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我開了間小小的設計公司,一直以來都是使用PC跟一般Windows的NB...
打從我開始使用電腦工作,其實對Mac都一直有種嚮往,常常聽到使用Mac的朋友說多厲害多厲害~
看網路上大家也是說OSX有多穩多好用...但是我又一直遲遲不敢買下Mac...因為實在很擔心各種周邊的相容問題。
直到前兩三年吧,鼓起勇氣買了台MBPR 15頂規...
媽呀! 真的是好用....那個觸控板實在是沒有一台NB可以披敵!
配上多手勢的操作簡直就是行雲流水...
OSX的多桌面也是好用到翻掉,雖然還是有些地方覺得不夠完美,不過真的是一個不錯的作業系統...
但是硬體真的不是讓人很滿意...等等再補充...
後來公司要擴張的時候,在Windows跟Mac陣營選擇掙扎了超久的...
那時候的Windows,剛好是恐怖Win8推出的時候,真的是嚇屎人了...沒見過這麼難用的鬼東西...
可是硬體上真的推出很多吸引人的NB設備,可以觸控、螢幕翻轉等等...
我們公司是設計公司,所以很多外出提案的時候都需要很棒的展示工具,可翻轉螢幕跟觸控式真的在頗多時機非常的方便。
買了一兩台有趣的翻轉螢幕NB後,設計展示真的加分加超多~
不過已經開始使用Mac又上手之後,真心覺得Mac的作業系統優勢頗多...再加上整套的辦公室文書處理都送了,感覺長期的成本更棒~
所以就陸陸續續開始都買Mac作為公司用設備...買了三台MBPR 15、四台MBPR 13、兩台MAC Mini...
因為我們希望設計師可以保有機動性,隨時可以移動設備做討論~所以大部分都買MBPR系列...
說真的,當我們大量使用Mac的時候,發現...Mac真的沒有想像中的穩定啊...
一堆設計常常喊,筆電過熱當機重開...
不然就是某些時候莫名的緩慢...
每一版更新的OSX都爛透了,更新完災情連連...連STORE上面都不敢再讓人評分數了...
更別說我那台真的接近機王......休眠後常常無法回復,要重新開機才行...
過熱的問題更是誇張...
有時候都在想,蘋果的硬體設計師到底有沒有把NB放在腿上使用過啊?
那溫度不是開玩笑的,真的可以把腿燙傷...他不是要移動使用的筆記型電腦嗎?燙成那樣是怎麼回事?
散熱要好應該有很多方式吧? 以前用lenovo 的X系列,從來沒覺得燙過啊....
不過多手勢實在好用,多桌面在加上我們每台都是外接雙螢幕,三螢幕+多桌面來工作真的超有效率。
所以那些恐怖的硬體問題,就盡量的忍耐就好...
例如:
工作過熱,就加台散熱風扇底座~
想放在大腿上工作,就加個保護殼隔開...裸機的話就記得穿長褲....
我們全公司都是重度使用者...
在公司的時候,其實一堆轉接線都是可以接受的,螢幕、滑鼠、鍵盤、網路線轉來轉去都OK的~
出門大家了不起帶條VGA轉接線以防萬一就好...
原本很期待這次MacBook Pro大更新的...
看到新規格真的傻了....
看不到跨時代的創新功能,卻在輸入輸出上的介面規格大作文章...
MacBook Pro不是要拿來工作的嗎? 現在感覺是來整人的啊...
減輕機身重量是為了移動方便,但是在現在USB介面上普及程度高成這樣的環境中,卻一個傳統USB PORT不留...?
想改革不是這樣搞的吧?
專業工作的設備就是希望盡可能應付多種環境才設計出來的吧?
帶這這台出去工作,我是要帶幾條線才能安心?
出去投影,要帶VGA轉接線、HDMI轉接線,隨時還要準備USB轉接線,免得突然有傳檔需求就死定了...
然後帶個筆電出門,轉接線帶一堆~加一加比之前的機器還重吧?
在公司這些線材不知道要還要多幾倍?
買齊線材是不是要再花個八千一萬的? 重點不是多花錢...是看起來真的很蠢!
連個普通的隨身碟我都要搭轉接線,想到那畫面感覺我的理智線都要斷了...
想逼大家都使用USB-C是吧?
那庫克你們乾脆不要出轉接線不是更猛?
要逼大家接受新規格,你又給轉接線...除了想拿廣大的支持者賺錢外還有什麼好理由?
說真的,其他的改變...不發光的LOGO跟沒有磁吸充電孔雖然小小遺憾...但是我覺得都可以接受~
Touch Bar雖然感覺不是那麼好用,不過或許也有他厲害的應用之處....
定價很高我也覺得沒差,這是一個清庫存的好策略...而且想買也不差這一兩萬...
但是拿掉基本的一些PORT真的很令人反感至極,iphone 7拿掉3.5mm耳機...現在MacBook Pro又很鴨霸的拿掉usb...
這個CEO的作法,真的讓人很不敢再期待MAC的未來了....
因為很生氣火大,就跑去看看Windows的新聞...
真心發覺,微軟好像想通了些什麼....最近推出的一些硬體,怎麼感覺微軟跟蘋果好像腦袋交換了...
看看微軟的Surface系列....好像在招手了....
Surface Studio...Surface Book...Surface Pro4(手上有幾台做軟體用,不過不常用)...
每個都有差異化的亮點跟創新...不管是軟體或是硬體...
手上的Surface Pro4雖然有趣,不過覺得沒辦法拿來工作...娛樂倒是不錯!
不小心看到Surface book覺得好像才是創新的工作機啊...(不懂Surface book為什麼沒進來)
那個手寫筆真的多了很多應用...尤其對於設計...
微軟真的感覺脫胎換骨了...
看到蘋果庫克這種商業佈局,是真心不想再支持Mac了...因為感覺他只會越來越霸道...
當初投資Mac設備的決定真的是有點後悔....
其實我知道抱怨根本不能改變什麼...不過就是想發文抱怨一下啊啊啊啊~~~
而且果粉們真的是太強大了,怎麼改都是好棒棒...
我知道Mac一定不差我一個使用者,我也沒辦法一口氣就把我Mac的設備全汰換掉,買了就只能乖乖用...
而且我就算想回Windows可能都快忘記怎麼用了...
不過我應該會開始拒買蘋果產品了,真心討厭這種鴨霸死要錢又不怎麼創新的庫克文化了,懷念賈伯斯...人家老賈要革命可都是帶著創新來著,不會只有鴨霸跟錢....
我想下面果粉應該會講: 慢走,不送...
我是暫時走不了,不過也不打算留太久...
周邊要跟上必須有很深的信仰。
(zip, MO, 1394, 3.5AUX, lighting, USB, ....數不完,每次都說自己多美好多創新,轉接及周邊下手後來個大改版)
自從換上Intel CPU機器越來越熱情,
自從走向整合性「小」增加,穩定度急速降低,更新頻率也飆高。
(Windows更新叫漏洞多、問題多、麻煩多、os更新叫負責、安全、創新;windows 不直接開放admin叫綁手綁腳os上叫安全)
舉例:

開放性與擴充性遠不如pc,軟體支援度以及獨有性也失去優勢。
加上售價⋯(相近硬體、軟體,售價差距大)
以及在台商業、公共事業部門文書資料往返沒有windows便利。
更不說exchange, 公司開發/購買Windows , i.e. Only系統及軟體。
我也有Mac 但不拿它辦公,不是它不能,而是因為用Windows 有更快更方便更低價的解決方案。
曾經嘲笑windows較不穩定,自己開始多支援一部分後也不穩定(支援開放度落後windows程度還很遙遠)
曾經嘲笑windows更新頻率高,現在apple各平台和軟體更新頻繁度也不輸Windows
當初因為較封閉及支援度過低,現在被逼開放一些就不斷賞自己嘴巴。
(越封閉的東西應該要越穩定,就像在實驗室中可以控制了大部分的數據和環境參數,像是工業機這樣封閉的軟硬體設備,幾乎是除了歲修之外沒在關的。但當你要拿出來到實際環境且要和各路人馬/硬體/軟體/外掛 接軌,你就會發現穩定這件事沒那麼簡單)
大概剩下影音印刷相關行業,或是非中大型商業公司,可以較多使用者。
(別拿國外比哦,這是台灣,就事論事)
樓主題到 windows 8 介面不好用,倒是個事實,所以很快又推了8.1和10
目前看來近幾年較穩定且好用的使用者版本是XP, 7, 10
後面大概又會出現一大堆覺得Apple就是高尚,不用用別買,什麼之類的言論。
從購買商品或研究玩具的角度,的確是這樣。
但若是拿來工作真的另當別論。
rich206 wrote:
小弟我開了間小小的...(恕刪)
但是發生幾件事,MBPR鍍膜剥落,MPB排線損壞(二台),和朋友抱怨重開機,觸控問題等,讓我現在己不敢向朋友推薦Apple產品,只敢說:就是一台電腦,不用過度期待,看自已喜好吧!
不過我還是會買Apple,只是不會買的那麼勤了,Mac有些基本的設計理念,Windows是永遠都比不上的,除非Microsoft願意放棄相容性,全面重新設計Windows,我想M$不會幹這種事的,M$得志時的嘴臉,比Apple醜惡萬倍。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爾旨得成,在地若天
laurent5680 wrote:
庫克有創新喔就是價格...(恕刪)
你太小看賈伯斯了,第一代mba剛出來的價格你知道嗎?
其實樓主,我以前待過的設計公司,買設備都是精打細算,雖然收入也不少,不過對於設備的更新不會太追求到最新的規格。
因為如果要撐起一間公司要考量到的層面很廣,若特別是成本的考量,有很多不必要的支出是儘量避免的,所以為何視窗xp會紅這麼久。
我以前剛進公司時電腦還在用六七年前的g3,剛好是我唸大學時在用的時期,所以馬上上手,而軟體居然也是用ai8,大一時剛學的版本.....主管都不用教。
對老闆來說,只要穩定、不要出大問題,能用多久就用多久,但他也很敢花錢,要換就換最好的,也希望他能夠用很久,就算新規格一直出,能儘量使用就儘量操,我離職前他剛好買了g5給我們首席設計。
衝最新規格不是壞事,但經營公司就要考量自己的成本符不符合,現在就算有新規格,難道舊規格就無法做出好作品或無法提報嗎?一點淺見。
以父之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