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rony wrote:
以雙核心的輕薄筆電來...(恕刪)
說輕量化,除了鈦/碳纖 外 不比鋁好,但鈦和碳纖成本太高(X1C只是用了碳纖+塑料混合為賣點的半碳纖,而不是真正飛機引擎的真碳纖,如用真正碳纖,成本是整台MBP售價也不止,一般薄型就如LG用高比例的鎂,的實際太輕而強度不足,或者像華碩某些CostDown用塑料包薄鋁。
Macbook 貴在ABCD四大件都要用高精度CNC機去做,而他的外殼也是進行加硬處理,而且為保證強度不會偷得太薄,例如現在大部份筆電都去掉分隔電池的加強筋。
而且很多廠牌,為了輕薄,都是在偷縮電路的,例如MBP是USB 5V都是左右獨立二組供電,另主機5V供電是另獨立一組,現在大部份PC就是一組5V供給全部所需(連X1C這些所謂高價商務本也是),而且各單元獨立可以完全關閉,所以電源效率可以做得更好,一般消費者只看重規格重量是不留意的,但電路是電腦穩定性基石,只可以說用MBP運行WIN10穩定性也比很多WIN機高(當然APPLE為自身利益劣化BootCamp的Driver)。
不是說Win沒有好機器,但比較上來較有水平的機器價格不會比MBP便宜(賣量少成本高)
公路賽車手 wrote:比內裝精緻 目前沒有一家產品可以比得過蘋果
不要再黑surface pro了,他是能換SSD的因爲我換過,只是難度跟iMac 一樣難要拆螢幕,surface 內部零件都配置有屏蔽遮罩,做工比MacBook pro 精緻多了。
目前還用手機的精細度組裝筆電了
夾不死可是在車庫吐槽過沃茲 零件怎不焊整齊一點
沃茲工程師性格回說 零件能正常發揮功用就好
這使後來蘋果電腦的產品都有夾不死的美學觀點在
就連主機板都不是一般產品可以比擬的
檯燈iMac更是一絕 圓形主機板
蘋果的主機板堪稱藝術了
蘋果主機板一直都是自家製造
在iMac一代(2000年)就沒在主機板上用傳統電容了
除了CPU剛從IBM轉intel那年的iMac產品外 沒在用跳線飛線這種東西去解救主機板問題
至於微軟是系統軟體商 不是什麼專業設計硬體的公司
surface pro只是把硬體以最小空間塞在一起的況狀而已
根本散熱不良 高溫燒烤顯示晶片與螢幕 一堆螢幕殘影問題
要這樣塞 一堆筆電公司也能做到 光看就知道 這散熱問題很大
跟十幾年前那些高溫散熱不良的筆電同樣狀況
才會貼一堆銅片銅板 試圖把熱引開 避免內部零件各種問題互相影響
但畢竟不是硬體設計公司
那問題一直出現好幾代 才有一點成效出來 出問題的比例下降很多
微軟在硬體設計與硬體影響問題與問題解決 差蘋果還很遠
尤其蘋果在iPhone之後 微縮零件使用更上一層樓的情況下 差蘋果更遠了
更不用講幫蘋果電焊的機台 都是最新最精密最精細的機台
微軟能找到的只是一般筆電代工的一般電焊機台
就算是找同蘋果的代工廠 抱歉蘋果產品專用的特製機台 不會用在其他家產品上
--------
蘋果外接有USB+T3複合TYPE-C埠
微軟最新產發表產品才有?
彈幕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