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Intel 正式釋出了 4核~18核 的Xeon W 處理器,應該就會是正確的iMac Pro使用的處理器了
來源
http://www.expreview.com/56656.html
https://www.ithome.com/html/digi/323666.htm
[Xeon W整理簡單規格]
Skylake-SP 、14nm
LGA2066、 Intel C412
4~18核心數
48條PCI 3.0 通道
四通道DDR4-2666 ECC RDIMM/LRDIMM (最高512GB)
支援AVX-512配備兩個512-bit FMA (比i9多一個FMA)
[iMac Pro可能使用的型號]
8核3.7GHz Xeon W–2145 Turbo Boost 4.5GHz 140W
10核3.3GHz Xeon W–2155 Turbo Boost 4.5GHz 140W
18核2.3GHz Xeon W–2195 Turbo Boost 4.3GHz 140W
[個人想法]
看起來差異最大就是核心數了
並除了基礎時脈不同之外,所有技術都是全線支援
Apple 要是能再加推一個6核版本並賣便宜個300美金就好了

再來就是溫度了,Xeon 應該不會是矽脂吧?

再來就是性價比整理,以$4999 8核基礎版為例
CPU:1,113 8核3.7GHz Xeon W–2145 Turbo Boost 4.5GHz 140W
RAM:465 (抓美光 16GB ECC X2)
SSD:365 (抓Intel Pro P600 1TB)
VGA:499 (因為Pro Vega 找不到價格,所以抓64桌面版的價格)
(Pro Vega 64= 11,059 Tflops \Pro Vega 56 = 9,677 Tflops)(效能約Pro Vega 64 = Vega 56)
以上核心零件總和=2,442
剩下的其他零件就剩下的2,557,包括主機板、電源、螢幕、機殼、鏡頭、鍵鼠、品牌附加
在扣掉剩下能略抓的硬體價格
螢幕:1,300 (抓LG UltraFine 5K Display iMac的也是來自LG的)(不過iMac Pro 螢幕素質比這片好)
鍵鼠:129+79=208
主機板:約400 (參考至X299主機板,因為是同級的,晶片價差參考至C612)
也就是剩下649(一隻iPhone) 的價錢是付在了
品牌附加、設計、原物料、其他附加成本(環保之類)、售後、銷售等等成本上,還有蘋果的利潤
當然蘋果也一定能談到更便宜的採購價去得到更大的利潤率,但我不是要探討公司營運是只是要看我消費端的
所以我用的都是能查到的零售價,查不到的就抓同級產品+-10%的中間值整數
所以結論就是一台4,999美刀的iMac Pro 你實際上買在硬體上的部分為4350美刀
跟iMac 27 5K的花2,299美刀的,CP值偏低,除非有實質性的需求,不然買iMac 27 頂規版比較劃算
但是如果今天iMac 27 要"選配"上i7+1TB SSD +32GB Ram的話(跟iMac Pro 對齊)
則改買iMac Pro 會比較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