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蘋果電腦配置 : 桌電vs筆電

目前正準備加入蘋果系統

平常較常使用的軟體有 Excel/ PPT/ PS/ AI/ AutoCAD
希望能用大螢幕看影片
希望不佔空間
希望能自由切換雙系統
希望使用年限長一點

目前在想兩種配置

1) iMac 21 2.3Ghz + 8G Ram + 256 SSD

2) MacBook Pro 1.4Ghz + 8G Ram + 256 SSD / 一般電腦螢幕

想問各位先進會建議怎麼樣搭配呢, 請多多指教
2020-03-08 18:51 發佈
ken840904 wrote:
目前正準備加入蘋果系(恕刪)


希望年限長就選iMac
雙系統請把儲存空間增加或是考慮外接開機。
ken840904 wrote:
目前正準備加入蘋果系(恕刪)

如果不急
可以考慮等三月底有沒有新機發表,
至少舊款機種會降價不少...


現在買蘋果電腦只有Macbook Pro16吋的時機還OK...
其他款的iMac/Macbook系列機種都即將面臨更新...
ken840904 wrote:
目前正準備加入蘋果系(恕刪)


看你有沒有移動辦公的需求吧。如果外出時只是上上網做做簡報,那工作機我推薦iMac,出門帶入門款平板就好。常常需要在外工作那當然就是筆電不用多想了。

選iMac的話建議直上27吋,21.5吋真的不要考慮。

27吋可以買來直接加RAM,21.5吋想加RAM必須要拆機(當然也就破保了),不想拆機就只能買的時候RAM直接加好加滿,那個價格夠你買一台27吋順便將RAM插滿了。至於配備,既然你會考慮2.3GHz的21.5吋,我想3.0GHz的入門款27吋已經足夠你使用。不是急著買的話等等看這個月或六月有沒有新款上市也行。

除非你的工作對效能超級要求,不然Mac不需要買頂級的,反正每年都在推新款,今年的頂級配備到明年就變成入門款了,根本追不完,浪費錢而已。而且Mac的效能通常能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例如我2012年的入門款MBA到現在也還很好用,一般文書工作或簡單修圖並不會比2019 iMac差多少(這篇文章就是在MBA上敲的)。

硬碟的話只要不去買融合硬碟版本就行,256GB SSD算是基本,預算夠的話512GB比較好,但再上去就不是必要的了,用外接硬碟擴充比較划算。我的建議是另外加買90元/月的200GB iCloud方案,這樣SSD裡不常用的檔案會自動被移到雲端儲存,可以有效釋出你的SSD空間而且還能跨裝置工作,比較方便。
imac 這個規格42420 (是1080p的螢幕)

mac mini 這個規格 36900

多出來的錢可以再買台28吋的4k螢幕

如果只買1080p的螢幕,根本沒多少錢~

買個自己喜歡的鍵盤滑鼠

雖然都能加裝ram,但mac mini的簡單多了

最大的差別就是「可攜帶」

macbook就不討論了,如果有在外辦公需求的話,也只能選這台
Mac mini更換ram並不容易喔。
redyoo wrote:
imac 這個規格4...(恕刪)
慕容啟介 wrote:
Mac mini更換ram...(恕刪)


看個人囉
看影片感覺不難
redyoo wrote:


看個人囉
我是...(恕刪)

拆機會破保吧?
Mac mini 2018跟一般電腦機殼比真的難拆,他的螺絲是用特規的,也就是說他本來就不希望你去拆它。
WiFi 天線、風扇排線很容易扯斷。
friendeo wrote:
拆機會破保吧?(恕刪)


我也是購買mac mini 2018

有詢問過 apple 支援 mac mini 2018 允許自己更換ram唷 不會影響保固,

但拆到CPU換散熱膏就會

但建議換下來的原廠RAM 還是留著,

我自己也是手動更換ram,真的不難

買個小米鋁合金工具組就可以搞定全部

邊看YouTube教學,約15分鐘搞定,一開始我也覺得很難

後來實拆後,就鬆螺絲 鎖螺絲 概念而已...


我自己是為了能省錢,既然有螢幕滑鼠鍵盤,就不要額外花錢買

看來看去 mac mini cp值高,工作表現也讓我滿意,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