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的WIN桌機2009年購買的,已經差不多要壽終正寢了!
現在電腦的使用主要是用ITUNES跟整理照片而已,沒有玩任何的桌上遊戲,
但ITUNES的資料庫有大概30G的歌曲吧
沒錯~~30G! 我放了很多的音樂在裡面.
再來就是照片吧!照片也差不多1TB左右,
沒有修片,就純粹很愛拍照的關係.
想說在週年慶時來入手一台IMAC
但在想說只是用ITUNES而已,配備有必要到最高嗎?
絕對不會使用電腦看影片,所以不考慮RETINA
故想要問這邊的高手來解答
1.記憶體部份,用ITUNES感覺很吃記憶體
是應該一開始就選16G嗎??
2.硬碟部份FUSION DRIVE的會比較好嗎??
再麻煩大家了
謝謝
因為Retina螢幕他代表的不只單純只是像素點的密度而已,也包含了顏色、顯色、感受等等
一部影片,背後有著一卡車的解碼、運算有得沒得,可以讓影片更好看、更順、更銳利
但一張圖片? 就是全靠那一片螢幕的調教了!
你喜愛攝影、有著海量照片,更應該選擇配備Retina的iMac
一片Retina也是iMac的最大價值,不買Retina的話可以不用考慮iMac @@
(這也是Apple至今不單出螢幕的原因,出了,他iMac也別想賣了,所有人都會Mini+螢幕
)記憶體部分呢
最好一開始就選好,為什麼?雖然事後會可以自己在外面買相容的記憶體來自行擴充
但那只限最大的iMac,而且也有可能會遇到些許的不相容問題
像我自己本身就有遇到過使用金士頓記憶體,使用軟體觀看記憶體溫度會顯示異常飆高溫度的讀數
實際上是因為記憶體的些微不相容導致iMac的溫度監控失準等等
硬碟部分
你今天是30G音樂+1024GB的照片,基本上我不建議你買FusionDrive
會建議你選配SSD+另外自行購置Thunderbolt 2 的硬碟儲存裝置
FusionDrive的原理是128GB的SSD(僅3TB選項) +1or3TB的HDD組成,系統自動判定儲存空間的運用
起初你的電腦會非常的快,像是全用SSD似的,但隨著你SSD中常駐使用的檔案容量慢慢變大時,系統也會更加的依賴HDD
到後來你如果開始要搬運大型檔案(數十GB)時,甚至將會完全只跑HDD的速度,因為你SSD存取已經完全給日常使用“榨乾”了
而你的情況是一開始就已經1TB了,一開始不會有感,久了就會很明顯,當你要複製你某一些時期的相簿時,整個電腦都會開始被HDD的低速所連累
然而你又自稱重度使用,所以我猜你一定很常有這種大型的檔案搬運等等
FusionDrive自動檔案調節會跟不上你使用的速度
只選配SSD的話,能確保你在iMac的所有動作都會是同水平的速度,哪天你心血來潮要灌Windows時,Windows也會是SSD的速度
把大容量的檔案作機外備份,而iMac最快的接口就是Thnderbolt 2,所以另外購置Thunderbolt 2 的硬碟儲存裝置會是不錯的選擇
一來方便備份、二來在搬運、複製大量檔案時也能維持同等的高速
(除非你Thunderbolt 2 的硬碟儲存裝置裡只用一顆HDD....)
日後也能隨著更多的照片,作容量的擴充,說實在的哪天iMac FusionDrive 3TB要是放滿了,到時候還是得買機外的容量,這樣其實不如一開始就買~
最後,等等再買吧,看看9月有沒有新機
內文搜尋
X
話說以前的Mini CP值真的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