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ck21632 wrote:
如果我購買外接硬碟放...(恕刪)
Proxy 主要是節省CPU和GPU運算和渲染的壓力,還是打開活動監視器看看是哪個部分壓力太大導致的。
但我建議把素材庫等等,都放在電腦裡的SSD,才會比較穩定,外接硬碟的讀寫速度可能沒Mac的SSD快(我不敢保證),但這樣先試試看。
如果要買新的,或許可以先借一張外接獨顯,看看有沒有辦法改善。
8GB的記憶體,雖然不大,但macOS會自行優化,或許打開活動監視器壓力會是黃色的,但我覺得都還可以。
外接裝置如果是要存放素材,如果不是很急迫的話(可以用NAS之類的)。
很趕時間的話或是當工作,就買Thunderbolt3 搭配SSD,但存放素材,我是覺得不用那麼快。
我覺得就用外接硬碟和3.1 gen 1就夠了,而且也比較便宜。
內置硬碟,看看平常的素材量,如果手上的專案量很多,再去往上升級。
但如果不多的話,我覺得沒什麼太大升級必要。如果只裝FCPX 和其他設計軟體,軟體大小100GB?
扣掉系統40GB?還有110GB的空間可以放手上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