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想要有fusion drive的效能,不用買新mac

bulibi wrote:
承認自己亂說沒甚麼難...(恕刪)
在看了一些ZFS格式優點的網站
要同時兼顧速度與資料安全性也是靠疊硬碟換來的
                              彈幕濃!
想保留修復磁區主要是覺得方便,不然 SSD 的空間拿來做 Recovery 有點浪費。
且我這台是 2008 的機器,如果是 2010 以後的可以支援 Internet Recovery 就簡單多啦!

echung wrote:
如果是 2010 以後的可以支援 Internet Recovery 就簡單多啦...(恕刪)


這個我在安裝的過程中有試過, 也有在介紹安裝步驟的另一文裡有提到, Internet Recovery 不認識 DIY 的 Fusion Drive. 用相關的指令沒辦法 list 或 create.
skiiks wrote:
不要來亂好不好
pokkys文章也沒說誰勝負 引用的是類似使用方式在做技術上比較
只有你在一開始逼人比高下 說誰勝負 誰推翻了甲骨文昇洋 都你在說而已

Fusion Drive技術還未明朗 智慧分檔的能力到哪也不清楚 是能分什麼高下
況且技術不同與消費層次不同下 各有不同應用 技術會有其適用之處
像個人電腦或伺服器差異 資料保存的安全性(多硬碟疊出來的安全性)


先亂的是他吧!來看看這段文字,語氣已經把別種技術批評的不如 fusion drive,拿來比高下的是他不是我。

舉凡Intel ISRT或是者Windows的ReadyBoost都只是這種技術。
Linux裡面的flashcache,或者是ZFS裡面的L2ARC也都只是拿ssd當做cache的技術。
fusion drive的作法是根據資料的"熱度",判斷應該寫在哪一個disk上。


zfs 的環境,後面資料量大多是 TB 在計算的,或是需要極高的 IOPS,這種環境沒有人會浪費時間在那裏搬資料,而是判斷常用資料,移到更快速的媒體上面讓存取加快,除此之外寫入也是有獨立的寫入快取。

使用 fusion drive 的設計方式,今天有 100GB 時常讀取,搬到 SSD 上,然後砍掉硬碟上的資料,明天有另 100GB 要讀取,要先把原來的 100GB 搬回去,然後搬新的 100GB 上來,使用者早就發瘋了吧!也喪失使用 SSD 來提速的意義。

我為什麼吐槽他?別的檔案系統或系統設計不是做不到這種只存一份的設計,但是有別的考量,非不能也,不為也。把別人不做的事情當作不如?只有莫名其妙可以形容。

至於 tiered storage,原廠 data sheet 都宣稱這叫 tiered storage,他卻要說這不叫 tiered storage,拿來打臉只是剛好而已。他可以宣揚他的理念,但是別人也可以把正確的東西傳遞出來。

L2ARC 的話,就當他是 web proxy 來看,第一次要連到國外抓,之後只要到 proxy,而 fusion drive 其實也不能避免這樣的問題,你舉的例子是東西一開始就在 SSD 上,但誰能保證每次我要的東西都會先出在 SSD 上呢?是否有某種 read ahead 機制可以預先知道我等等要讀到,所以先搬到 SSD 上?這目前不清楚,但我想會有人去測試這部分。另外,要是蘋果的演算法非常 aggressive,一定要盡量塞滿 SSD,那麼遇到要搬新的東西上去絕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當然啦這也是要測試後才知道。
lin-san wrote:
這個我在安裝的過程中有試過, 也有在介紹安裝步驟的另一文裡有提到, Internet Recovery 不認識 DIY 的 Fusion Drive. 用相關的指令沒辦法 list 或 create.


我猜是 Internet Recovery 下載的版本還不是最新的,或許(不保證)過一陣子會支援。

因我就是在 Recovery 環境建立 Fusion Drive 並安裝系統的。

原本我 SSD & HD 上各有一個 Recovery ,但裡頭 Disk Utility 版號不同。從 Lion 升上來的是(426),用 10.8.2 全新安裝的是(430),後來我選擇用 SSD 上新的來進行,或許就差在對 Fusion Drive 的支援。



bulibi wrote:
使用 fusion drive 的設計方式,今天有 100GB 時常讀取,搬到 SSD 上,然後砍掉硬碟上的資料,明天有另 100GB 要讀取,要先把原來的 100GB 搬回去,然後搬新的 100GB 上來,使用者早就發瘋了吧!也喪失使用 SSD 來提速的意義。...(恕刪)


不是這樣的,系統不會因為一次讀取就把資料搬到ssd上
下面的測試針對幾個檔案重復讀取,持續1個小時才發現資料搬到ssd


Now, keeping fingers crossed I’ve started the readout of directories 11 to 13 again. After no longer reading from the memory cache it looked like this:

disk1 disk7 cpu load average
KB/t tps MB/s KB/t tps MB/s us sy id 1m 5m 15m
15.06 85 1.25 128.00 220 27.48 1 1 98 0.27 0.51 0.66

Bummer.

Then I keep reading files from direcories 11 to 13 and low and behold after about an hour of reading it looked like this:

disk1 disk7 cpu load average
KB/t tps MB/s KB/t tps MB/s us sy id 1m 5m 15m
128.00 2105 263.18 0.00 0 0.00 2 5 93 0.75 0.67 0.68


from here

fusion drive是消費等級的東西,請不要把伺服器等級的東西拿來比
難道你要拿家裡的小客車來和連結車比載貨量嗎?
garychen1024 wrote:
不是這樣的,系統不會因為一次讀取就把資料搬到ssd上
下面的測試針對幾個檔案重復讀取,持續1個小時才發現資料搬到ssd


如果是這樣,那就不是非常 aggressive,這樣接下來要探討的問題就是是否有資料退場機制,有一陣子很頻繁使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沒用到的資料是否會在背景被默默的搬移到硬碟上,提前把資料從硬碟移走,而不是等到沒空間再移。

garychen1024 wrote:
fusion drive是消費等級的東西,請不要把伺服器等級的東西拿來比
難道你要拿家裡的小客車來和連結車比載貨量嗎?


一樣老話一句,把消費等級的產品跟伺服器產品拿來比的不是我,我只是指出那個人說法有問題的地方而已。fusion drive 我是很有興趣的,但我不會把它神話。
如果是換兩顆新硬碟,
自行安裝,
是否還是要把索引關閉,
TRIM打開?
sudo mdutil -i off
這指令是把索引功能關閉吧?
garychen1024 wrote:
2012 mac m...(恕刪)
鍛鍊
有文章提到用這指令關掉索引但沒說為什麼我也就沒做

Trim 要不要開則一直以來都有不同見解

但我有用 Trim Enabler 成功開啟(有人反應失敗)

目前 Trim 和索引都有開的情況下使用良好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