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zy Things wrote:
這部分蘋果是直接在晶片上加進Media Encoder來針對大部分macOS剪接軟體會用到的中介格式ProRes進行最佳化
一顆編碼晶片搭配Youtuber純轉碼吹出來的東西。
就算是影片剪輯,也要在「完全沒掛處理」的情況下才是用這顆晶片
(偏偏Youtuber就是這樣測)
只能說宣傳策略真的很強
盲目果粉信仰也++
雖然過陣子又會發現,奇怪幾年前不是已經打趴 Wintel 了嗎? 怎麼好像又......??
geniesjan wrote:
一顆編碼晶片搭配Youtuber純轉碼吹出來的東西。
就算是影片剪輯,也要在「完全沒掛處理」的情況下才是用這顆晶片
(偏偏Youtuber就是這樣測)
我前幾年去中影處理影片整個中影調光室都是V-Log收ProRes處理,去顏社常合作的調光工作室做影片調光時,也有發現他們工作流也是達文西+ProRes。
ProRes這一整個系統在影像錄製器系統也是標準之一了,所以行銷很強沒錯(因為顯示效能完全沒到那水準,卻刻意將3090降瓦),但實際國外的跟國內一大部分電影或短片影像工作流的確是轉ProRes,或是原生就是ProRes。
此外,現錄影機主流內建的HEVC、H.264 Media Engine全部支援,這些都是M1 Ultra單獨影像處理器能發揮作用的(將這些高壓縮格式轉換爲ProRes,在進中影或其他調光工作室時,他們不太收H.264、HEVC等等,所以要預先轉換)。
然後你說的沒錯,脫離調光、影像輸出、輸入、剪接、降噪等等會用到神經引擎與獨立的Media Engine後,包含3D影像或是影像合成處理M1 Ultra的顯示卡效能只能說可笑。
Mac的排序依然是mini > Studio > Pro
可見Pro還是歸類於最頂級
字面上意義確實 Studio 也沒有壓過Pro字眼
今年新出來的Studio線
是內顯+不追求mini的極限體積的一種新區間
定價在台幣10w左右 = PC的電競工作機
是一般專業用戶的預算
Pro線則是以一種決定性的差異做出區隔
這個決定性差異
顯然就是外顯了(而不是膠水)
一個有外顯甚至多張外顯
一個是膠水
如此一來 Studio 和 Pro的區隔會很鮮明
(價格也會很明顯)
但問題來了,顯卡要繼續用AMD? 這樣Pro的主角便不是Apple
很尷尬啊 (這也說明了蘋果有他的包袱,和PC DIY這種誰強誰上的環境是不一樣了)
Apple自己做外顯? 這應該是個大工程
包含M系列要支援外顯可能都有問題(而且還牽涉到一些M本身優勢的問題)
所以M1系列乾脆作罷
不管GPU了
看來是不會有M1的MacPro了。
大家期待的旗艦對決估計是延後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