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入手Mac mini server的人,有人把它當server用嗎?

knift wrote:
目前當ap的問題不在dhcp,可以拿到private ip,但是出不去,再研究看看,
另外,Giga網路非常好用,尤其是家庭內傳影片,現在720p的影片動不動都是4、5g起跳,
用100m的網路真的會傳到哭…


原來你是說區域網路,我還以為你要當成家裡親人們連上isp的無線網路分享器而已,這樣家裡互相傳檔的確又快又方便,只要雙方都有11n,會比普通網路線還快XD

100m理論速度大概12MB/s,實際速度可能10MB/s而已
11n的理論速度300m大概36MB/s,看別人實測大概1xxm,實際速度大概1xMB/s吧,不過至少比100m網路線快
接cat6e線的話1000m理論速度120MB/s,比硬碟還快,不曉得實際傳檔案速度是否真的把硬碟速度給吃滿?
如果網路傳快成這樣的話,那USB3裝置也可以省下不必買了XD
knift wrote:
雞婆一下,我覺得指令跟linux都差不多耶,
隨手打個sudo nano xxxxxx都可以直接編設定檔,
如果有Linux的底子,個人覺得在上手會很快…

呵呵~~ 多謝啦!
這樣的經驗分享對我很有用
knift wrote:
你自己想一想,跑xp開網芳分享檔案、印表機算不算server?
網芳不就是SMB server?印表機共享不就是print server?
so what?

呵呵~~~
我同意這些就功能面來看都可以算是server
例如我的NB開機後就啟動Apache和MySQL
但這僅是為了工作方便
就用途面來看,我還是不認為我的NB是server
雖然它有啟動Apache和MySQL,但so what?
所以是不是server還是取決於主人想要怎麼使用它
因此這問題還是需要由人來回答

若您有興趣由硬體或軟體的角度來界定什麼是server?什麼是desktop?
歡迎您提出來和大家一起討論看看
我的觀點就簡單多了
主人想把它當server且它實際上也依此用途運作
那它就可以算是server
只是想架個server當然要評估很多因素
任誰也都不希望珍貴的資料或重要的應用時刻發生問題
也不會希望買了一台電腦當server結果只能用一年

小弟比較有興趣的是會開機24小時的server
例如 web server、mysql server、mail server...等
包括網友拿來當BT機 整年不關機也都算
因為BT甚至比web、mysql還要操機器哩

小弟我自己曾用過準系統和一般PC架server
(這些server命運不好,沒有冷氣房和無塵室可住)
人不在就不開冷氣,更不用說有灰塵了
結果準系統散熱不佳
一般PC和準系統都不耐操,大約一年就掛了
後來買了一台二手的IBM伺服器
迄今用了三年,仍然頭好壯壯

只是Mac mini server這麼小的體積
雖然蘋果把它定位在server
(據說用料跟Mac mini差不多)
但我仍不免擔心它不耐操或是會有散熱不佳的問題
加上Apple只保固一年(除非加買AppleCare)
但Mac OS X Server整合度高似乎值得期待啊
所以才會希望有用過的網友分享一下架站的心得/經驗
或是請想入手這台架站的網友分享一下看法囉!

mig33 wrote:
就您的經驗來看,雖然Mac OS X Server和Linux是不同的東西
Mac OS X Server的好處是整合度高
但已經習慣Linux的人再摸Mac OS X Server
例如想微調 httpd.conf 的設定時
是不是跟 Linux 下差不多呢?
例如:到 /etc/httpd/conf 目錄下用 vi 編輯即可?
當然,除了用 vi 之外
Mac OS X Server若有提供自己的設定方式且更簡單
(意思是 vi 和 另一種方式兩者都可以)
當然是更好啦!


小弟還得再強調一下,目前還未入手,若以原本 iMac 上的 Apache 為例,
其實是差不多的(當然可以手動改設定檔)~因為都是 Apache 嘛~不過
路徑卻不一樣... /etc/apache2/httpd.conf, 當您利用 GUI 修改設定後,
httpd.conf 內容也會被自動修改。

真正不同之處,其實指的是 Kernel 與系統架構和 Objective-C 的 message-passing
設計與實作等等都與 Linux 大大不同,一般 User process 的程式很難看出什麼差別,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說很像,但小弟覺得骨子裡根本大不同的原因!

也許再舉個例子,這幾年來 Linux 系統內 DBus 的實作目的,小弟個人認為與 Mac 上老早就有的 lanuchd 關係不小,這種非透過 window system event 來跨 process 的 message system,可以建立軟體與軟體間的標準介面,否則光靠 window event,整個系統非常容易會 dead lock,因為每個軟體都在做修改,各玩各的,最後就是做整合的人超痛苦。

Apple 在系統開發上的努力也決非一般人眼中只是有好看的 GUI 罷了,像是 XNU (Mac OS X Kernel) 為了解決 context switch 的 performance 問題,如何從 microkernel 演化成 monolithic kernel,還有如何玩弄 system call 轉化為 IPC 等等.. 內部跟 Linux kernel 完全不一樣,從最基本的設計理念不同到整體系統架構差異,許多都很令小弟很有興趣想深入探究!

小弟在 Mac 上也入門未深,以上一點個人淺見分享~
Rintarou wrote:
真正不同之處,其實指的是 Kernel 與系統架構和 Objective-C 的 message-passing
設計與實作等等都與 Linux 大大不同,一般 User process 的程式很難看出什麼差別

Apple 在系統開發上的努力也決非一般人眼中只是有好看的 GUI 罷了,像是 XNU (Mac OS X Kernel) 為了解決 context switch 的 performance 問題,如何從 microkernel 演化成 monolithic kernel,還有如何玩弄 system call 轉化為 IPC 等等.. 內部跟 Linux kernel 完全不一樣,從最基本的設計理念不同到整體系統架構差異,許多都很令小弟很有興趣想深入探究!

感謝您這麼詳細的分享

如果小弟沒誤會您和其他網友的分享經驗
關於Mac OS X Server可以這麼來看:
(1)就架站工具來看,Mac Server跟Linux差不多
 (雖然路徑可能略有出入,但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這部份如果已經熟悉Linux,也跟著比較容易上手Mac Server
(2)如果想寫Mac OS系統上的程式,則跟Linux頗有差異
 這部份Mac OS的系統架構和Linux就大大不同,要上手需再花時間努力了

再請教一下,Objective-C和GCC都同時存在Mac OS X Server中對嗎?
所以一些Linux上的程式可以在Mac上用GCC順利的compiler?
反之,Mac上的程式(尤其是專屬Mac的)就要用Objective-C來寫,且不容易移植到Linux?

不知我這樣的理解是否有誤呢?
謝謝!
mig33 wrote:
...
再請教一下,Objective-C和GCC都同時存在Mac OS X Server中對嗎?
所以一些Linux上的程式可以在Mac上用GCC順利的compiler?
反之,Mac上的程式(尤其是專屬Mac的)就要用Objective-C來寫,且不容易移植到Linux?...


是的! 一般俗稱 "The Power of UNIX" 的這些GCC編譯的東東 (Unix software), X-Window下的軟體, Mac OSX (不一定需要server版) 都支援.
嫌抓source code, gcc編譯安裝麻煩的話, 請愛用 FINKFink Commander

mig33 wrote:
再請教一下,Objective-C和GCC都同時存在Mac OS X Server中對嗎?
所以一些Linux上的程式可以在Mac上用GCC順利的compiler?
反之,Mac上的程式(尤其是專屬Mac的)就要用Objective-C來寫,且不容易移植到Linux?

不知我這樣的理解是否有誤呢?
謝謝!


1. Objective-C和GCC都同時存在Mac OS X Server中對嗎?

正確的說法應當是在 XCode 的 Package 當中,但 Leopard server 是否有內建,小弟就不清楚了。

2. 一些Linux上的程式可以在Mac上用GCC順利的compiler?

是否可以順利 compile 與程式本身所使用的 library 有很大的關係,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 Fink 與 MacPorts 這類 Project 來提供很多在 Linux 早已有的但 Mac 上沒有的 Library。

(以上說法很不精確,很多程式若沒提供 configure.ac 可能連 configure 都有問題,雖然 Mac 上也有 autoconf/automake 了,但仍有太多 open source 偷懶自己寫 Makefile,也根本沒考慮到 Mac OS 環境,自然會有許多 Porting 上的問題,這種問題相信處理過 cross-compile 的人都會感到頭痛,十多年了也沒什麼改善~)

3. 「Mac 上的程式就要用 Objective-C 來寫」這句話是錯誤的,
Objective-C 其實是建構在 C 語言再加上一個 Message-passing 的 runtime library(/usr/lib/libobjc.A.dylib) 來完成的,並非所有 Mac 上的程式都一定得用 Objective-C 來寫。
之所以有這誤解的原因是大多數人都在 GUI Toolkit 這一層之上寫應用程式,而這其實也正是 Apple 所希望的。

4.「Objective-C 寫的程式不容易移植到 Linux 上」也是一般人會有的誤解,
因為 gcc 也支援 Objective-C 了,請參考

http://gcc.gnu.org/onlinedocs/gcc-4.3.3/gcc/index.html#toc_Objective_002dC

http://blog.lyxite.com/2008/01/compile-objective-c-programs-using-gcc.html

gcc compile Objective-C 沒問題,若只是單純的 glibc 的程式,在 Linux 與 Mac 上的移植很簡單,但真正的問題是程式本身所使用的 API(SDK) ;好比說在 Mac OS 上所使用的 GUI Toolkit 在 Linux 上根本沒實作~ 才是無法 Porting 到 Linux 的真正原因~

問題的根本並非在 Language 本身!別忘了 C/Obj-C 仍得編繹成 assembly code, 最後才組繹成 ELF binary (ABI),Apple 在這一個層次玩了很多有趣的設計,很值得對 Memory 裡究竟長什麼樣有興趣的人研究!
可參考

http://www.algorithm.com.au/downloads/talks/objective-c-internals/objective-c-internals.pdf

http://developer.apple.com/mac/library/documentation/Cocoa/Conceptual/ObjCRuntimeGuide/Articles/ocrtHowMessagingWorks.html

http://developer.apple.com/mac/library/documentation/DeveloperTools/Conceptual/LowLevelABI/000-Introduction/introduction.html

~以上一點資訊分享您參考~
Rintarou 兄:
感謝您這麼詳細的解釋並提供許多參考資料
我想對Mac OS X Server的初步瞭解得到了豐盛的答案
十分謝謝您!

以上是針對作業系統的方面而言
小弟剩下的疑問是針對硬體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以Mac mini server的用料和這麼小的體積
放在家裡,無冷氣、有灰塵,終年不關機的情況下
這麼使用的話,"估計"是否耐用呢?
它是否很可能撐個一年多(過保固)就壞了
因為就我個人之前使用PC的經驗來看
我認為體積小的電腦不適合當server用
例如我以前用過準系統架server,天熱時常當機
後來就算讓它退役了,但恐怕體質也傷到了,用一年多就掛了
改用一般的PC架server 雖不再有天熱當機的問題
但連續運轉了一年多之後,也因不耐操而掛了
另一個我的經驗是買過的一台NAS,也是一年多就出問題
拆開看是風扇不轉了,換個新風扇就好了,所以NAS算散熱問題
雖然我沒給它們冷氣房和無塵室
但我一定會照標準的三孔接地,並加上穩壓器

我知道這將會是個沒有客觀準則的答案
畢竟硬體什麼時候要壞是說不得準的
但還是可以就"機率"的角度來"評估"
舉例說大家喜歡買日本製不買大陸製是因為大陸製比較容易壞
這就是大家心裡已經以"機率"的角度來"評估"日本製的應該較耐用

另外想請教有多少人會為這台Mac mini server購買AppleCare
有人是這麼說的"阿婆保佑 有買有保佑"

註:手上有Mac mini server要賣的某些(少數)人請克制
不要一碰到有人想討論它是否可能耐用就疑神疑鬼,謝謝!
若這話有冒犯,先在此謝罪!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想在 Mac 上玩 GNU/Unix/Linux 程式,是相當簡單愉快的事情。

其實老美的 hackers 和 programmers 早就一大票一大票從 Linux/Windows 跳到 Mac OS X 上去了。

所以很多這方面先進的 projects 都是在 Mac 上開發的。

目前最棒的套件管理程式是 homebrew, 而不是早年的 fink 或 macports,

而且只要一行安裝指令就可以搞定。

請見 http://github.com/mxcl/homebrew
mig33 wrote:
我認為體積小的電腦不適合當server用
例如我以前用過準系統架server,天熱時常當機(恕刪)


我個人使用過 eeebox 架 server
只跑一些我測試用的站, 還有一些監控程式, 外接硬碟samba分享等等
放在頂樓...離屋頂只有50公分, 很熱

買來差不多一年了吧, 沒有關機過
最長的 uptime 是一百六十天左右, 這中間沒關機也沒當機
後來是因為停電所以不得不關了

我是沒有太操它, 所以這經驗僅供參考
剛好這次的 Mac mini server 體積, 閒置耗電都跟 eeebox 不會差很多
所以我想表現應該不會太差

我猜想這台Mac mini當server的穩定性, 關鍵問題在你要它做什麼
如果又要當 server 又要玩遊戲又要上網打報告, 或許表現就會受到影響了

ps. 還是比較習慣 server 只有黑黑的命令列....Mac摸索適應中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