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Pr MBA 價差著實不多,但不是MBPr有絕對優勢,須然一般使用者會選擇MBPr。
其實以CPU來說,給MBA的等級其實和MPBr的一樣,分別是前者要在相同的頻率下能運行更低電壓,後者要能夠服用高電壓。
1. MBA
優: 較輕,較穩固,
電池續航性高
發熱量較低
運行較流暢 (解像度低反而流暢度較高)
舊板保留有實體鍵 (個人不愛震動模擬實體鍵,但不反感FORCE,希望有保留FORCE又有實體鍵的下一代)
LCD反光程度比MBPr低
喇叭比MBPr13 音質好
缺: 無 Retina
無 Forcetouch
無 HDMI
Panel 有分 LG/Samsung,LG的有霧化感,SAMSUNG的可視角+色域+漏光控制較佳
Thunderbolt 只得一個,給外置顯示用了己沒得用
8GB要客制化,不得選16GB
2. MBPr
優: CPU/GPU效能較好
畫面較優
內建 HDMI
新觸控版
二組Thunderbolt
標配己8GB
缺: 最不穩固的MAC筆記本 (12"MB 反而更穩固)
Retina品質,連續幾部都是偏色漏光
相差300G還是有感的,而且MBA重在外殼修邊更厚實的鋁,而且三角結構更合乎力學,
尤其MBPr為散熱在下方開孔使外觀和穩固度都有下降。
MBA配的變壓器也是小一號,用鋁框的TN還是比玻璃面的Retina能受沖擊。
個人如果有移動要求時常拿來拿去或在家中會使用好的外置LCD顯示的話MBA較優,
如果移動要求不是太高的話而要求有較佳顯示的話可以選MBPr
說實在以MBPr和MBA的CPU/GPU 是拉不出距離的,就是MBA不能運行的也不要想MBPr能運行,MBPr能運行的東西基本MBA也能順暢走,就是轉檔等CPU繁重的工作MBPr會快些許 (約15%左右)
Game運行的話實際片幅也是差不多。
我愛喝抹茶拿鐵 wrote:
超詳細的!!謝謝!...(恕刪)
新MB因被動散熱,效能差得多,長期HOLE不住,但他的成本其實很高,如那夥電池制造工藝要求很高,
鍵盤成本也上,但手感不見有多好。
不要拿那些 IT達人 的預測資訊來比。
MBA須然蘋果沒數字,但根據代工廠的情況,MBA就是一匹忠誠黑馬,銷售量和毛利率都是蘋果筆電內的第一,他不單是蘋果最不可能取消的東西,因良品高毛利率反而比MBPr高。
尤其減了一百美元之後,沖破1000美元心理關口,MBA銷售量反而升了很多,而且蘋果近年還想染指企業市場,剛好MBA 在公司環境下比MBPr更好選擇,視網膜不是企業必須,反而長期使用高分屏有累眼問題,而價格和PC一樣就是先必條件,穩定性卻是企業必須。
加上還未有一個新DESIGN能取代MBA,如果單單只改成retina 而把電池電量下降,成本上升,把本來的市場壓縮,反過來他卻只能吃本來MBPr的市場,變成好像現在Ultrabook一大堆二不像產品一樣。
如果把MBA從新設計成retina,加大電池容量加厚,那不是要變成MBPr。
所以現在MB/MBA/MBPr 三大戰線對蘋果最有利,加上現在retina 屏的產能良率都不足以吃掉MBA的市場空間,MBA更沒有甚麼理由取消。
cheonglee wrote:
本人二部2015都...(恕刪)
meridian wrote:
這兩篇自己比較一下MBA...(恕刪)
你不要拿benchmark 來說笑,MACBOOK 我有朋友在用後悔死了,
比他的2011年MBP還慢,只能用來做上網輕量活動,但這樣何不買不用一千元人民幣的大陸高清平板。
MACBOOK可以有MBA 3/4 的感覺,但前題:
1. 在冷氣房使用,或溫度低於25度
2. 只開一二個SAFARI
3. 不要運行FLASH
4. 不要同時運行多個程式
5. 不要運行要長期運行的程式
MACBOOK的CORE M問題是沒有主動散熱,只能被動散熱,他的理念就是盡量和你省電以減低熱量,
無論插電或電池他的卡頓感都比MBA大得多,MBA在插電下都不用太多開太多節電,SSD記憶體能和你高速跑,
MACBOOK就基本永在節能,更不要說因推動和處理RETINA所用的資源了。
我可不是大推MBA,而認為要按需而購,不竟蘋果就劃分幾種產品來互補,不理好壞對所有人全推RETINA太簡單了。
至於說等到明年來買,說實在有需要就買,沒需可以等,最貴其實是追新功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