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該買2015 MBPR 13吋還是2016MBPR13吋


henrywu0417 wrote:
要低頭看螢幕這點我...(恕刪)


也是 功能鍵倒是盲按比較少 因為畢竟用到的時候也不多

國外實測是 9成的 用了一個禮拜之後 幾乎沒有用到Final Cut Pro的場合 都不會用到bar的功能
有些觸控選項 感覺太雞肋
明明操控上 只要一個快捷鍵的 進到TouchBar 要進兩層選項才可以調整
所以都變成 直接快捷鍵 再用bar調整 細節參數

說不實用 也不是不實用 但說實用 也不是真的實用

目前Adobe 還沒有軟體可以支援
原本想說買來 ps lr max好用 結果都沒支援 上面一片黑

但要等到軟體廠商釋出支援版本....可能還需要一陣子...

我訂的是 15" TouchBar 升1TSSD 跟 CPU 還有MX460

如果沒有預算顧慮 當然是直升TouchBar版本

有預算的話 看需求
需求大 預算受限 還是建議15" 2015版就好
需求小 建議13"就好
想嚐鮮 最便宜的版本 也要57900 不過建議選512....

建議買MacBookPRO 至少都要512

不要像我朋友 選256....結果有公事 非用不可的軟體 還要灌雙系統...
建議啦 如果要選256 乾脆乖乖去買iMAC 或是 新版的Macbook就好.....

robert71754 wrote:
就以我個人來說~我...



因為身邊用mac的朋友都建議上512 我本身偶爾也會帶出去所以不知道要13客製還是加一千15吋256g的版本

lian1818 wrote:
因為身邊用mac的...(恕刪)


那就13"客製吧

專業用途 需求比較大的 才會用到15"
不然一般主流都是買13"比較多

如果今天我只是修修圖 沒有特別專業用途
我也不希望花那麼多錢 買頂配的15"

如果要買15" 就不要有256的選擇了....

13"其實很多人買的 他的機殼也比15"多 又好找

我沒特殊專業用途的話 可能自己會搭個13" 512的吧
至於用13"的 有沒有touchbar就不重要了
至少RAM也會搭個16G
CPU 2.7以上


13 吋 MacBook Pro - 銀色 (2015)

2.7GHz 雙核心 Intel Core i5 處理器
8GB 1866MHz 記憶體
512GB PCIe SSD
Intel Iris Graphics 6100
兩個 Thunderbolt 2 連接埠


54940 > 記憶體16G > 61460



13 吋 MacBook Pro - 太空灰色(2016 no touchbar)

2.0GHz 雙核心 Intel Core i5 處理器
8GB 1866MHz 記憶體
512GB PCIe SSD
Intel Iris Graphics 540
兩個 Thunderbolt 3 連接埠

54420 > 記憶體16G > 60940 > i7 2.4Ghz 雙核心 > 70720


以上都沒touchbar(要BAR 自己加1萬吧...)
都是512 然後 差別就差在 CPU 跟 機身
舊版是2.7 顯示晶片6100
新版是2.0 顯示晶片540

價格新版還便宜100 如果你很想要買新版
可以考慮 直接買太空灰 不過就是2.0就是了
沒差 應該也沒那個必要升2.4 畢竟價差9千多
但記憶體 建議 一定要16G (因為如果你今天CPU很強3.4 顯示卡很好 mx480 結果記憶體只有8G 也是跑不動的)


但想買15" 就不建議256了 雖然只要63900
但最便宜的15" 512 也要70420
CPU2.2 升級2.5 +3260 > 73700


這種價格 你不如直接買13" 有touchbar 512G 63900了 不是嗎?! 加個記憶體16G 剛好來到7萬 70420


總結就是 想買15" 就不要想去碰256G...
那不如把買15"的錢
拿來買13" 你還可以直接上最新的touchbar 512G 價格一樣

如果預算瞄準在6萬左右 那就不要再想15"了 對你沒幫助
會買15"的 幾乎都直接 瞄準在8萬~11萬之間的預算

你6萬3 頂多加個6千 13"就可以直接表準版頂配 (touchbar 512G 16G)

那為何需要花6萬3
去買一個15"最低階的垃圾??







a26490541 wrote:
其實TOUCH BAR沒有大家想得這麼不堪用拉
我一開始也是覺得這東西應該很雞肋
但拿到幾台後使用其實沒很大影響
打字也是正常再打~選字依然可以用方向鍵來選

TOUCH BAR最讓我無奈的就是沒有實體ESC...
但在看影片聽音樂TOUCH BAR確實還不錯用

我的是13bar 512版本~11/2在DE訂,12/17到貨 :D



哈哈 這就是問題所在

如果不是因為touchbar 而買了最新版的 那是為了什麼
所以很多人才說 很多軟體功能還沒下放
其實用一個禮拜 就不會再碰 touch bar了

竟然touchbar是 改變使用者的使用習慣 但如果沒有 可能也只是耍帥的bar吧 哈哈
樓主就好好考慮吧
畢竟你也是有教育價格的

應該要想的是 現在你買這台 ""你想要用他幾年"""
而不是一直考慮那幾千元的價差....


要嘛就 有BAR 沒BAR
512G 16G 是肯定的

15" 13" 前面也提醒過了

要花這個錢 寧願買13"頂配 也不要花同樣的錢 去買15"的低階



我很少用桌電 所以我一定買15吋 但一定不會考慮256那種數字...



我想請問一下  高配13吋有很厲害嗎?先不管硬碟空間來說 15吋標配就i7四核外加獨立顯卡了 這樣跟13吋比 還算垃圾嗎???
Albee Studio wrote:



那就13"客製...(恕刪)


lian1818 wrote:
..該買2015 MBPR 13吋還是2016MBPR13吋...(恕刪)

這問題之前思考過,後來決定去日本時順便買2016 MBP 13有Touch Bar的256G版。

但計畫改變加上官網整新機有了2015 256GB 的 8G&16G版本。
價格跟教育價差不多,不用傳學生證等。(2手區還的還比較高價)
手腳慢了點。最後只有買到 NT$39300的 256GB+8GB版本。

螢幕不夠大用DP輸出到DELL 24" 螢幕。
MAC/PC資料都外接存放,所以內建的空間多很多(有用VM裝了WIN備用),

實際上128G就夠使用這台人的需求了,且希望USB直接使用,方便她。
考量SSD特性&壽命&之前也是用256G,這次還是選256G。
目前網站還有128G的版本(35400)。

我想,買什麼規格都看與預算&需求。
我買這台NB的需求為作業&簡報&展示,基本的相機圖檔處理。

沒看這討論串前還沒注意15",看了之後..
好像應該去日本買15的(但要另外處理5G的AP,因連線地點的為頻率149~)
還有一台需要購買...還可以想想。
似乎買台 21的桌機也不錯。外出傳到NB使用即可。
整體費用差不多... ^^
a26578493 wrote:
我想請問一下 高配13吋有很厲害嗎?先不管硬碟空間來說 15吋標配就i7四核外加獨立顯卡了 這樣跟13吋比 還算垃圾嗎???



老實說 看不懂你在說什麼

樓主要考慮的是 6萬左右的配置

你15"(2015) 最低階
有讀顯嗎?? 沒有
i7 四核也不過2.2
有512G嗎?? 也沒有

那你63900
沒讀顯
沒容量
沒CPU
不過就是螢幕大 優勢是什麼?? 我才想請問

至少13"(2016 touchbar)
512G
touchbar
都有了
加個幾千元
還可以升16G

搞清楚問題 再來說嘴

最低階的15" 根本沒獨顯 謝謝


PS:人家考慮的是價格的問題 不然你買給他阿
直升460 2.9 4核 2T SSD 這樣不是更厲害嗎

15"要買的就是 突破他的規格阿 不然你買一個15" 到底是哪裡有問題???
沒獨顯的15"要幹嘛?
256的15"要幹嘛?

不過就是頂著15"的螢幕 卻是13"的規格

要嘛不是人家也是有預算的

阿是在不爽什麼?? 都你出就好啦
其實RAM 16G / SSD 512 都是非必要

有關記憶體
16G 除了你編輯影音/玩虛擬機不然並不影響

有關硬碟
其實512在某些狀況下可能是必要的
1)你有照片需求(編輯照片)
2)你有影音需求(編輯影片/大量音樂)
3)你有材質/樣式/模版需求
但你有這些需求時 其實512G也無法滿足你的需求
(也就是一般說256G不夠時512其實也不夠)

4)雙系統
一般而言256G可以滿足基本需求,但雙系統分割一半就不夠了
你可以把資料放在外接也是種做法
像WIN比較少用就分50-60G.遊戲/影音就放外面



PS:外接硬碟是指使用2016MBPR狀態下
因為使用USB3.1下"外接硬碟"跟一般"內接硬碟"極限速度差異不大..

Albee Studio wrote:
老實說 看不懂你在...(恕刪)



其實15吋效能就是強過13吋很多啊
我想這樣對某些人來說就已經足夠惹
cpu即使才2.2ghz 多核心效能 應該也差不多快兩倍於客製化過後的13吋

至於獨顯喔
macbook pro的獨顯一點都不強啊
我沒記錯的話 即使是最新的460 也才gtx 950m的實力而已
看起來是比內顯強啦
不過也沒強到哪去
除非apple裝上1070那種等級再來說很大的差別

至於螢幕大的優勢可能就是
可以把解析度調高啊
13吋可能最高只能用到1680x1050吧?
15吋我記得可以到1080p
可視範圍提升 我想可以增加效率 沒人有意見吧??

然後記憶體 15吋的本身就已經是16g惹
我想這方面應該也比還沒加錢的13吋強多了
當然如果13吋加上去 價格就跟15吋幾乎一樣了
如果都在官網買 或許看起來15吋價值會貶低一點
(如果你只想要以ssd來衡量...)
不過如果不是在官網買
我記得15吋低階可以用5萬8千多就買到惹
我想還是比13吋便宜一些吧?
畢竟13吋要升級ram可能一定得在官網買惹

再者
硬碟 256gb 其實夠用了
真的不夠的話
看是要雲端
還是外接都是好的方案啊
況且舊版還能用sd卡
文件之類的都丟sd卡 我想很方便吧
也不太會感覺到速度慢

最後15吋的根本就不是頂著13吋的規格好嗎
到底哪裡讓你覺得一樣了??
難道一個硬碟的容量就可以讓這兩台劃上等號??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