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 Lai wrote:那好, 改天來交換吧, 貼錢也可以啦 PERON wrote:我是敗完PowerBook後,徒歎為何不只買iBook就好了... 呵呵,如果你的iBook是新小白的話,當然沒問題囉~
要買 當然要買新的囉~!!為什麼要買舊的呢?就算他便宜....但是....就是因為他是舊的 所以才便宜阿~若是新款未出 那就算了算算藍牙 記憶體 硬碟 顯示卡 時脈...這些很多東西都是不能外加的也就是說以後如果反悔 除了遺憾 還是遺憾.....
PERON, 你是因為買了那種半吊子的 PB 才會有那種想法啊~ 七刀,誰叫你不一次衝上 15"的PB。幹嘛還要活在狹窄的12" 當中呢!? 15" 的世界真的比較美麗唷! 樓主如果不是那麼急著要電腦的話,阿西摩會建議,那就多撐一下,等錢夠多了,買個 15" PB 你會更愉快的。大家都說新版 ibook 有水波紋... 老實說,阿西摩以前的Mac Mini 剛換上Tiger的時候,不知道有多期望看到水波紋的,後來發現 Mac Mini不支援,當場痛哭失聲。現在換了 PB 15", 頂多在買回來的那段蜜月期看到水波紋很爽,還會有事沒事的去弄水波紋看看,爽一下。可是,日子久了已經覺得沒啥了。人都是這樣的。阿西摩建議,真的應該多多考慮實際面的東西,譬如說,螢幕的大小,整體的效能,還有擴充性。應該會比較實在的。切記! 寧缺勿爛啊!
我覺得水波紋超沒必要的有方法可以關掉嗎??每當處理量大時開新的Widget硬生生的給他Lag一秒鐘就為了表現水波紋.....超無奈的PS:我的PB15"已經插滿2G和改60G7200轉不要叫我擴充了....已經沒的擴充了...
Asimo118 wrote:PERON, 你是因為買了那種半吊子的 PB 才會有那種想法啊~ 七刀,誰叫你不一次衝上 15"的PB。幹嘛還要活在狹窄的12" 當中呢!? 15" 的世界真的比較美麗唷! 我當然知道大視界 = 大爽度 的道理啊~但是今天我買的是「Laptop」,不是買「Desktop」,所以便攜性就成為了我第一個考量點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銀彈的多寡...另外一個重點則是當時的小白實在太過陽春,想到要搞成WLAN + Bluetooth,再弄些有的沒的,也快接近一台PB 12"的錢了,這才把心一橫直接攻PB 12",誰知道兩個月後,apple居然把PB 12"的規格放在新小白上面...看到新小白面世的時候,真是欲哭無淚啊....
引言...樓主如果不是那麼急著要電腦的話,阿西摩會建議,那就多撐一下,等錢夠多了,買個 15" PB 你會更愉快的。啊咧...在下正準備接受徵召當Apple的菜鳥...阿西摩大大竟然要準菜鳥我直接上PB...不愧是"蘋果勸敗團 團長"啊...昨天晚上老婆又去水果攤晃晃,回來只說:PB 15"好有質感好棒啊...什麼?!...結論:雖然不是我出錢...(不過加記憶體要算我頭上耶...)但還是建議老婆大人敗iBook 14"體會咬一口的快感先,等比較習慣了我想到時什麼PB/iMac/PMac是一定要的啦...每次荷起重裝爬山,學弟都會自嘲:人若是甘願做牛,不怕沒犁可拖...細觀平日的生活,似乎也是如此,像拍照啦電腦啦...即使是打球也是衣服要材質鞋子要品質...明知它是黑暗深淵還是毅然決然先跳再說...真是另一種甜蜜的負擔...謝謝各位的寶貴意見,這些經驗談讓我受益良多唷,上01一年多深深覺得因為有您們這些人的努力嘗試與分享,才讓我們這種人可以吸收與成長...謝謝...
相信阿西摩的話,一次上到 PB 15" 甚至 PB 17" 你會愉快很多的。至少,兩三年內,比較沒有換機的需要。或許朋友可以找找,有些在拋售的 二手 PB也不是不能考慮的。 用 Mac 的好處就是,不需要在去沈淪於硬體規格的迷思當中了。 現在還是有很多人用著 G3 跑 Tiger, 也有一拖拉褲的 G4 1G 大家都還是很愉快。 Mac 最重要的是 RAM 一定要夠,其他的話阿西摩覺得還都是其次。如果朋友都已經決定要放家裡用了,那說真的,一台 PB 15" or 17" 會更理想。 畢竟,大螢幕大世界。還有一個觀念,阿西摩也希望推廣給大家。買東西,有時候要用投資的角度來看,而不是單純的買東西。今天買了一台機器,阿西摩覺得要跳脫單純的買東西觀念。以阿西摩來說好了,這台 PB 15" 當初也是斥資投資下去的。阿西摩認為,今天買了這台 PB 或許在工作上給我的幫助有限,但是,他卻可以帶給我更多的好處。例如,阿西摩不在需要每三個月準備重新安裝一次電腦,節省下很多浪費在系統安裝的時間。省下來的時間,阿西摩可以花更多時間去休息,思考,或是學習新的事物。在時間等於金錢的前提下,這是阿西摩認為更重要的事情。不只如此,少了擔心病毒的問題,要移動電腦的時候,直接蓋上螢幕拿了就走,愉快的使用界面,以及不斷創新的“假不死效應“種種連鎖反應,更是阿西摩認為有錢買不到的體驗。同樣是要花錢,與其花錢找罪受,不如花錢買享受,買經驗,買知識。這更是值得。阿西摩還是希望樓主能夠在仔細考慮考慮。 說真的,iBook 在阿西摩的定位來看,iBook 12" 可以買來當入門隨身機用。 而 iBook 14" 阿西摩就認為並不是那麼理想了。體積大了,但是未必真的那麼超值。說實在的,與其花四五萬買台 iBook 14" 不如買台 VAIO 或許還會覺得比較驚艷。畢竟,iBook 12" 已經不是很輕巧了,14"更是有些笨重。 而樓主夫婦如果今天是要買台機器放家裡用,甚至可以考慮一台 iMac G5。畢竟樓主考量的是要取代桌機。iMac G5 會是更好的選擇。而且阿西摩記得,iMac G5 17" 價位大約在四五萬。也剛好在樓主的預算當中。何不考慮一下呢。桌機的第一考量就是要螢幕大,用起來才會舒服。還有一點阿西摩一定要提,大家都說 新版 iBook 配備跟 PB 12"很接近了,問題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iBook的組裝,LCD,整體效能,擴充性,還有質感,都不能拿來跟 PB 相比的。定位在入門的機器,他終究是台入門機器。 套用大頭目吉米丘常用的形容方式,你總不會拿一台 Porsche Boxster 去跟一台 Porsche 997 Carrera 比說哪台比較優吧!?同樣是 Porsche, 997上的用料跟設計硬是要比 Boxster來的高尚許多。這就是價錢的差異了。總之,該怎麼買,真的就要看樓主自己的評估了。阿西摩跟這邊的朋友都只能給點意見,但是不能幫樓主做決定,畢竟真正要用的是樓主自己。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需求。阿西摩的一點點小意見跟看法,樓主參考參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