過同樣成為賣點。
cheonglee wrote:
超薄式剪刀腳,例如舊...(恕刪)
我也是認為如果蝴蝶鍵盤能加厚鍵程就好了
剪刀腳的話看Youtuber說的,應該就是跟一般零售的妙控鍵盤2(Magic Keyboad 2)一樣的按鍵體驗,如果說有壽命疑慮的話,應該是可以等相同於妙控鍵盤2,也就是好好保養至少使用到數年之久
還是那一句,不論什麼理由,蝴蝶沒了真可惜
厚度跟重量僅些微增加,說實在的算是沒差,畢竟都拉到15"+了,一般常說的"便攜"其實應該是要改成“可攜”的概念,沒有變厚變重前的15"也沒有多方便攜帶到哪裡去,就一樣是"可以攜帶的移動工作站"等等,沒有"方便",所以多那一點技術上是沒差的,跟iPhone、iPad這種握在手上,差一點就差很多的不一樣,也跟13"這種放在腿上略有不同
散熱的話這代倒是應該是可以很放心了,因為Vega 20 的機型已經是跟iMac 2019一樣,"預設風扇下"都是雖然溫度高,但沒有發生降頻的問題,甚至大多數時候都可以稍高於基礎頻率來運行,手動調整風扇轉數勢必又能更低溫
這次16"厚度增加了、風扇更暴力一點、發熱大戶顯示卡,也從14nm的Vega 20 變成7nm 5500M了,沒有意外的應該這次的散熱表現會比末代15"更好
VitusMac1398 wrote:
比較好奇radeon...(恕刪)
這我發布後有去稍微四處看一下
現在普遍的聲音如果不論遊戲的話
就帳面規格來看,硬體是Pro 5500M > RX 5500M
實際生產力也估計就會是Pro 5500M > RX 5500M了
但還就是要看你是用什麼軟體先就是了
但是論遊戲的話會是相反,因為Mac遊戲優化就是那樣,就算是BootCamp,Apple提供的顯卡驅動又不一定是跟一般PC是同樣新版的 ( 除非你去找魔改過的驅動並照著他有一點麻煩的方式安裝最新驅動 )
所以,如果是論遊戲的話,沒有意外的話遊戲實際表現會是RX 5500M比較好,同級顯卡遊戲效能都會輸PC,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到有一天 Apple BootCamp 下可以正常跟PC一樣更新顯示卡驅動程式版本為止,這就要看AMD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