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New Mac Mini 2018

在這邊靠北價格跟作業系統沒差的人,很明顯就不是蘋果的目標客群啊
MacTu wrote:
Mac Mini 技...(恕刪)


2012 Late
I7 2.3G-4core/4G/ 1T(HDD) NT$25900
CPU Benchmark: 7375

2018 Late
I3 3.6G-4core/8G/128G NT$26900
CPU Benchmark: 8097
I5 3G-6core/8G/256G NT$36900
CPU Benchmark: 11950
I7 3.2G-6core/8G/256G NT$43420
CPU Benchmark: 15140


2018Late I3 CPU效能差不多跟2012Late I7差不多,價格也差不多就是了
(少了一個音源和SD卡,ram變大;就看看能不能再內裝一個HDD吧)

顯示能力,算合理提升到當代水準
2012支援兩個當年27吋iMac (2560x1600 *2)
2018支援一個現今27吋的iMac + 一個4K (5K + 4K)

比起其他產品,整體來說是沒有明顯變貴啦,唯一詬病根據摩爾定律,一樣的效能應該要隨著時間感受到價格下降才對......?
(這時該感嘆這幾年台灣薪水跟不上物價上漲嗎)
Howdy Mate wrote:
有笑點

我也買過MBP, 用過雪豹

大概是我沒用多久吧... 或沒有需要用到Mac專用的App

並沒有很特別的感覺


不不,沒有開玩笑喔,我很認真的,
作業系統好不好用本來就涉及個人的運用領域以及使用習慣。

多數 Apple 長期愛用者,喜歡的不只是 Apple 的硬體產品本身,
OSX 與 iOS 也是一大賣點,如果真心覺得產品硬體沒有吸引力,
又認為作業系統沒啥特別的,那何必要買 Apple ?

個人就是除了上班以外,不會刻意想用 Windows 系統的人,
本來也等 Mac mini 等到一度考慮 NUC,不過如今 Mac mini 已發表,
將會毫不猶豫捨棄 NUC 並購買高階款的 mini,
目前還在思考硬碟要不要客制


wood_0912 wrote:
2012 LateI7...(恕刪)

除了運算能力,還要看CPU支援那些技術
例如intel 6代CPU支援FHD的HEVC硬解,7代支援4K

jedijack wrote:
除了運算能力,還要...(恕刪)


這麼說合理,但

2012年 1TB HDD vs 2018年 128GB SSD
2012年 4GB ram vs 2018年 8GB ram


這種細項就很難比較......
將對大多數人都無感的 10Gb 網卡列為可選項目、但顯卡部分只提供一種且無其他選項;就很明顯 APPLE 要用顯卡來封死 MAC MINI 的應用性與等級,不然就是乖乖掏錢出來買eGPU。
不喜歡?就不要看啊!
mini其實最大賣點是
價錢
現在
這個
優勢




哭哭
2+2=5

wood_0912 wrote:
2012 LateI7...(恕刪)


有人有發現

新版的Mac Mini

時脈與桌上型的一模一樣

或許有很大的機率是採用桌上型的CPU
入門款都不入門了

貴到沒天良,現在SSD這麼便宜蘋果還賣外面三倍價。

還不能自行更換,擺明搶錢。

現在蘋果當自己是LV在賣了。

從前iPhone 兩萬初起跳,現在三萬六起跳。

從前Mac mini 一萬多起跳,現在兩萬多起跳。

連我都有點想換系統了。
老實說最大的問題在於焊死的SSD. 如果壞了, 可能主機板都要換. 我用過的SSD不下十來個. 到目前為止, 壞了兩個(Sandisk, Seagate Pro級). Apple是要強迫使用者買Apple Care嗎? 還有這次Mac Mini皆用65W的Desktop CPU. 散熱機構變得很重要! 因為要求美觀, Mac mini機殼上都沒開洞. 只看到2018Mac Mini後面有一個大的出風口. 但不知從哪裡進氣? 我自己玩黑蘋果, 把Asus H110T/CSM 塞進2012Mac Mini的機殼. 自己再用3D印表機印背板與底蓋. 到現在只敢用Intel 35W的i5 7500T(室溫22-23度, Idle 38-42度). 剛剛才買了Asus H310T/CSM與i3 8100T要換掉 H110T/CSM (只能用2242/2260 M.2 SSD). 黑蘋果玩了好幾年, 一直想買一台正版的蘋果電腦, 所以等新的Mac Mini許久, 看來還是再說吧.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