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ool wrote:
跳進mac的世界也兩...(恕刪)
都跳下來了,那就把它好好運用吧~,反正這是個好玩的蘋果。
我的一些建議,參考看看;
一、切換視窗的部份,OSX的確做的比較好些,不過並不是就“預設”狀態來說,而是你必須熟悉熱鍵、滑鼠組合,自己去設定它。等你設定好,你就能體會到無法在Windows裡設定到感覺這麼“自然”的操作方式。Windows不是不能設定,而是往往需要藉助其他工具軟體來輔助,才能做到;但往往又無法做到美觀與穩定。所以建議你好好想想系統熱鍵和Dashboard的組合,找出對自己來說,最恰當的操作方式。
二、Flash 在Mac OS X上也有,不是沒有,只是從PC切換過來的人,可能被不肖蘋果經銷商“灌壞了”軟體環境、塞了一堆垃圾,就是沒有塞MacromediaFlash進去,所以會有這種“誤解”。建議你找找原版的,裡面有一些不錯的範例檔案可以試試,和PC版的大同小異就是了~。
三、軟體難找是雞生蛋、蛋生雞的“迷思”。軟體數量的多寡,和它的語言環境、系統在市場佔有率有相當高的連結關係。許多軟體,反過來說,在PC上也生不出來。這是使用者的困擾,因為,我們只管把它當作工具用,並不是要研究它的市場佔有率。所以,建議你多用Google/VersionTrackers找找你要的軟體關鍵字,多少都可以在英語環境的網路上,找到相關的軟體與使用經驗。
四、蘋果軟體的刪除,乍看之下很簡單;其實許多軟體它並不會移除乾淨,尤其是越來越多軟體是透過“安裝”程式進行安裝的,如果直接也是拉到垃圾桶去移除它,肯定會留下一沱“排遺物”在系統裡。所幸目前較少因為移除不乾淨、導致系統不正常的現象出現;但這並不代表是件好事。Windows採用的新增/移除系統,其實是個不錯的設計概念,OS X 在這方面,真的有必要加強它的新增/移除功能,以減少系統垃圾的累積。你可以試試Appzap或 deinstall 之類的軟體。
五、系統+應用軟體的整合性,Mac是作的比較好些;但這並不是Windows的原罪。一個系統軟硬體是“一言堂”的規劃發展,和一個系統軟體要面對無數多的硬體組合發展,哪個比較困難?所以當你覺得Mac好用的時候,其實用不了多久,你所專精的那一部份軟體,就會發現它“不夠用”。整體說來,Mac在這方面的個人化經驗,是比較能提供使用者“較好的感受”,但這真的不是Windows的問題。你可以參考一些Linux的系統,一樣界面漂亮、軟體整合的很好,但是就幹不掉Windows和OSX...。不要被賣蘋果的行銷與系統方法迷惑了,你要的是什麼、會比較重要些。
六、Mac的休眠做的不錯,但是出錯了就很慘~
其次,它就算休眠,也是繼續耗電來著,你可以試試看,它能擺個幾天?這不是負面批評,因為不管PC或Mac,有必要再休眠,沒事,就少用。
七,它那個磁附式電源接頭,設計概念是不錯的,但是理想與現實有一段差距。如果你多花點時間了解電源負載的基本設計方式,也許就會對它採用的材質,產生不一樣的想法。這個東西的概念不錯,但是它的材料實在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IBM的電源供應器和連接線很難看,但是它很耐用、又安全;蘋果的電源供應器,為了美觀與設計感,再加上成本壓縮的代工廠,結果就是...。我不能說它安不安全的問題,但是我個人是不會喜歡用這個東西,起碼我可以改裝電源供應器的外殼散熱與連接線材質。至於接頭部份,唉...,如果它的磁附能力高些,我就不會傷腦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