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rry 實在太強了! 其實我早想這樣子做了, 但是當時的打算是把 macmini 做主機 server 並且當作 media center (省電又安靜). 不過因為這樣子必須先購買一台 lcd tv.. 然而在買了雜牌的 lcd tv 之後就已經無任何的經費買下 macmini.. 所以後來有點考慮買 xbox 來改裝作 media center.
然而做了比較之後, 發現早先版改 xbox 的軟體都有問題, 雖然支援 codec 甚廣, 畫面卻還是不怎樣, 而且中文字幕也要修個半死. 直到看到 jerry 這篇 (眼睛一亮!).. Jerry 兄肯定花很多心思在這台 xbox 吧! 無論中文化, 介面, 甚至連接的 ip 修改都搞定了. 我還真希望哪有那種改機一次解決 xbox 改機那我只要付錢就好的服務呢! (問到最後是沒有.........)
然而在 mac 來之後, 我把外接盒換成 z 開頭的那個鐵銀色雙規的盒子裝燒錄機.. 應該說效能明顯被晶片拉下來, 燒錄頂多只有 2.4x 左右. 甚至在 pc 上常有找不到機器或者燒錄壞掉的問題. 而另一顆 usb 2.0 的硬碟, 則因為搶資源, 只要有硬碟, 他燒錄器就掛, 只要燒錄器先插入, 硬碟開啟之後 windows 在讀取時候, xp 會死當. USB 卡是 NEC 擴充的, 跑 K7, ASUS 主機板. 然而只要有另一個 usb 的儀器 (三個裝載便宜的四孔 usb2.0 分裝器), 只要不插入分裝器的電源什麼都找不到, 插入之後只能一次驅動usb滑鼠與硬碟或者燒錄器其一, 三者並存 = 死當. 不知道是 nec 晶片濫, 還是 xp 濫? 還是單單這便宜的四插孔濫, 東西就是無法全速在 xp 下.
然而, baufflo 晶片的黑騎士放入 usb2.0 的 ibook 會找不到. 使用 z 牌則可以找到, 但是燒錄 usb 2.0 規只能走 2x ~ 2.4x, 走 firewire400 則可跑 4x 以上而且速度很穩. 倘若是跟著硬碟一起跑, 甚至可以從硬碟 usb2.0 直接燒入 dvd 燒錄器的 usb 2.0 口. 倘若兩者一個接著 usb2.0 一個接著 firewire 400 更快!
得到的結論是: 1. usb 2.0 根本沒有保證頻寬, 而且互相搶資源, 而且 xp 常常會無法關碟作業 (尤其是隨身碟跟硬碟在 xp 下). 2. usb 2.0 速度似快似慢, 只要較弱一點的 cpu 馬上感覺出來! 甚至有找不到, 當機 (不當拔除, 再度插入後會找不到). 3. usb 2.0 耗電太大的產品多插一點, 會導致當機或者找不到. 甚至外接擴充的分裝器也是一樣. 甚至也有內部 usb 2.0 介面晶片與外接擴充器甚至 usb 2.0 配備的硬體上出現衝突的可能. 選擇必須慎重. 4. 雙規 usb 2.0, firewire 外接盒, 問題頗多, 而且相容性有待觀察. (我就換了兩個).
得到 mac 方的結論是: 1. 雖 cpu 速度較低, 但是穩定度較 pc 高. 2. usb 2.0 支援反而 mac 比 pc 好, 在拔除與插入時的辨認亦比 pc 來的精準好用. 不會有找不到或者卡機事件. 但是 mac 依然有拔除後再度插入找不到的問題 (偶爾). 3. usb 2.0 速度不定, 雖可當住 xp, 但是 mac 依然會有時候變慢很多, 尤其是東西在那顆外街硬碟快滿時. 建議還是跑 firewire400, 800, 因為 400 跑起來就明顯的比 usb 2.0 在 xp 上快很多了. (尤其你資料量大, 每次都傳個 6 gig 的 dvd 檔案看看). 4. 因為我只有 firewire 400, 所以無從得知 800 效能. 不過個人觀點, 除非只給 mac 用, 雙規是必然的. 但是雙規的晶片必須慎選. 我因為換了雙規, pc 端燒錄就被醃了大半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