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MacBOOK 2.0與桌機P4 3.2的速度比較

以下的內容算是離題的,但是剛好最近遇到的事情所以把他寫出來~

事情是這樣的,我的朋友希望我幫他把一些大尺寸的影片(640X480?)轉成小一點的(320X240)這樣以後可以在iPod裡看(是的,還沒買就擔心這麼多XD),但是我的PC剛好都需要用到所以就想說讓我的 iMac G3 500來轉轉看,要轉之前先用QT看一下影片,聲音正常但是影像掉格得很嚴重~T_T

一開始先小試一下身手,轉一個900多MB的檔案,開始轉的時候就想說順便收個信,突然驚覺:咦?系統沒有LAG耶~~,那再開個safari上網居然也還可以接受,突然覺得我的小埃還滿勇的^^
當然一不做二不休,一口氣將剩下的3個檔案也一起給他轉下去,進度條開始跑起來這應該是沒問題的!^^
下班回家之後,iMac 橘色的睡眠燈已經在閃了,4個檔案正確無誤的躺在桌面~

雖然這台已經早該被淘汰3次,但是他還能努力完成工作,這感覺真是不賴,不曉得有沒有其他人也有類似的機經驗呀?

又,有次我去水果店玩MB用FF要上網,沒想到居然慢到爆,一直覺得比我用我的iMac跑FF還慢,不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呀?
單就比CPU核心的速度當然是CoreDuo贏
我相信太多人只看時脈不看其他的...
其實CPU還要看快取,耗電(過熱就容易拖累效能),多核心,支援度...ect.
P4就算是衝到3.8Ghz也都拼不過Dothan核心的2.0Ghz

如果你是很在意速度的人
我還是會建議你買普通NB就好
至少零件的更換度還比較高一點
MacBook的CPU好像是焊死的

另外電腦速度效能高低這回事
真的是看個人
沒玩3D遊戲沒在跑繪圖的人
不知道裝個X1600或是7600GT是要幹嘛
爽嗎?
大概只是沒看到付錢的人在哭而已吧

有需求的人自會追求
不過需要想要真的要分清楚
不要白白浪費資源
Asimo118 wrote:
如果真的比較好,可否...(恕刪)


同樣一件事情
比較快完成有什麼不好嗎
我認為節省時間就是好處
比較有效率阿
等待的時間難道不是成本嗎


修爾基 wrote:
另外電腦速度效能高低這回事
真的是看個人
沒玩3D遊戲沒在跑繪圖的人
不知道裝個X1600或是7600GT是要幹嘛
爽嗎?
大概只是沒看到付錢的人在哭而已吧

有需求的人自會追求
不過需要想要真的要分清楚
不要白白浪費資源


阿.....阿......阿..........
真是句句穿心阿!
我沒玩遊戲 沒繪圖 只有上網 看盤 聽音樂
可是我買iMac20“的時候 還手賤把X1600加到256M
因為....才多75美金而已說....阿..又有student discount
就這樣給他在網頁上按下去了

我承認我是浪費資源啦~
樓上有朋友提到重點了.

<quote>
有需求的人自會追求
不過需要跟想要真的要分清楚
不要白白浪費資源
</quote>

這是一個很絕妙的意境.

大家都一直不斷的追求效能,但是真的有發揮出機器原本該有的效能嗎?

還是說 10% 的時間,他很快的幫你解決事情,結果剩下的 90% 幾乎都在 idle. 之前記得有份學術研究,就有提到,絕大多數使用者的電腦,全速開啟的時間不到 25%,剩下的時間都是在 idle.

雖然時間是金錢,但是沒用用到的效率更是浪費!
如果懂得如何安排時間,等待的時間可以用來作為其他的利用,這也不是沒有效率。
單看你怎麼去運用罷了。

況且,速度快的機器真的能夠比較快讓人達成目的嗎? 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之前有會日本的 3D 達人,他能用一台很慢,慢到應該可以列為古董的 Mac 來製作出不可思議精緻的 3D 動畫。

速度快的機器,只要有錢就能買到。但是,能夠用很慢的機器做出令人讚嘆的作品,那就不是錢買得到的了。
Asimo118 wrote:
樓上有朋友提到重點了...(恕刪)

其實我覺得電腦的速度只要能夠在普通運作時達到"順暢"就夠了
除了是硬體因素,作業系統也有很大的影響
我以前在使用windows的時候
最受不了的就是如果硬體無法滿足作業系統的需求
連點個開始都要停頓個一兩秒
這一兩秒雖然不是很長,但整個操作電腦的節奏就被中斷了
早期的筆電由於硬體限制跑起windows常常就會發生類似的狀況
讓我很不能忍受
而目前的硬體其實大多數都可以滿足順暢操作作業系統的要求
因此我是覺得不用特別去在意CPU的效能了
我的1.83用起來已經讓我非常滿意
甚至超過我桌機的順暢度(我覺得跟作業系統也有關...OSX實在是太好用)
就算換到2g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進步了
還不如把差價留下來升級(加ram, 換硬碟, 換superdrive)
aoisama wrote:
其實我覺得電腦的速度...(恕刪)


沒錯! 這就是阿西摩所想要說的。

What is "MUST"?
What is "WANT"?

這當中的意義,只有大家自己慢慢去思考了。
我承認我的電腦常常在閒置狀態 的確 電腦是用來讓它工作的 不管慢或者是老舊的電腦 當它能幫你完成一件有意義的工作時 這台電腦就當到他存在的目的 速度快的電腦 可以讓工作的時間縮短 能讓你能夠完成更多的事物 我記得某學校的某老師對我們說過"我相信的各位同學的電腦 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睡覺"這樣說也對 一些同學喜歡掛著養動物 或是掛著什麼事都不做 這樣應該算是在浪費資源吧

ps:日本有一位映像作家新海誠 在繪製"星之聲"這部作品時 用的是Mac 400Mhz的電腦(他目前是使用Power Mac G5 Quad 2.5GHz ......差別好大)
更有趣的事,常常會發現,很多知名的作品,通常都是用很不怎樣的電腦完成的。

電腦到底要多快才夠用? 而當電腦真的很快的時候,我們的思緒是否也能跟的上它的快呢?
appleseed wrote:
以下的內容算是離題的...(恕刪)

我的 iBook G4/800 也是這樣。

一些流量比較高的DivX影片播放起來都會lag,但用QT一次同時轉了五、六個影片成iPod格式也都沒問題,轉檔期間一邊上網、看流量不高的影片、做其他事情都OK,只是影片轉了很久 XD
完成後的影片播放起來完全沒有掉格的情況。

後來食髓知味,想在朋友的Pentium D上如法炮製,卻發現Windows版的QT不能同時轉多個檔案,真是太可惜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