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們的檢測速度往往都比我們台灣快很多!
而且還說不定在還沒上市之前,他們的檢測早就通過了!
我之前在 露X拍X 問過一個賣家,
當時我很懷疑,為什麼台灣現在還在EMC檢測,而香港就有人發布代購的消息了!!所以就問了一下。
我問說:「香港的EMC 電磁相容性檢測 是已經通過了嗎? 還是根本沒有檢測呢? 」
賣家回我說「香港的EMC檢測很早就通過了!」
看完他的回覆,讓我真的感覺到台灣政府做事真的有這麼慢嗎??
而且當時是MBP上是沒有多久,好像是2011年2月24日上市的,
然後在2011年2月26日就看到香港已經有人在幫忙代購了!!
想想看,這才花了兩天的時間而已耶!!
真的是讓我們都會想要先去搶購香港機! 而且香港的鍵盤又是超純英文鍵盤,
不像台灣的還有注音字,感覺美感設計就差好多!
我只能這麼說,不管哪裡買都一樣,只是早買跟晚買的問題而已!
我們出的錢,都一樣是進到美商Apple公司裡呀!
但是全部歸咎於政府也不是很恰當
5%的營業稅在世界上並不算高
台灣蘋果的訂價過高與上市時間晚
應該歸咎於台灣蘋果的市場策略與台灣市場不夠大
反正我賣得再貴
都還是有人買
反正你台灣就是2000多萬人
會買的本來就是那些人
至於銷路不惡的iphone
是被三大電信業者包銷
所以訂價就由這幾家業者決定啦
香港政府確實有些地方值得學習
但是香港是一個100%的資本市場
地鐵 隧道 水 電 油 都是民營化
私家車過個海來回最貴要100HK 一次
手機每個月還要交12HK隧道費
效率是鈔票換出來的
試想一下
你的iphone便宜1000多NTD
你的生活不用負擔5%的營業稅
但是
你跨一次縣市EX台北市到新北市就要最多收370NTD
油價 幾乎貴一倍
每隻手機門號一個月多40NTD 跨縣費
更不用說極高的房價
你說
你選哪裡生活呢
每一個地區 制度都有其優缺點
看你怎麼接受瞜
以前香港跟台灣價格差距夠大..當然會在香港買...
現在 買香港貨的少了些....
拿Macbook Pro 就知道了~港貨的價格跟台灣教育價差不多...
等於,水貨商沒什麼賺頭了。除非是偏愛純英文鍵盤。
但是那些還沒有反應匯率的產品就不一樣了。
iPod Nano 8G 5690..
香港的價格是 1288~ 約合台幣 4778... 感覺沒差很多...
但是若以 美金來算 $149 約等於台幣 4290
若加上5%稅金,就是 4510...
等產品升級後,就會降價了...
目前 $1199 美金 + 5% 的稅金。 匯率是 30..
之前 $149 + 5% 匯率是 36.36...
現在的匯率大概是 29...
等於新的機器或是升級,價格調整下,去香港買,未必比較便宜。
新的 iMac 出來。我就考慮要買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