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Apple Silicon 自製處理器現身! 效能更強耗電更低並整合 GPU 繪圖晶片!

AppleDesign wrote:
單純工程背景的悲哀,(恕刪)


這篇才是工程背景的悲哀。

甚麼自家設計 SOC最無謂,甚麼Intel理你更好笑。
這個年代連便宜的控制芯片都是SOC。你現在出來說SOC才是重點
你是想笑死工程師嗎

SOC從來不是重點。

你以為INTEL不能SOC,散熱如何攪。

還有以為ARM 省電,了解一下他們兩功耗控制複雜度才說吧。

還有說甚麼True Depth Camera 訊號,一條USB 2.0 就攪定,
你要工程師去客制甚麼?

還有了解一下T2 更甚AXX是甚麼,說穿只是另一夥ARM embeded 的東西,不要神化Apple,
實際Apple硬件水平不高,不依賴Intel他攪甚麼。

所謂Apple CPU,是膠水貼或買版權而己,而且內部不是全部自己東西。
大部份Apple 所謂創新,都是協力廠功力。
例如,音頻控制,還是買CL的。

Intel佔據整個PC市場,研究以十年計,在規模經濟下,Apple會比Intel便宜。

Apple最多在攪硬件"整合",在芯片界,他實際做貼膠水而己。

再說多次,Apple自己硬件實力實際連做電壓管理IC都還未夠水平。
實際上Apple也不用自己做。

像iPhone,Apple最創新的只是貼多少膠水而己,決定多少核和緩存,再貼多少DSP而己,
其他ARM架構下己經全有規格,當然這不能說不是技術話,但不能說成科技領先者,
隨便中規模IC公司也可以設計出來呢。。。。
所以用不用SoC是因為根本不是重點。。
lfjadsflk wrote:
可以因此減少看到01某些人謬論的頻率,我也覺得真是太棒了~

你說出我的心聲了
尤其是那位不管三七二十一無腦推黑蘋果的,這下連拉黑名單都省了
yenjun500 wrote:
蘋果就是用華麗的外表(恕刪)

其實以前蘋果一直是因為便宜大碗,而不是甚麼科技LV,簡單說是便宜貨。
很多人不知,以前是因為"窮"買不起SUN工作站,
才用Apple 機。。。
以前用SUN來做才是夠專業。。。。

像Apple II一開始也是便宜貨。

不過說便宜是相對,那時台灣是窮到連Apple II兼容機也買不起。。。

那時PC好像除了文書Game外專業東西根本因為穩定性做不起。。。

後來Intel以及整個架構才夠穩定,X86己佔江山。

那時PC界也黃金,像那時東芝等日系筆電,有那台不夠Apple來戰。

現在買蘋果Laptop,或者是IPHONE,說穿也是對手太弱。

PC界幾大巨人成功用價格戰把PC玩透,現在根本沒好貨。
例如比較像樣的XPS,也只能是像玩具,但價格就起。
Android,有那台外觀看得上,全部OEM大陸美感。。。。

Google自己做手機,3a 還算價格OK賣得好,不知是否怕打倒他廠,4a還未見。

Microsoft自己做筆電連驅動也不攪好。。。。。
cheonglee wrote:
像iPhone,Apple最創新的只是貼多少膠水而己,決定多少核和緩存,再貼多少DSP而己,
其他ARM架構下己經全有規格,當然這不能說不是技術話,但不能說成科技領先者,
隨便中規模IC公司也可以設計出來呢。。。。

看起來像是華為員工或是中共大外宣會說出的話...
不過中國芯片連你口中的貼膠水SoC都贏不了...

美國隨便禁止一下與美國有關的技術輸出,
華為現在連晶片都不知道要找誰貼膠水...
cheonglee wrote:
這篇才是工程背景的悲(恕刪)


這位大大你大概是少數敢說APPLE做processor晶片水準不高的

一口可樂差點沒有噴出來

ARM架構下全有規格? = =" 你當APPLE是跟其他人一樣買設計泥....看看那些精美的非QA兩廠的IC

還貼水膠片哩....
好啦 大家都有貼 有貼的是高手好唄 沒錢沒勢人家還不讓你貼


隨便中規模的IC廠也做得出來 ..... 你來舉個例子做出來的 麻煩了XD
(不可以舉QUALCOMM & APPLE 我舉完了 而且這兩家算大廠哦哦~)
yenjun500 wrote:
蘋果就是用華麗的外表(恕刪)


問一下,到底什麼叫做高階專業?

跑Maya 3D建模不高階專業嗎?
跑一個圖檔5G的Photoshop不高階專業嗎?
一次Load上百個RAW檔的Lightroom不高階專業嗎?
剪輯4K影片,還一次可以跑三軌的4K影片不高階專業嗎?

先仔細看一下發表會Demo的規格吧!
那台單純只是iPad Pro在用的A12z搭配16G Ram而已⋯⋯ 要說ARM做不了高階專業,等真的機器出來再評斷吧,畢竟用ARM做成的超級電腦都有了。
iPhone Xs | AirPods Max | HomePod x2 + mini x2
lfjadsflk wrote:
看起來像是華為員工或(恕刪)


台灣工程師的悲哀就是這副德性,看到規格就亢奮、看到技術字眼就戰字眼,然後直說對方的規格不怎麼樣。

遇到蘋果產品就說蘋果只會騙膚淺的、騙不懂的人在用的,蘋果盡推東沒水平、質量不好的爛東西,都只是靠行銷、靠話術騙人買。那你會不會學學蘋果,推點爛東西賣很貴,最後賣到世界市值第一?

蘋果太沒水準了,台灣工程師做不來,不要。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
yenjun500 wrote:
簡單說,新處理器,當文書機還可以,要高階專業應用,還差的遠。

然而大多數買Mac的消費者也不是真正的專業用家,光是能滿足這票人的使用需求,ARM Mac也算得上是成功了。

另一方面,蘋果一開始推的A4效能也算不上頂尖,但現在蘋果手機晶片效能連高通都追得很辛苦。即使第一代Mac晶片效能只算文書堪用,給蘋果幾年時間繼續軟硬優化,我認為要滿專業用戶的需求也不是不可能,何況發表會上A12Z的表現其實也不差哦,可以確定正式版的ARM Mac效能只會更好而已。

至於專業人士目前先繼續用intel產品線去滿足即可,蘋果也不是一刀切。
cheonglee wrote:
其實以前蘋果一直是因(恕刪)


在那個伺服器SUN算是大牌子的年代
SUN先用了 moto之後才有sparc
伺服器理所當然的老大哥一直都是 IBM

回到蘋果
你要不要看看當年蘋果是用誰的和誰的CPU....

先 wiki一下好嗎

SUN是不錯用沒錯啦 不過家用和伺服還是沒什麼好混一談的
真要猛 還有DEC
猴小孩 wrote:
在那個伺服器SUN算(恕刪)


沒在說伺服器,我說的是"專業工作站",就是當年用來做CAD或美術工作的電腦。
當年PC之廢是沒人敢用來做CAD的。。。。。
伺服器是另一話題。
  • 3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