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想學logic pro跟final cut,看了許多網站報導今年尾mac mini"可能"會更新~
想問版上各位版友此消息是否為真?
本來想說如果今年就會更新,就買個平板電腦出們用,年尾再買mac mini弄些混音跟錄音,
如果不會更新,那就先入手macbook pro non touchbar版本 灌上雙系統~
(雙系統是因為我在使用的作曲軟體蘋果沒有可以替代的,上班也很多軟體只支援微軟)
大概就是二選一
1. surface pro (價格約25K-30K)+ mac mini (價格約15K-20K)
2. 2016 macbook pro 13 non touchbar (加上window os價格約42-45)
https://qooah.com/2017/04/07/new-imac-mac-mini-spec/
http://www.christianpost.com/news/mac-mini-2017-release-date-specs-rumors-apple-set-for-late-2017-launch-180092/
當然也都不是確定的資訊~但就覺得今年會出的話,就想等等看~~~
因為我使用蘋果的系統都在家裡混音錄音,頂多用手機袋資料出去,
想說可以把筆電的錢省下來去補到mac mini~
關於final cut頂多就是剪接+濾鏡效果+上字幕 獨顯倒是不是一定要啦~當然有也好,
現在HD530以上的內顯應該都還可以!!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1. 請問哪來的很...(恕刪)
剛看到MacRumors這段,感覺2017的mac mini應該會有戲阿~~
看你選的三台其實都是性能偏低的入門硬體,如果你是作曲音樂就還能頂得住(?可能吧,我沒做過曲)
但你還要弄影片的話,只要稍微複雜一點的套用就會讓你選的三台任一台頓爆了
如果這種低效硬體再加個虛擬機去跑Windows又是非文書軟體的話
我會建議你直接去組一台Windows就好了....,4萬可以組出快飛起來的主機
硬體不強,再用虛擬機跑非文書軟件,體驗上絕對會幹幹叫的
我有朋友走你的2路線,他是虛擬機+錄影+剪片,用iMovie還可以,但用虛擬機時的效能幹到飛起來了
他還是買更貴一點的含Touch Bar版本
所以說摟~
蘋果其實他的產品就只有三種分級,每種分級能做的事(使用體驗好的前提下),就是最好只能做那些~
她的各種Mac產品線就是都這樣~
入門級(最低價位的款式):文書、打扣、內容消費等等
中高階(蘋果主打的區段雖不頂尖但滿足大多數人需求):輕度影音編輯、App開發、繪圖、攝影等等
客製化(滿足一定要用Mac但有強烈效能需求的人):重度影音編輯、工程、藝術與設計、大型App開發等等
所以樓主你拿入門款的硬體去實現中高的需求,你會用得很痛苦,建議就是買貴一點,你的需求別看Mini或MacBook no TB的了
(從最低階MBA用到iMac 5K的人留...

當然,如果你所謂的影片只是上字幕、開頭、音效什麼的...簡單來說就是做Youtube影片

那硬體的差異就還好了,不過如此其實樓主也就不一定必須要用Mac啦
這種需求,Windows一票軟體都做得到


ComicsNic wrote:其實也還好 以前常幹這種事情 iBook G4 1.2GHz拿去剪輯DV
所以樓主你拿入門款的硬體去實現中高的需求,你會用得很痛苦,建議就是買貴一點,你的需求別看Mini或MacBook no TB的了...(恕刪)
最後輸出幾乎跑不動(輸出60分鐘DV影片要兩天)
後來改用mini c2d 速度快很多(輸出60分鐘DV影片 4~6小時搞定)
影片剪輯步驟大致上是
輸入-看是直接拷貝檔案 還是軟體輸入檔案 軟體輸入的同時通常會順道製作縮圖影片
粗剪-大致上去頭尾以及沒用片段
編排-大致上除了即時播放以及縮圖特效顯示外 不太耗費效能
輸出-算圖 超耗效能
輸入 粗剪 編排 這部分都是用縮圖影片去跑 效能需求不高 其實低階機種就能跑
輸出就看效能 效能低時間高
結果就是 編排後放著給他自己去跑成品
沒有截稿問題的話 其實放著晚上讓他去跑整晚就可以了
不過我自己剪輯影片 在編排部分很少有大量效果使用 所以不覺得效能使用上有什麼困擾
要是特效使用很多 編排那邊還是會等很久 拖長編排時間
大概也是要買iMac等級 才會比mini順
另外現在規格大多是FHD 解析比DV要高很多 效能需求要增加
DV 720x480
FHD 1920x1080
彈幕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