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最近想要踏入MAC系統,在幾個組合中猶豫不決。以下是自己目前的狀況:
1. 過去未曾使用過MAC,apple產品只用過iphone7及ipad,使用感受都還不錯。
2. 最近開始對拍攝影片產生興趣,一方面是本來就有玩攝影,已經有大法系統A7M3+A6500,理應好好延伸利用,一方面是先前因業務所需花錢請人拍攝簡短宣傳影片,發現價格還不便宜,於是想要好好研究一下拍片與剪輯,以後有影片需求或許就可自行處理。先前沒有使用過電腦版的剪輯軟體,研究之下發現大多數都推Final cut pro,是想要購入MAC的主因。
3. 未來頂多大概就是剪個十幾分鐘的4K影片跟調色為主。
4. 平常電腦使用上沒有什麼太耗效能的應用,大多是上網、文書處理,下載影片,使用lightroom修修圖。因為自己開店,偶爾會用Photoshop及Illustrator製作DM及文件,不玩遊戲。
5. 已經有一台win筆電Lenovo X1C 六代 (i7+16g)及Win桌機 (i7 6700K+內鍵顯卡+32g RAM + FHD螢幕)。
目前預算機器+FCP約10萬元,有考慮以下幾個選項:
a. 2019年版MBP頂規+FCP = 99890 再加一萬多的普通4K螢幕
b. 2019年版imac頂規,CPU升級i9,512G ssd + FCP = 99190元 再自行加記憶體
c. 2019年版imac頂規,顯卡升級Radeon Pro Vega48,512G ssd + FCP = 100820元 再自行加記憶體
d. 2018 macmini,CPU升級i7, 512G ssd+FCP + LG 5K螢幕 = 59930+43590 = 103520 再自行加記憶體 (使用彈性大但顯卡跟其他組合比起來相對較差,未來可能還需要外接)
基本上因為不是用來當生財器具,反而讓人難選。雖然已經另有筆電,但跟MBP的15吋螢幕比起來真的有一段差距,而且在賣場試用過後,反而覺得自己用蝶式鍵盤打字比起頗受好評的X1C鍵盤還快。imac的螢幕沒話說,但應該不能當作其他PC的外接螢幕? 目前自己還有一台Win桌機,如果可以跟MAC共用螢幕當然使用彈性更大,還是說只要在MAC中同時也灌Windows系統,基本上就可以取代另一台Win桌機? 還請各位大大給我一點意見,謝謝。
既然都要選頂規 預算十萬 客訂這麼多還i9?
不如直上 imac pro
3.2GHz 八核心 Intel Xeon W 處理器
Turbo Boost 可達 4.2GHz
32GB 2666MHz ECC 記憶體,可訂製達 256GB
1TB SSD 儲存裝置1
Radeon Pro Vega 56 配備 8GB HBM2 記憶體
10Gb 乙太網路
四個 Thunderbolt 3 埠
27 吋 Retina 5K 5120 x 2880 P3 顯示器
爽度一敗 應該樓主沒有差那五萬吧
FCP 不是拿來賺錢的話 可以下載試用玩看看 但樓主 應該也是沒差那一萬小錢
如果要在4個選項選1個的話,具體配置不知道樓主怎麼配,但我初步推薦
b. 2019年版imac頂規,CPU升級i9,512G ssd + FCP = 99190元 再自行加記憶體。
雖然樓主有打算未來為mac mini配egpu,但是現在還是最好買台有獨立顯卡的電腦。至於MBP,我也很想推薦的,但是畢竟樓主沒有移動需求,價錢沒差多少還不如買iMac獲得更大更好的屏幕+配置+散熱,還有USB+SD卡+網絡接口,總體體驗肯定要超過MBP很多。接下來就是考慮為iMac升級i9 CPU還是Vega 48顯卡,看了下評測,也就是說升級i9比vega48要好,尤其使用FCP剪輯4k h.264 8bit檔案Vega48沒有比580X有太多提升。我自己覺得其實i9也沒有必要,Apple的FCP在mac系統上已經很有效率,也不必要在意為輸出時間省下幾分鐘到十幾分鐘而去花錢。買高配版的標準配置i5+8GB+580X+512GB SSD+巧控滑鼠2+巧控板2+FCP=89940元,自己換上16GB記憶體,剩下的錢去投資攝影器材才是最重要的啦。Apple產品壽命很長,FCP也很照顧老裝置,現在這個配置在5年之內肯定還是很頂級。
實話說,如果沒有把影片製作當正業,我極力推薦iMac 21.5寸高配版的標準配置i5+16GB+560X+256GB SSD+巧控滑鼠2+巧控板2+FCP= 71460已經非常好用。我朋友目前也是這台,使用After Effect做高特效也非常順滑。16GB內存跑運算已經很快很順,256GB不儲存文件也很足夠,本來儲存就不能靠SSD。CPU跟GPU對於剪輯的影響不外乎render的時間就是剪輯的流暢度。如果不差那幾分鐘到十幾分鐘的時間,又沒有做特效的需求,也不處理raw或者proress/10bit/h.265影片等等,iMac 21.5寸就已經很夠用啦。FCP調配系統資源也非常有效率,4K影片剪輯調色不是問題。而且也很少使用4K,4K不一定比較好,不能提供高FPS又有畫面剪裁。通常整個Project只有5%到15%畫面是使用4K拍攝,主要4k還是拿來後期剪裁放大畫面或者是做Warp Stabilizer。
剩下的預算建議拿來投資錄影器材,買穩定器,錄音或者是燈光來提升影片質量通通都比升級電腦更重要。要是沒有這些打算,拍出來的影片用你現在的電腦剪輯也沒問題。而且剪輯影片本來就是Windows平台+Nvidia顯卡比較友好。網絡上看都在推Apple系統是因為Youtuber跟Vlog熱潮。中小型工作室以及廣播業電影界都沒有一定要Apple電腦才能做影片做節目做電影。我覺得樓主現在的選擇不太適合你目前的狀況,想嘗新但把剪輯工作需求定位得太高,不太需要投資第3台電腦,有預算就應該先投資錄影裝備。現在你已經有台i7+32GB+Windows機器,可以把目前的電腦加塊顯卡再換個屏幕,然後使用Premiere Pro就非常完美也適合你的需求。如果是為了嘗試Mac系統跟FCP,以後也有可能使用Adobe的剪輯軟件,買我推的iMac 21.5寸就非常夠用了。換iMac Pro更不合理,8核心2019 iMac不比8核的2017 iMac Pro差,買新不買舊而且更便宜。
jimmy88209011 wrote:
a. 2019年版MBP頂規+FCP = 99890 再加一萬多的普通4K螢幕
b. 2019年版imac頂規,CPU升級i9,512G ssd + FCP = 99190元 再自行加記憶體
c. 2019年版imac頂規,顯卡升級Radeon Pro Vega48,512G ssd + FCP = 100820元 再自行加記憶體
d. 2018 macmini,CPU升級i7, 512G ssd+FCP + LG 5K螢幕 = 59930+43590 = 103520 再自行加記憶體...(恕刪)
樓上的建議很忠肯,樓主可以參考,
無需跳到iMac Pro,
以樓主需求,27吋imac其實都不用攻頂,
但是另一種考量,顯卡升級Radeon Pro Vega48的熱量聽說小一點,會使整機的壽命更長,
21吋頂規的iMac其實也是我推薦的,他跟CPU升級i7 的mac mini一樣,不同的是有獨顯跟螢幕,
獨顯在使用 FCP的影片調色即時預覽上可以增進效能不少,
但mac mini有T2晶片,在影片轉檔上提供獨有的硬體加速,這個就iMac 配獨顯會小輸的地方
顯卡對使用lightroom的幫助不多,lightroom本來就不快(特別是使用4K以上的螢幕),
如果不是編輯數千張大量的照片那還能忍受,
高時脈CPU對於輸出照片轉檔速度的幫助比較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