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大家事事如意

Devin1927 wrote:
不知道您是否是眼科醫...(恕刪)


您所提出的症狀跟用哪個牌子的電腦沒有什麼關係。並非用 23 吋的螢幕就會比用 27 吋來得安全,而說到螢幕的亮度,這是自己可以調的,也是應該自己去調整的。與其說這是硬體的問題,倒不如說這是衛教宣導上的問題。用大螢幕比較容易發生的狀況是頸椎的問題,但是也一樣應該歸咎於衛教宣導的不足。

綜觀整個討論串,其實您是以自身的需求(或是希冀)為出發點,而並沒有將其他客觀因素納入考量的範圍。已經很多朋友列出您思考上的不足,故不在此一一列舉,只列出兩點:

A. 全球市場上有多少人跟您有同樣的需求?大部份的人其實對電腦的使用概念並不佳。一個連防毒程式都不知道怎樣去 update 的人,如何奢求他能夠自己更換零件?電腦壞了,直接載到 service center 去,誰有時間去自己做 troubleshooting。升級?好歹也要知道自己換的東西到底有沒有比原來換的東西高級吧!就怕買了個 AMD 的 cpu 想要裝到 Intel 的主機板上... 所以出個讓個人可以更換零件的電腦對大部份的人來講,是沒有其必要性的。

B. 蘋果公司有沒有能力在中階款上賺錢?多推出一款電腦,代表著要重新設計一個賞心悅目的機殼(ID),屆時新的作業系統要多測試一種 configuration (R&D),Apple Store 跟售後服務人員(HR)要針對新款電腦多一套訓練方案,備料要多一套出來... 如果要做的話,那要長期的做下去,所以新的產品線也要有定時的 upgrade,這些都是無形的成本。問題來了,我多賺的錢相較於我花在這上面的精力是否值得?很顯然,蘋果認為在這個時間點上,並不值得。如果給消費者的自由,是建立在自己贏利上的犧牲,大部份的廠商是不會這麼做的,也不是蘋果一家的問題。

之前說到環保零件要便宜一點,很不幸的,環保零件都比較貴,所以除非政府有補助,買非環保材質的東西反而便宜。人家研發出環保材料總是要有回收的(大部份環保相關專利是由德國掌握的,德國的生活消費也不低啊~)。



Devin1927 wrote:
只要把iMac的螢幕...(恕刪)

有人買是一回事,但是實際上市場的情況可能又完全不同了
我前文也有提及

蘋果以前也不是沒做過中階桌機
不過看看過去他們的銷售就不難明白,iMac系列還是比較受歡迎
拉出更多的mac產線,分散了消費者,其實不但不會降低零件售價,反而升高了單機成本

如果為了出一個無螢幕中階機種,雖然整體銷售量可能會提升,但是單價和成本卻因此提高了,得不嚐失




Devin1927 wrote:
若是有中階的主機,也許自己diy osx86的人或買什麼pystart盜版蘋果的人也許會少一點吧~...(恕刪)

回應一下您前面提到的內容
Psystar 只賣掉了768台機子
http://www.pcworld.com/businesscenter/article/183386/psystar_sold_just_768_mac_clones.html
這真是少到可憐的數字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20202020
Devin1927 wrote:
好吧∼我想真的是我搞...(恕刪)

樓主, 回到您一開始的主旨, 您所謂的中規是沒有螢幕的iMac嗎? 小弟才剛開始使用蘋果的系統, 不過, Mac Mini 高階 跟 iMac 低一點的處理器都可以是2.66GHz, 記憶體也都可加到8Gb (iMac 可到16Gb...!) 顯示卡低的也是9400M (當然iMac的可以比較好HD4850...) ... 小弟只是想指出, 這些差別在一般使用者來說, 沒什麼感覺吧? 如果你要開影像處理, 3D繪圖跑AutoCAD之類的話, 您因該也不會用以上規格的PC來用阿.
從一個才剛從PC (15年資歷左右, 還很嫩)進入Mac世界的使用者來說, 目前感覺到Mac給我的愉快是速度, 即使是剛入手規格一般的MacBook Pro, 它就是比我的Vista桌機快... 這因該是軟體上的問題. 小弟拙見, 硬體跟軟體何在一起的使用者感覺才是的重點. 硬體再強大但碰到不好用的軟體, 只會讓你想砸機而已.
我也曾經很排斥使用Mac系統, 但真的, 這個系統用越久, 真的是越喜歡阿.
Apple不只是一個品牌, 個人覺得是一個經驗, 一個口碑. 用對的心態去面對它, 真的覺得他很可愛 (除了價錢以外...)
Devin1927 wrote:
好吧∼我想真的是我搞...(恕刪)


我從頭看了一下討論,你並沒有搞錯什麼事,只是你遇到了舉世皆有的Apple fanboysm。這些人雖然只佔Apple使用者的少數,可是聲音確充斥大部份的討論區。他們的原則和想法很一至,只要是Apple沒有的都是不須要或是不好的。Apple的設計如果有不符合你需求讓你困擾的,那就是你的錯因為"你沒有放棄PC的思維"( 儘管你最常用的是SUN的工作站)。螢幕的大小和眼睛的舒適程度的部份,我以一個iMAC24的使用者的角度認同你的說法,越大的螢幕需要越寬廣的桌面來保持長時間使用下眼睛的舒適感,尤其是和螢幕的距離。這和面板是TN/IPS/MVA哪種技術無關。相同的道理,到電影院觀賞電影,除非顧客堅持要入場,否則一般都會淨空前三排的座位,因為大部份的人近距離長時間觀賞大螢幕是非常痛苦的事。

電腦和作業系統都是為人服務的,你應該挑選最符合你需求的設備,如果蘋果的現有產品線沒有你要的,那你還是可以挑選其他平台的產品。OSX沒有那些fanboy說得那麼神那麼"人性化",你到台灣蘋果網站看一下銷售排行榜,嘴巴(討論區)說不好,身體(實際銷售)卻是很誠實,就是最好的寫照。OSX的stack還是以UNIX為架構核心加上Apple自己的GUI,底層driver的開發還是由硬體供應商提供而非蘋果,所以廠商開發OSX的driver支援度低落到你無法想像,全世界市佔率只有5%的結果就是,當你在其他平台享受那些你認為跟呼吸空氣一樣理所當然的功能,在OSX下卻是七零八落,沒有GPU的H.264的硬體解碼已經講到爛,GPU硬體編碼加速大概也不用想了,連Apple自家的藍芽鼠配對會無故消失的問題從10.5.x開始的更新都說解決了,但各大討論區還是很多人回報還有問題。更不用說很多周邊裝置一插上去會發現在OSX下連動都不會動,蘋果沒有bootcamp去抱微軟的大腿,市佔率只會更低,第三方廠商本來低落的driver支援度會更糟。

如果你真想想嘗試一下OSX這種UNIX-like的作業系統,試一下在你的PC下跑ubuntu這類OS,如果你使用command line而不是GUI,那你大概可以了解OSX也是類似。

如果你跟我一樣,使用那種OS都無所謂,只是喜歡它擺在桌上當裝飾品很好看。那我有一個良心的建議,其實賣場都用蘋果燈,也就是俗稱的黃光,照射展示區,它會讓所有東西看起來柔合,散發迷人的光澤。等你買回家放到白光下就知到,它的外觀其實沒這麼迷人啦。
對於一個把iMac當Mac mini的使用者而言 其實沒有螢幕真的還蠻不錯的
PS. 因為我的iMac螢幕掛了(C2D 17"白色壓克力款) 不過目前一切使用正常 所以只好外接螢幕來使用

回到樓主的問題 其實我當時考慮買iMac時(那時已經有一台G4 Mini)
其實價錢跟直接買一台Mini 加上如螢幕鍵盤滑鼠WebCam等已經差不多 (螢幕好一點+原廠鍵盤滑鼠)
但是主機的效能+硬碟空間+記憶體....確會增加不少 所以....

所以 一台拿掉螢幕+....的iMac 你覺得該賣多少才會讓人覺得超值?
而這價錢又不能太接近mini....

我只能說 iMac跟Mini 其實都粉超值啦....所以沒有中階機種的空間了.......
MAC的邏輯很奇怪,但是奇怪的邏輯,讓MAC大賣

90年代一堆產品線的PowerPC,搞到APPLE快倒掉

SJ回來後,"砍掉重練",當初iMac233/32mb/4G/cd-rom一台多少?
周邊加一家一台要五六萬!那還是一台沒有floppyˇ的機器
為了iMac還買一台兩三千的usb floppy

然後一台很陽春的撥放器賣的更好,只因為很陽春但是很人性化
(不過也會當機)

品質問題,確實也從此開始,第一批的iMac跟BWG3多少都有些問題存在

===========================================
要省錢,請買mini,就算自組加上軟體費用不會更便宜的
更不用算電費,一個月可以省幾百塊
Mac 的邏輯很奇怪,為什麼就不能有中規一點的桌機呢?


因為

Mac.....

......Think Difference.

她很早就告訴你了
這久解釋一切
其他免談了
gate2 wrote:
我從頭看了一下討論,...(恕刪)


又一個鬼扯兼亂扣帽子的來了。

關於螢幕的尺寸問題,前面已經說到很多了,還是硬要拿電視電影等來作對比,實在是不知道在想什麼!
電視,電影,假設100寸大小,你一眼要看的就是100寸全範圍,除非你指針對電影畫面的一部份觀看,所以會有距離的問題。
各位用大尺寸螢幕的,每個都是把文件或是網頁放大到螢幕滿版來觀看使用?
再說一次前面說過的,同樣一個文檔或是網頁,在15"/17"/19"/20"/24"/30"下,只要點距差異不是這麼大,基本上可以說是完全一樣的大小,只是大尺寸螢幕在這個網頁或文檔的旁邊留有空間。
而您所謂的大尺寸螢幕造成的視覺不舒適感是從何而來的?如果說尺寸大造成您的視覺不適,我可以肯定是你的使用方式有問題。
有人會覺得辦公桌太大張,視覺上不舒服,容易疲勞,所以坐小張一點的辦公桌就好?
有人會覺得在製圖桌上繪圖不行,覺得太大張,拿個小畫板來畫就好?
一張餐桌,給你一次放8到菜,你會覺得這樣不好,想要小一點的,其他放不下的菜先放地上?

至於哪個品牌,哪個系統,愛用哪個去用哪個,也不關旁人啥事。
但既然想拿來討論,就不要自以為是的固執想法,那就自己關起門來,躲在被窩裡慢慢想就好。

而且~如果最開始的問題,大家講的您都不能接受,那也請您一視同仁,想想自己提出來的論點是不是站的住腳。
拿樓主的問題(Mac 的邏輯很奇怪,為什麼就不能有中規一點的桌機呢?)反問一下(Sun 的邏輯很奇怪,為什麼就不能有一體化的桌機呢?)。

那麼我是不是可以說:因為您只認識Sun所以拿它出來講!您也不過是個您所謂的Sun fanboysm。

hjack wrote:
90年代一堆產品線的PowerPC,搞到APPLE快倒掉

SJ回來後,"砍掉重練",當初iMac233/32mb/4G/cd-rom一台多少?
周邊加一家一台要五六萬!那還是一台沒有floppyˇ的機器
為了iMac還買一台兩三千的usb floppy


當時幾乎都是對外授權而不是Apple自己做的,如U-MAX就是
跟現在"中規一點的桌機"的感覺很接近,不辛的是````它賣出的量也很爛

如果Jobs沒回來的話,應該保證就是倒掉沒錯-----

當時(2000年)iMac400/128mb/6G/dvd-rom賣價為NTD$45k
且也是要再花錢買usb floppy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