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Apple 16吋 MacBook Pro報到! 鍵盤、螢幕與觸控列的大更新!

這台可以順跑pr嗎
話說在前面 一切以官網公布為準
用程式碼是有查到兩種16" 的客製化價錢
https://www.apple.com/tw/shop/buy-mac/macbook-pro?product=MVVJ2TA/A&step=config#

https://www.apple.com/tw/shop/buy-mac/macbook-pro?product=MVVk2TA/A&step=config#

參考就好 不確定會不會變動
上下左右鍵的左右變成舊設計可惜了

左右、上下編框沒有等厚,這樣跟角落的連續曲度外框沒有契合
其他方面,這台都完美了

其實我算是跟鐘文澤一樣,是蝴蝶鍵盤的擁護者
看到蝴蝶鍵盤就這樣再見了,老實說有一點傷感,但也能理解
huaing123 wrote:
今年應該也會更新13...(恕刪)

我的需求是13吋的後繼機種
這樣非常值得期待
ComicsNic wrote:
上下左右鍵的左右變成...(恕刪)


超薄式剪刀腳,例如舊型的MBA,實際手感和壽命也不比蝶式好,而且蝶式是金屬膜鍵,
比剪刀腳的矽膠成本貴得多,而且是為了克服入麈易有問題的缺點,越更新成本越高,用回剪刀腳實際可以說是退回去,當初用蝶式就是要改善尤其掣入非中心點區域的穩定性呢。
剪刀腳的缺點是越用越差,因為他主要是矽膠回彈,矽膠老化後回彈會變差。

如果Tim Cook 加厚蝶式鍵盤,實際手感會比現在退回去用MBA的鍵盤更好,但是為了 Cost Down,
加上買家對蝶式鍵盤失去信心,還是退回去用剪刀腳就好了。

回去的還有是重量和厚度都有增加,當然風扇也是增加了,
當初15"是預計用在10nmCPU的,但現在Intel還是萬年14nm,
模件在專業機沒辧法太薄化,基本上舊型號的散熱是不足的,
現在是改回去,不過同樣成為賣點。
比較好奇radeon pro 顯卡的效能
技術上 Radeon Pro 5500M 有更多的Stream Processors
但時脈比RX版低蠻多

希望很快會有評測
cheonglee wrote:
超薄式剪刀腳,例如舊...(恕刪)


我也是認為如果蝴蝶鍵盤能加厚鍵程就好了
剪刀腳的話看Youtuber說的,應該就是跟一般零售的妙控鍵盤2(Magic Keyboad 2)一樣的按鍵體驗,如果說有壽命疑慮的話,應該是可以等相同於妙控鍵盤2,也就是好好保養至少使用到數年之久

還是那一句,不論什麼理由,蝴蝶沒了真可惜

厚度跟重量僅些微增加,說實在的算是沒差,畢竟都拉到15"+了,一般常說的"便攜"其實應該是要改成“可攜”的概念,沒有變厚變重前的15"也沒有多方便攜帶到哪裡去,就一樣是"可以攜帶的移動工作站"等等,沒有"方便",所以多那一點技術上是沒差的,跟iPhone、iPad這種握在手上,差一點就差很多的不一樣,也跟13"這種放在腿上略有不同

散熱的話這代倒是應該是可以很放心了,因為Vega 20 的機型已經是跟iMac 2019一樣,"預設風扇下"都是雖然溫度高,但沒有發生降頻的問題,甚至大多數時候都可以稍高於基礎頻率來運行,手動調整風扇轉數勢必又能更低溫

這次16"厚度增加了、風扇更暴力一點、發熱大戶顯示卡,也從14nm的Vega 20 變成7nm 5500M了,沒有意外的應該這次的散熱表現會比末代15"更好


VitusMac1398 wrote:
比較好奇radeon...(恕刪)


這我發布後有去稍微四處看一下
現在普遍的聲音如果不論遊戲的話
就帳面規格來看,硬體是Pro 5500M > RX 5500M
實際生產力也估計就會是Pro 5500M > RX 5500M了
但還就是要看你是用什麼軟體先就是了

但是論遊戲的話會是相反,因為Mac遊戲優化就是那樣,就算是BootCamp,Apple提供的顯卡驅動又不一定是跟一般PC是同樣新版的 ( 除非你去找魔改過的驅動並照著他有一點麻煩的方式安裝最新驅動 )

所以,如果是論遊戲的話,沒有意外的話遊戲實際表現會是RX 5500M比較好,同級顯卡遊戲效能都會輸PC,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到有一天 Apple BootCamp 下可以正常跟PC一樣更新顯示卡驅動程式版本為止,這就要看AMD了
Bryan.S wrote:
在今年每個 Appl...(恕刪)

希望明年能用上OLED阿,沒OLED就不考慮了,終於有更高SSD選項 不曉得升級8TB要多少? 三星8TB 目前是賣4W
Ariouk wrote:
希望明年能用上OLED...(恕刪)


最高機型的話,是從1TB起跳,所以是 1TB -> 8TB
US那邊是:2,200 USD,換算台幣大概約70,660左右

OLED的話,目前已經有幾台筆電上市了,但就是評價兩極,正面就是看起來那樣,負面的話還是來至於電腦使用場景與OLED物理缺點上會互相衝突的問題,還有價格自然就是飛天的貴了

我個人覺得如果追求極致色彩表現、純黑的百萬對比度、更高的千級nit亮度等等,更值得去期待的是 Micro LED ,也是蘋果目前努力的方向
既然15吋更改成16吋且沒有增加多少體積的話,那13吋有可能會更改成14吋?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