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iks wrote:
先去瞭解差異性再來說...(恕刪)
Fusion Drive的缺點你已經提出來了,單獨SSD+HDD個別兩個邏輯磁碟的使用彈性本來就比較大。
IRST的支援性也是intel的問題。
Fusion Drive還一直有人把它當成很厲害很稀奇的東西,應該是這邊人水準本來就只有這樣而已。
我是不懂為什麼有人要一直看不懂自己提出來的東西

Arbicool wrote:
Fusion Drive的缺點你已經提出來了,單獨SSD+HDD個別兩個邏輯磁碟的使用彈性本來就比較大。
IRST的支援性也是intel的問題。
Fusion Drive還一直有人把它當成很厲害很稀奇的東西,應該是這邊人水準本來就只有這樣而已。
我是不懂為什麼有人要一直看不懂自己提出來的東西...(恕刪)
Arbicool wrote:通篇只有你在凹
Fusion Dri...(恕刪)
Arbicool wrote:看看你的錯誤 表明你根本就不了解Fusion Drive的技術與使用方式
恩你已經說明大部分的差異,但是相同的地方呢?apple Fusion Drive背後還是靠intel 硬體在處理。
Arbicool wrote:
ISRT還有Fusion Drive終究都是過渡技術。
與其用Fusion Drive,還不如純SSD+HDD的使用比較實際,未來SSD的容量是一定會再往上增加的。
Fusion Drive開啟純windows環境時間太長這是apple的問題。
martintu wrote:沒錯 用就對
Apple的訴求一直是要讓使用者用就對了,不用去管我這資料、程式到底要放SSD還是HDD,所以才有了Fusion Drive這個東西,如果要一直去想C槽 SSD存程式,D槽HDD存資料,那還是回去用windows比較適合
簡單來說,東西我就是存在電腦(不用管存在電腦哪)
怕硬碟壞,使用Time machine備份
就這麼簡單的邏輯而已
garychen1024 wrote:我以前舉過例子
分成兩顆ssd+hd...(恕刪)
skiiks wrote:您的解釋讓大家更明瞭Fusion Drive到底好在哪邊及唯一弱點(紅字)。
先去瞭解差異性再來說蘋果的怎樣吧
不要不瞭解就說又是蘋果神話
以目前儲存裝置
SATA III SSD 讀550MB/s 寫入500MB/s
SATA III 3.5"HD 讀240MB/s 寫入200MB/s
類型:
◎intel那個是靠晶片把SSD當作快取使用 不用去動到硬碟 即使拆掉SSD也不會影響原硬碟使用
◎Fusion Drive這是軟體陣列 靠系統管理 不需要晶片控制
像軟體陣列JBOD(註一) 由SSD先儲存檔案 再由系統挑選檔案放到硬碟
使用方式:
◎intel那個只有讀取有SSD速度 寫入全部都要過一次HD
因為SSD只當快取 新檔案必須同時寫入HD與SSD
當同時寫入這兩種儲存裝置時 傳輸速度也就會被硬碟拖累
◎Fusion Drive則是優先使用SSD 因此新檔案的讀寫全是SSD速度
再由系統自動管理 挑出較舊少用的檔案放入HD
特點:
◎intel那個是靠晶片把SSD當作快取使用 讀取快 寫入慢(要同時複寫HD資料跟SSD快取)
◎Fusion Drive新寫入處理的檔案全程都是SSD的速度
安全性:
◎intel那個是靠晶片把SSD當作快取使用 SSD掛點對HD中檔案沒有影響
◎Fusion Drive應該是SSD掛點 整個陣列就跟著壞掉
◎當HD壞掉 兩種使用方式都需要額外的備份機制挽救
這一比較起來 蘋果採用的是操SSD的使用方式 新檔案由SSD進行讀寫
全程SATA III SSD 讀550MB/s 寫入500MB/s
而intel那個是靠晶片把SSD當作快取使用
讀取是SATA III SSD 讀550MB/s 寫入則是SATA III 3.5"HD 寫入200MB/s
哪個用於新檔案處理的速度優勢就可以看出來
至於那個4GB暫存 應該是用在從HD讀取檔案時的暫存
讀取HD檔案的同時 寫入SSD那4G快取 以備重複讀擋不需要再從HD讀取
註一:關鍵字「維基」 「硬碟陣列」可以查知什麼是JBOD
cbmtvb wrote:那個安全性 其實三種模式都一樣 都只有一份資料 都需要再買一棵硬碟複製資料第二份
安全性
◎intel那個是靠晶片把SSD當作快取使用 SSD掛點對HD中檔案沒有影響
◎Fusion Drive應該是SSD掛點 整個陣列就跟著壞掉
◎當HD壞掉 兩種使用方式都需要額外的備份機制挽救
註一:關鍵字「維基」 「硬碟陣列」可以查知什麼是JBOD
您的解釋讓大家更明瞭Fusion Drive到底好在哪邊及唯一弱點(紅字)。讚
可否再請教您,目前在 Windows PC 陣營是否有哪些方案能做到Fusion Drive的近似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