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nnis10 wrote:因為你說你不懂電腦才...(恕刪) 老實說macbook帶出去有時候跟大台的ipad差不多除非目的只有要上網否則只要要跑一些軟體幾乎都沒辦法最主要的問題還有那難打的鍵盤結果到最後結論還是買一台win筆電還好我現在已經拋棄了mac的虛榮感會願意帶win筆電出去了
看了板主的需要,12NMB加到512GB,要5萬多新台幣了,這個預算也有WIN的筆電也不比MAC差,何不選一台像UX390這種,才900多克,也有到8小時電量的。因為買MAC但用WIN的界面,其實就等於買他的「硬體」,用這種想法來挑一台有MAC「硬體」等級的WIN電腦,不是更符合你的需要?!
laurent5680 wrote:否則只要要跑一些軟體幾乎都沒辦法...(恕刪) 沒用過不要亂說!MB12 沒甚麼軟件不能運行。請問MB12 那個軟件不能運行 ?IPAD就真的甚麼都綁手綁腳,12.9 吋只能裝IOS軟件,配個鍵盤就重量不輕,又移動不便。
5nli wrote:看了板主的需要,12NMB...(恕刪) UX390 這種機器,拿MB12 裝 Windows比他好十倍以上。Win 陣營的特級超薄機除Panasonic的不要買 (其他日系都己落幕了),全部均有很多設計問題(陸廠的ODM)。XPS13 也一堆大大小小問題(己經不輕,但Dell連1.2KG級都做不好)。Surface 4 也是問題一堆。壞了比Macbook 還難修,用二年後原廠可以沒電池配(ASUS),Surface的連電池都不能換,整台不能拆。因為 < 1KG 太考驗電路機體設計,但Windows陣營的設計能力太弱,為了達成又不肯使用昂貴小型原件(手機級別),所以基本全部是在偷料,簡單來說是不穩,最少偷的是Surface 4 但還是在偷。Macbook 12 反而是最穩定和最便宜的 windows <1KG 級電腦,因為他的所有電路設計是沒偷料的,例如他的輸入緩沖電容為了小型特定做制,電流負戴是其他廠的電容能力的三倍。
hube wrote:像我的NMB 2015年版,1.2G的CPU,即使只使用MAC,仍有時會「頓」一下。若一開啟PD,會更悶。...(恕刪) 你的問題就是 2015 版 Macbook 的性能非常不足。2016 版的已經改善很多了,9to5Mac 的站長就是用 2016 版 Macbook 在跑 Final Cut Pro。當然大的專案是做不了,不過我的意思是 2016 的 Macbook 跟 2015 的只是外表長一樣,內在用起來根本不一樣啊。所以提醒如果有人要買二手 Macbook,2015 的機器不要買。再便宜也不要買。
antonliu wrote:--- 本文作者為...(恕刪) 我自己也常常要使用三菱軟體看一下盤內的東西,我是使用MBPR,覺得容量和記憶體能夠選高真的要選高一些。我自己也有使用雙系統去另外安裝兩個環境(win7 & XP) 。 兩個系統全開的時候且在開程式在監視的時候,真的有時候都還會頓頓的。如果沒有要寫程式的話,輕薄真的首選NMB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