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教>MAC mini的Fusion Drive 一問

skiiks wrote:
先去瞭解差異性再來說...(恕刪)


Fusion Drive的缺點你已經提出來了,單獨SSD+HDD個別兩個邏輯磁碟的使用彈性本來就比較大。

IRST的支援性也是intel的問題。

Fusion Drive還一直有人把它當成很厲害很稀奇的東西,應該是這邊人水準本來就只有這樣而已。

我是不懂為什麼有人要一直看不懂自己提出來的東西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Arbicool wrote:



Fusion Drive的缺點你已經提出來了,單獨SSD+HDD個別兩個邏輯磁碟的使用彈性本來就比較大。

IRST的支援性也是intel的問題。

Fusion Drive還一直有人把它當成很厲害很稀奇的東西,應該是這邊人水準本來就只有這樣而已。

我是不懂為什麼有人要一直看不懂自己提出來的東西...(恕刪)


Apple的訴求一直是要讓使用者用就對了,不用去管我這資料、程式到底要放SSD還是HDD,所以才有了Fusion Drive這個東西,如果要一直去想C槽 SSD存程式,D槽HDD存資料,那還是回去用windows比較適合

簡單來說,東西我就是存在電腦(不用管存在電腦哪)
怕硬碟壞,使用Time machine備份

就這麼簡單的邏輯而已
Arbicool wrote:
Fusion Dri...(恕刪)
通篇只有你在凹
新技術資訊少 不懂是正常的
不過不懂又不找原理 也能質疑Fusion Drive技術 再凹說什麼蘋果的技術沒比較好
連個差異比較都說不出來 就不要出來讓人看那硬凹的嘴臉

Arbicool wrote:
恩你已經說明大部分的差異,但是相同的地方呢?apple Fusion Drive背後還是靠intel 硬體在處理。
看看你的錯誤 表明你根本就不了解Fusion Drive的技術與使用方式
甚至ISRT是什麼可能也只是一知半解

------------------------------

至於你所說的缺點是哪個?

「Fusion Drive開啟純windows環境時間太長這是apple的問題。」
這技術不給win用很正常 使得win磁區只能從HD切割
而切割HD磁區時 可能會切割內圈磁區會使win檔案讀取更慢

「快取有多一個好處是SSD壞掉不影響HD資料」
因HD損壞造成檔案損失 這雙方都一樣需要另外備份功能 雙方都一樣要另外用實體儲存裝置備份
而蘋果早有Tine Machien這個備份軟體 只需使用者再買一顆硬碟回來即可使用
win方面也有各種備份軟體
在有備份下 這雙方的安全性是相等的 優勢是相等的

以相同硬體 SSD+HD來說 日常使用大部分都是以處理最新輸入的檔案
Fusion Drive是勝出的 對於新輸入檔案優先使用SSD 保有容量與SSD的快速 自動移檔
ISRT只是當快取使用 讀檔快 寫入慢
SSD+HD的方式 就必須由個人去分配容量使用 手動移檔

------------------------------

Arbicool wrote:
ISRT還有Fusion Drive終究都是過渡技術。
與其用Fusion Drive,還不如純SSD+HDD的使用比較實際,未來SSD的容量是一定會再往上增加的。
Fusion Drive開啟純windows環境時間太長這是apple的問題。

蘋果的筆電現在多搭載SSD使用了 PC還一堆人組裝選HD
沒這過渡技術 SSD要普及降價還很久
而且相同過渡技術 Fusion Drive就是比ISRT好用 也不用晶片限制

------------------------------

技術上的比較都寫出來 技術的優劣與實用性也能看出來
這樣還在說蘋果Fusion Drive技術不過爾爾 就是個人心態問題了
                              彈幕濃!

martintu wrote:
Apple的訴求一直是要讓使用者用就對了,不用去管我這資料、程式到底要放SSD還是HDD,所以才有了Fusion Drive這個東西,如果要一直去想C槽 SSD存程式,D槽HDD存資料,那還是回去用windows比較適合
簡單來說,東西我就是存在電腦(不用管存在電腦哪)
怕硬碟壞,使用Time machine備份

就這麼簡單的邏輯而已
沒錯 用就對
管他檔案放哪棵硬碟 要備份都要加買實體硬碟來用
Fusion Drive處理輸入的新檔案都是優先使用SSD 全程SSD速度

當快取還不是同Fusion Drive一樣要寫入SSD 一樣會減少SSD壽命
Fusion Drive卻不用因為要當快取 寫入被硬碟拖累速度
                              彈幕濃!

Arbicool wrote:
Fusion Dri...(恕刪)


分成兩顆ssd+hd的彈性大,但是管理不便

例如my documents裡面有1000個文件,其中100個每天會用到,300個偶爾會用到,600個是備存的舊資料,ssd容量不夠時你要手動把少用的資料搬到hd,然後日後要用時又要到兩顆硬碟的資料夾
內找。

fusion drive系統自動把少用的資料搬到hd上,而且表面上檔案還在原來的資料夾,日後想用時不用到處找。

garychen1024 wrote:
分成兩顆ssd+hd...(恕刪)
我以前舉過例子

-----------------------------
資料庫使用方式

以iPhone的資料庫來舉例
2G剛輸入 28G舊照片 全部共30GB
拆資料庫不易 因此很少有人分拆資料庫

以SSD+HD這種使用方式 資料庫不是放在SSD就是放在HD
放在SSD佔走30GB空間 為了2GB使用SSD高速 舊照片佔走SSD 28GB高速又寶貴的容量
放在HD那30GB 需處理的2GB只有HD讀寫速度

以ISRT來說 整個資料庫就是放在HD 而SSD還是一樣只做快取
讀取快 寫入慢

以Fusion Drive來看 新輸入2GB放在SSD 28GB放在HD
新輸入2GB使用SSD全速 28GB放在HD不影響SSD容量

-----------------------------

手動控制SSD+HD可以隨心所欲的控制新檔放在SSD舊檔案放在HD
但隨之而來的檔案夾分類就是麻煩
像是SSD開了一個「2013-PDF生成」處理近期檔案輸出成的PDF
有的PDF用過一次就不用 有的一直要更新
一直更新的本就來就讓他佔SSD保有高速
用過一次就不用繼續佔SSD空間 要搬到HD上導致HD上也要開一個檔案夾叫做「2013-PDF生成」
搞到HD與SSD都有「2013-PDF生成」而檔案分拆兩邊 不容易看出經生成哪些PDF

Fusion Drive呢
一個「2013-PDF生成」裡面放滿生成PDF總和
常用的仍在SSD 少用的自動移到HD
一打開檔案夾就可以看到曾生成哪些PDF的總和

不用像SSD+HD+手動管理
SSD開「2013-PDF生成」檔案夾 HD也要打開「2013-PDF生成」檔案夾
再去比對哪些生成過 哪些沒生成過
                              彈幕濃!

Arbicool wrote:
Fusion Dri...(恕刪)

無知真的好可怕,我真的被嚇到怕了(抖
skiiks wrote:
先去瞭解差異性再來說蘋果的怎樣吧
不要不瞭解就說又是蘋果神話

以目前儲存裝置
SATA III SSD 讀550MB/s 寫入500MB/s
SATA III 3.5"HD 讀240MB/s 寫入200MB/s


類型:
◎intel那個是靠晶片把SSD當作快取使用 不用去動到硬碟 即使拆掉SSD也不會影響原硬碟使用
◎Fusion Drive這是軟體陣列 靠系統管理 不需要晶片控制
像軟體陣列JBOD(註一) 由SSD先儲存檔案 再由系統挑選檔案放到硬碟

使用方式:
◎intel那個只有讀取有SSD速度 寫入全部都要過一次HD
因為SSD只當快取 新檔案必須同時寫入HD與SSD
當同時寫入這兩種儲存裝置時 傳輸速度也就會被硬碟拖累
◎Fusion Drive則是優先使用SSD 因此新檔案的讀寫全是SSD速度
再由系統自動管理 挑出較舊少用的檔案放入HD

特點:
◎intel那個是靠晶片把SSD當作快取使用 讀取快 寫入慢(要同時複寫HD資料跟SSD快取)
◎Fusion Drive新寫入處理的檔案全程都是SSD的速度

安全性:
◎intel那個是靠晶片把SSD當作快取使用 SSD掛點對HD中檔案沒有影響
◎Fusion Drive應該是SSD掛點 整個陣列就跟著壞掉
◎當HD壞掉 兩種使用方式都需要額外的備份機制挽救

這一比較起來 蘋果採用的是操SSD的使用方式 新檔案由SSD進行讀寫
全程SATA III SSD 讀550MB/s 寫入500MB/s
而intel那個是靠晶片把SSD當作快取使用
讀取是SATA III SSD 讀550MB/s 寫入則是SATA III 3.5"HD 寫入200MB/s
哪個用於新檔案處理的速度優勢就可以看出來

至於那個4GB暫存 應該是用在從HD讀取檔案時的暫存
讀取HD檔案的同時 寫入SSD那4G快取 以備重複讀擋不需要再從HD讀取

註一:關鍵字「維基」 「硬碟陣列」可以查知什麼是JBOD
您的解釋讓大家更明瞭Fusion Drive到底好在哪邊及唯一弱點(紅字)。

可否再請教您,目前在 Windows PC 陣營是否有哪些方案能做到Fusion Drive的近似功能?
cbmtvb wrote:
安全性
◎intel那個是靠晶片把SSD當作快取使用 SSD掛點對HD中檔案沒有影響
◎Fusion Drive應該是SSD掛點 整個陣列就跟著壞掉
◎當HD壞掉 兩種使用方式都需要額外的備份機制挽救

註一:關鍵字「維基」 「硬碟陣列」可以查知什麼是JBOD
您的解釋讓大家更明瞭Fusion Drive到底好在哪邊及唯一弱點(紅字)。讚

可否再請教您,目前在 Windows PC 陣營是否有哪些方案能做到Fusion Drive的近似功能?
那個安全性 其實三種模式都一樣 都只有一份資料 都需要再買一棵硬碟複製資料第二份
這樣才符合相同兩份資料 分放在不同儲存裝置的備份原理
才不會發生儲存裝置壞掉其一 就資料全數毀損

原理與使用面我懂
Fusion Drive涉及系統權限 要系統控制檔案 把實際資料分配到SSD與HD的詞區中
win上沒去找過有這功用的軟體 無法給予建議
                              彈幕濃!
家中2009 late買的Mac Mini,無法擴充記憶體(4G想加到8G),因為工作把公司PD10的Win7檔拷回家,跑起來真的是很重拖,想來想去換新版頂級Mac Mini,應是最好的辦法。

可是目前這台Mac Mini雖拖不太動Win7,跑Mac OS卻還頗順暢,一點問題也沒有,家中其它人都死抱著Windows不放,無法轉給其它人,不禁有點抱怨,Mac做的那麼耐用幹嘛呢?2009真的無法擴充記憶到8G了嗎?!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爾旨得成,在地若天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