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大家 電腦這種東西 以後還是買一般的就好了,品牌整機也比這家便宜一半不要再被這種賣造型的公司給賺了,反正他看不起台灣消費者,那幹嘛還要繼續讓他賺又要受他的氣連一張折價單跟道歉都沒有另外滿嘴假道學的鄉民 請不要再PO 文了
+1我個人的看法:1, 訂的人都是"貪小便宜"? 把所有人都標上同一個標籤, 這認定還真是頭腦簡單的認定快2萬元,並不算便宜!這也是得知消時我們幾十個人的辦公室下訂的只有2人我訂的因是為了我的iPad, 從美國開賣第一天拿到後,我只知道用PC來update, iPad常常當機用台apple應該會比較方便一點, 既然比較便宜,我當然會想買一台他是因手誤而只賣1元嗎???我下訂的時後腦中認為"故意的"比"標錯價"的可能性更大2, 沒通知更改訂單內容, 本來就不應該像很多人說的, 我就不多發表意見過台灣的法律大多屈就於財團跟公司, 若他們(部分消費團體與法官...等)會說這沒違法我也不會太意外當現在網購已變常態每年交易額(連不景氣的這兩年)都持續大幅成長,請不要再用鴕鳥心態來看這些事件!過去已發生太多標錯價的事情 (如果這件事也算是) 若法律不保障消費者廠商拿這些惡劣手法來衝產品知名度, 衝業績, 那以後一定會變常態那請問誰來保障消費者?台灣在衝資訊大國時, 錯誤與不當判決可是會扯後腿的!!!很多人都知道的例子, 類似的例子若發生在美國, 歐洲人家是如何判的(更何況是不便宜的19,900)3, 剛打給Visa發卡銀行, 已被預扣NT19,900,不過廠商尚未請款(因為週末+大量訂單??)基本上他們是不可能跟VISA請4萬7千多塊的,因為消費者並無同意之行為若他們請款成功, 那銀行跟廠商都會犯法我倒是想看週一, 或週二(美國的週一) 他們的回應是如何4, 請眾家大大多努力吧, 把這新聞多post到國外新聞網站大廠商封鎖新聞的是常有的, 舉一個上個月的例子Google Mail 被病毒入侵, 病毒在一些 server 間傳來傳去, 好幾天束手無策他們的CSO還找一些資安大廠詢問對策, 一些 G Mail users都受其害請問哪一家美國新聞報過???Ellen De Generes 在iPad剛發售時在節目中糗了iPad一下竟要被逼公開於節目中道歉大廠商壓迫人封消息的事,知道內幕的人應該就知道是常態(病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