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曾幾何時,早在好幾年前就對這蘋果咬一口就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它簡約且俐落的線條設計、大膽且新潮的設計理念、在在都顯示蘋果對於設計的苛求。
當然蘋果也並非金玉其外、敗絮其中、Macintosh那直覺且合乎人性思維的操作介面 、
在Macintosh中您必須暫時擺脫以往窠臼的思維,您只捎挪動您的手指,利用拖、拉、放來完成所有您想做的工作。
沒錯!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因此我也不例外地被此深深著迷;
當然起初我純粹只是相中蘋果對於色彩解像還原的精準度以及Macintosh對於影像軟體的專精而有所興趣
只是再怎麼也沒想到這一步,竟是越挖越大坑的一股深淵。
總之,以下是一連串的驚呼以及讚許不已的開箱照片文。
首先這東西真的是大的很唔係款,有多大,先來比一比。
▼先拿十元塊硬幣,比對比對,相較之下略顯渺小。(啥?看不清楚?)不然.......

▼用手機當比例尺(好像也沒清楚明白到哪裡去)不然 ......

▼找一個剛路過的來幫個忙好了。(這下子大概知道這箱大的奪麼不係款了吧)

▼既然都路過了,就在幫忙量個寬度好了!(相當配合)

▼而且重量也高達 19 KG,從一樓車庫搬到四樓,我的腰都歪了 (俗稱的歪腰)

▼咳,令人緊張羞捻的時刻。(第一次開箱還得拿鋁梯,嘖嘖)


▼內容物相當簡單,盒裝(鍵盤+滑鼠)、本體、電源線!That"s All !

▼先來瞧瞧、這個大傢伙裏頭唯一的配件

▼非常喜歡這種極簡的包裝風格

▼隨機附贈藍芽無線鍵盤(Wireless Keyboard)、無線滑鼠(Magic Mouse)光是這兩樣東西用單買的、就值得柳。

▼咳,咳,然後不小心擁有了兩組那樣→這無線鍵盤相當好用,想要上個廁所思考一下人生方向的同時又想同時享受音樂不間段的快感,此時就可以把鍵盤扛進去即可輕鬆寫意的切換上下一曲。

▼之後就是重頭戲。(還要站高高拍好累,而且三不五時還有路過的)


▼把他掏出來擺在桌上大概是這副德性

▼開箱過程中最過癮之處大概就是褪去這一層的快感。這不織布套很好用柳,我連Macbook的都還留著,當作最佳保護衣

▼阿魯米材質,此等精工製藝,豈能嗯嗯啊阿幾字帶過啊!,又尤其這腳架,要支撐龐大的唉麥克實屬不簡單,而且這無段式卡榫讓你輕鬆寫意的不費任何功夫即能調整螢幕角度,讓你不管是坐的正經八百,正襟危坐、亦或是慵懶的癱坐在椅子上,都能夠很快的調整到最佳角度、真想按個讚(FB毒癮 )

▼蘋果標誌底下的洞洞鐵片裏頭內含四座DDR3插槽

▼全貌圖

▼剛剛提到的腳架再來一張,也是我很喜歡 iMAC 的角度之一

▼背面也是相當優秀,從以往的黑背,改成全機鋁合金、有助於散熱,所以使用後機背微溫是正常現象。

▼POWER BUTTON,很孤單的隱身於此。(正面看不到任何紐)

▼愛麥克內建的埠,左起:音源的輸入和輸出(但對於木耳的我而言,內建的音效就不錯了)、USB給了四組,但不知道是不是有提供 Firewir800的關係,所以USB僅提供 2.0(這點我蠻訝異的),再來是外接螢幕需要使用的Mini display port、最右邊則是網路線孔

▼正中間的是電源孔,腳架上也挖了個出線孔,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偷輕!

▼另一個角度再來一張,電源孔的上方是揚聲器,可是電源孔下方的小洞,俺不知道耶

▼自己非常喜歡蘋果對於Detail的苛求。

以上雖然是已被開箱開到見怪不怪的開箱文,
但還是秉持著分享的心情share給各位!
讓諸多沒接觸apple的人也能知道它的好,讓它些已經是apple用戶們能夠一起討論與研究!感謝!
圖文部分皆完整發表於自己沒有營養的 blog(並非騙人氣手法,不喜勿點)
http://www.wretch.cc/blog/xfp4oqu01/4452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