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MAC MINI M1驚死人的效能跟能耗比

Ronniekuo wrote:
果粉說M1跟內建記憶體的"低延遲"感受得出來,這句話我保持高度懷疑

唬爛唬爛的,我說真的
笑了
PC板就有同樣裝備硬體 只有AMD與intel CPU+各自主板的不同
都能有intel較順這種感覺在神話intel了

硬體延遲更低的Mac肯定反應速度更快 怎會不能說比PC更順?


樓主都親自比較多台級數不同的電腦
在相同軟體下 多種相同指令操作
PC反應遠輸蘋果了
還在那低延遲的比較感受不出來

網路一堆影片也都有系統與軟體操作 蘋果的反應更迅速的比較


真的不用把車版恩怨拿來蘋果版延續 為反對而反對
                              彈幕濃!
skiiks wrote:
笑了PC板就有同樣裝...(恕刪)


有數據嗎?

M1是跑蘋果

PC是跑windows

系統不一樣的情形,你怎麼知道不是系統影響?

繼續唬爛沒關係
geniesjan wrote:
不管你要說系統延遲低還是處理延遲低
資料呀?資料呢?
延遲還是你下指令之後的反應沒錯啊。
不用高速攝影怎麼證明?果粉的感覺是嗎?

你不要讓人笑死好嗎?
一知半解 再拿不同領域項目互相比較 讓人看笑話

看你在問資料 就知道一定是要講 mini 256GB傳輸速度超慢這種話來講
然後就是我解釋你這一知半解 還裝懂拿來比較的時候了
儲存裝置有兩個速度 一個是傳輸速度 一個是IOPS
你大概只知道傳輸速度這項

延遲高低則是要看IOPS

硬碟:IOPS60~80 算整數100 1秒可以找100個檔 找一個檔案要花費0.01秒
傳輸能力200MB/s
SATA SSD:IOPS 8萬 一秒找8萬個檔案 找一個檔案要花費0.0000125秒
傳輸能力540MB/s 用理論值算600MB/s好了
PCIE3.0 SSD:IOPS 24萬 一秒找24萬個檔案 找一個檔案0.000004166666667秒
傳輸能力 3.6GB/s用理論值4GB/s算好了 = 4000MB/s

開一個要讀取一萬個小檔的軟體 軟體大小200MB
硬碟裝找檔案10000(檔案量)/100(IOPS) + 200(軟體大小)/200(硬碟傳輸能力) = 100秒+1秒 = 101秒
SATA SSD 10000/80000 + 200/600 = 0.125+0.334 = 0.484 秒
PCIE3.0 SSD 10000/240000 + 200/4000 = 0.041+0.05 = 0.091 秒

硬碟光找檔就要花掉100秒 要是檔案大小超過200讀檔還要再加時間


人體體感延遲大概在0.03秒為分界 多會感覺延遲 低就無感 (每個人體感程度不同)
3.0 SSD還要0.091秒
差不多PCIE 4.0 SSD IOPS 50萬 能讓時間低於0.03秒以下 無延遲感

然後傳到記憶體要不要延遲 要
再送到CPU要不要延遲 要
一次運算要動用系統軟體多少與資料多少檔案 這些延遲要不要加進去 要

最後就是蘋果在系統軟體的切換功能 下筆畫圖 的延遲體感 遠低於PC主機

geniesjan wrote:
你要想清楚耶,這和960fps有啥關係?

電競高刷是在 系統能處理 人眼能辨識這兩個前提下
不希望因為低刷造成顯示上增加延遲
降低另一個延遲產生的原因
既然電競都把延遲追求到這種境界了
你Mac低刷就不要跟人比延遲了

延遲就是下指令到螢幕反應的差距,唯有放慢速度才能測量出來呀,
照你這麼說蘋果低刷再怎麼低延遲不是都看不出來?笑死。

延遲從滑鼠傳輸,系統,資料傳輸,資料處理,全都會影響
果粉不是最愛說,蘋果也許慢,但比較順。
那除了拍照存證我實在想不出什麼方法證明了

我覺得真的可以建議極客灣做這種節目,看是要測系統延遲還是哪個設計軟體的延遲。
你不要笑死人好嗎?
一整個不懂裝懂
先去看看PC記憶體延遲有多低 再去比較目前最快的電競螢幕每幀延遲有多低好嗎?
兩者延遲速度是懶覺比雞腿
看你拿在一起比就知道又在不懂裝懂了

然後PC記憶體延遲已經這麼低了 結果還會延遲 這是各種延遲所導致
硬體架構 系統肥 軟體肥 主機板線路太長 顯卡位置太遠 記憶體位置太遠

簡單講 如果以電子在CPU與記憶體的行走距離比較
在M1上像是新北去台北的距離 在PC主機板上就像高雄屏東去台北
而且還是來回 蘋果新北去台北再回新北 PC高雄屏東去台北再回高雄屏東


最後最好笑的是講的很有道理
「延遲從滑鼠傳輸,系統,資料傳輸,資料處理,全都會影響」
所以這些事情交給硬體系統軟體處理 我要電競螢幕的低延遲幹嘛?

蘋果仗著超低延遲的記憶體 在流體力學運算快過13900K五倍速度
我要電競螢幕的高幀率看這五倍高速?

講什麼FPS960高速攝影 還不是用60Hz螢幕在剪輯 還是慢動作播放
甚至一張一張畫面剪輯 FPS1的靜態用法
用電競螢幕幹嘛?

牛頭不對馬嘴 風馬牛不相干 八竿子打不著的項目 放在一起比較
這種不懂裝懂程度 真讓人笑死
                              彈幕濃!
Ronniekuo wrote:
有數據嗎?

M1是跑蘋果

PC是跑windows

系統不一樣的情形,你怎麼知道不是系統影響?

繼續唬爛沒關係
笑死 牽拖去系統影響
系統是必要 不是變數啊
不然你能不用裝系統執行Lightroom?
或排除系統影響嗎?

Lightroom都是優先win在最優化的軟體了
還輸給Mac版本的Lightroom

CPU還強過M1
記憶體傳輸也贏過M1
M2 SSD傳輸也強過M1
然後反應輸給M1


樓主都給比較了 網路一堆影片比較結果也是如此
M1推出當時 網路老早一堆測試數據
說延遲遠優於目前PC現在架構組合下的各項延遲了
時間過那麼久 自己去找吧

不相信 不會自己去買一台測試
最低階兩萬內搞定 還比樓主好 CPU是M2了
                              彈幕濃!
某ID既然愛講電競
我就拿電競來講什麼叫做「高速沒幫助 低延遲才是王道」

最簡單的範例就是
intel 1213代 支援DDR4 DDR5板

DDR5有兩倍DDR4頻寬 也就是傳輸速度是DDR4兩倍
「DDR5比DDR4快兩倍」
但延遲「DDR5也是DDR4兩倍」

所以一堆人組DDR4 求DDR4的低延遲拉高幀數
沒人想組DDR5

要想DDR5有效益 頻率要拉到雙倍才有相同的低延遲

目前主流的DDR4 3200 延遲對應的是DDR5 6400
高速的DDR4 4000 對應的是DDR5 8000

DDR5目前主流5600 高速6000 最高速7200
還遠不及DDR4 4000低延遲的效益
只有容量大與頻寬大 以及價格貴(低速的有降到接近DDR4了)


標準的「速度快沒屁用 延遲低才是王道」範本
                              彈幕濃!
skiiks wrote:
某ID既然愛講電競我...(恕刪)


你到底在講什麼碗糕

電競要求的偵數,是CPU和GPU的影響比較大,好嗎?

說到電競遊戲就更沒M1什麼事了

蘋果的系統能玩什麼破遊戲,你說說看
請問樓主用的檢測app是什麼呀?
謝謝🙏
Ronniekuo wrote:
你到底在講什麼碗糕

電競要求的偵數,是CPU和GPU的影響比較大,好嗎?

說到電競遊戲就更沒M1什麼事了

蘋果的系統能玩什麼破遊戲,你說說看
笑了 第一次聽到只有CPU GPU重要 把記憶體排除在外的

遊戲為什麼CPU高頻重要 就是為了求CPU運算即時性 多算幾次讓GPU多個幀數出來
然後CPU高頻運算 也要記憶體低延遲配合 才能做出反應
你可以去看看你熟悉的X86主機
intel 1213代在用末代高頻DDR4 與初代低頻DDR5相比
初代低頻DDR5在同樣遊戲測試上 幀數敬陪末座

----------------------

然後都說這是「速度沒屁用 低延遲才是王道」的範例
講的是低延遲帶來的好處
還在那「電競遊戲就更沒M1什麼事」

全新硬體架構讓蘋果M1在各種系統軟體應用上 獲得更即時的反應
帶來的好處「不僅只遊戲」
軟體中還有更多需要即使反應的近無延遲體感的操作
像繪圖 PC下筆在那抖抖抖的超過0.03秒讓人覺得筆畫跟不上感壓筆筆跡
蘋果是延遲低到感覺像是同時完成
這都是需要即時反應的
更多的是 預覽運算 點選同時預覽就進同步做出來
PC還在那因為延遲高 抖抖抖的超過人體體感0.03秒才生出預覽
這種早就不是看傳輸速度多少了 是看IOPS有多高與處理器記憶體間延遲有多低
多方因素配合下 讓生成速度低於延遲的體感時間0.03秒
PC這種多方因素總和結果 就是無法達到蘋果的即時性

還在講那什麼「蘋果系統能玩什麼破遊戲」.........


實際用起來的體感
在蘋果就是點到哪看到哪
在PC妳就是點到哪都要等他延遲抖一下 抖完才能看 點到哪頓到哪

----------------------

蘋果現今硬體架構下讓所有資料流通的距離更近更即時
遠勝過現在PC通用主機板規格各種裝置資料聯繫所產生的延遲
低延遲的好處 帶來更即時的反應

作為反對方在那否認蘋果的低延遲 在那說沒用
卻一直被打臉 蘋果低延遲就是比PC更好.........
                              彈幕濃!
M1 的本質就是平板用的處理器,當然省電
海灘打工仔

這是不能說的秘密,這點破果粉們會不開心的喔

2023-07-10 23:19
002112

海灘打工仔 這也不是果黑評論啦,只是客觀的想法(畢竟我也算一點點的果粉)

2023-07-11 13:34
002112 wrote:
M1 的本質就是平板用的處理器,當然省電
M1是桌機CPU喔

M1最初用在Mac mini主機上
當初M1發表時 最令人讚賞的是效能略低X86桌機CPU的i7R7
但功耗與發熱卻只有筆電等級

後續用在筆電上 蘋果筆電馬上就成為最強筆電
效能高 發熱低 續航長 重量輕 內顯效能強

再接下來限制功耗後 才用在iPap Pro上


也就是M1有
桌機效能 筆電功耗
最後限制一點功耗上限 還能給平板使用
                              彈幕濃!
海灘打工仔

M1推出是ipad pro推出多久之後的事了?不就是一直優化後放到電腦上去用

2023-07-10 23:21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