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想要有fusion drive的效能,不用買新mac

說得太好了
這帖還真不錯 好久沒看到長知識的帖子了
除了其中一位時不時酸一句之外

但是martin說的才是重要的
FW, raid, ssd, 搬資料 這些通通不用管
打開電腦就能跑出最佳速度和能使用最多空間
所有工作os都自動搞定 這才是Fusion drive最大的目的
不然就只是冷飯重炒 以前seagate就搞過了
就是因為很多人不想學樓上兩位大大討論的知識才會甘願多花錢買Fusion drive呀=.=+

不過說起來我用電腦這麼多年還沒試過raid跟fw說Orz

martintu wrote:
兩種方案都有1千多G,我選擇官方的fusion drive
優點:我不用花任何時間改任何東西,未來在使用上不用去在意我東西到底要放在哪,存就對了,也不會有外接一個硬碟在外面(畢竟很多人選擇Mac的原因就是喜歡它只有一條電源線,不會有一大堆的線),內接的硬碟讀寫速度一定比外接火線的快


我個人要選的話也是偏向官方 fusion drive,因為省去麻煩,也不用自己買工具買排線來拆機安裝。

玉樹臨風 wrote:
其實你說的我都贊同 ...(恕刪)


哈哈哈......所以有人要下台了.......XDD
系統、軟體都放系統碟 --> SSD
其他的資料放在資購碟 --> HDD

以上,打完收工

piglet722 wrote:
已經有SSD的人做這...(恕刪)

你就不要看到哪天其他品牌的電腦開始打"Fusion Driver"大戰
Acer,Asus,HP,Sony......等品牌就不要用Fusion Driver技術

我就看到時候他們用了你有什麼話好說

magiQ _ Q wrote:
你就不要看到哪天其他...(恕刪)
SSD廠在win做類似功能的很多
不過通常是以快取輔助減少寫入的使用方式 避免SSD壽命快速削減
類似Fusion Drive操SSD的使用方式可能也有

不覺得PC筆電廠會跟進 這是系統層級控制的硬體使用方式 除非微軟強推
不然照蘋果這種Fusion Drive操SSD的使用方式 PC筆電廠光是返修SSD可能就要擔心死

----------------------------------------

piglet722是著重於資料安全這一項
這項跟Fusion Drive是不同領域 一個是備份 一個是硬碟使用技術
不管任何硬碟使用技術怎樣 壞掉就是需要從備份取出

陣列1,5這類同時兼具硬碟使用與資料保全
Fusion Drive則只有硬碟使用沒有備份效果 得搭配上時光機才會加上備份效果
我才會說piglet722兩種不同領域混着談

piglet722的用法有他的優缺點 前已詳述
Fusion Drive則貼近OSX一貫的使用習慣 簡單易用不需要去思考太多硬體使用技術 用就對了

每個人對資料價值看待不同 需不需要備份看個人
蘋果提供有時光機備份 也是用就對的使用方式 也提供陣列1的使用模式保護資料

當只看待使用技術
piglet722的使用並沒有什麼突出的優勢
Fusion Drive則讓處理中檔案可以獲得SSD的速度 並且獲得HD的容量保存少用檔案

當加上備份
piglet722的使用方式 所需硬碟與Fusion Drive+時光機所使用硬碟數相當
而因為備份技術不同 恢復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陣列1還可以繼續使用 直到需要重建為止(重建要複製檔案到另外一顆硬碟)
時光機則要先重建才能恢復系統與軟體(檔案仍舊可以使用)


至於檔案移來移去 我想那只會在電腦不用又沒進入待命時在背景處理
當使用者開始使用電腦停止Fusion Drive檔案搬移功能就好
                              彈幕濃!
要確保資料安全最重要的就是備份,跟放在哪種硬碟上一點關係也沒有。
所以我也傾向用 Fusion Drive,在效能和容量間取得平衡。

說話,我太晚看到這篇了~
這星期才拿我的 Unibody 鋁書開刀改 SSD 變系統碟+資料碟的方式。
但為了效能考量 User 仍放在 SSD ,「文件」、「音樂」、「相片」、「影片」等用 Symlink 連接。其實還是有點麻煩,倒不如改 Fusion Drive 讓系統去煩惱檔案擺哪邊就好。

看到這篇後查了一下,發現已經有許多人分享實作方法,
先提供我找到的資料給有興趣的人參考,
下周有空再來改改看跟大家報告。

Fusion Drive 自已做

DIY Fusion Drive: an attempt to retrofit a pre-fall 2012 Mac with an SSD and a traditional hard disk
可以問一下,我目前用法是128G切一半給WIN7,另一半為OSX
那可以把OSX那一半改成fusion drive嗎,還是得一整顆128G啊
MAC新手請教.
455
我正在把系統clone到fusion drive,一切真的太神奇了。

首先,fusion drive應該是一種tier storage。

不是拿ssd當快取,而是把不同"熱度"的資料寫在不同媒介上。

目前主流家用作業系統恐怕Apple是第一個達陣的。

一般拿ssd當做快取的缺點是需要寫兩次(ssd一次, hd一次)

舉凡Intel ISRT或是者Windows的ReadyBoost都只是這種技術。

Linux裡面的flashcache,或者是ZFS裡面的L2ARC也都只是拿ssd當做cache的技術。

fusion drive的作法是根據資料的"熱度",判斷應該寫在哪一個disk上。

只有NetApp和EMC這些企業等級的儲存裝置上才會看到tier storage的蹤影。

不要再說你自己可以把常用的東西放在ssd,不常用的東西放在hd這種爛方法出來比了。

因為你要做的事情......被電腦取代了。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